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市场快讯     
《渔船燃油补贴新规》今年起实施据悉,农业部发布的《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自今年起实施。根据规定,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的对象包括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辅助渔船不作为补助对象。  相似文献   

2.
《科学种养》2008,(3):59-60
打优势牌以特色养殖带动效益上升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坚持不懈地推进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产业优势和特色,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能力。继续坚持“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构建结构合理的养殖、捕捞、加工、物流、休闲渔业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各地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和培育优势养殖水产品产业带,政府部门要从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3.
徐硕  鲁峰  郭宇东  王宇  李奥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2):139-151
渔业船联网工程是通过在渔船上搭载信息感知、处理和传输装备,从而实现船与船、船与岸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智能化服务,在渔业生产、海上通信、安全管理、渔政执法及海洋探测等领域具有的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的应用现状及演化趋势,详细总结了渔业船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梳理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围绕渔船探测、海洋通信、数据融合与挖掘等重大需求,分析了中国渔业船联网发展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尖端技术、装备工程、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指出了中国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科技创新发展对策,提出了以“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装备、构建基础平台、形成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探索期、部署期、拓展期”为路线的系统工程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渔业领域授权专利的特点,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渔业知识产权运用、引导产业创新提供借鉴。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渔业专利的时间分布、IPC技术类别、主题词、研究领域、法律状态等。研究发现,渔业专利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波动增长期。渔业领域专利在传统水产养殖技术和捕捞方面布局广泛,如水产育种,饲料加工,深水网箱等方面,而在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略显薄弱。中国渔业专利的授权率高于总体专利授权率,但专利成果存在转移转化率低、专利维持年限较短、技术走出去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产加工位居渔业生产延长线上,且与水产品流通具有不即不离的关系,其发展将决定整个水产业的兴衰成败。通过对中国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产品形态和需求市场分析,认为中国水产加工业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进型转变,对整个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产品形态上由传统加工向现代加工方向发展,加工技术得到提升和深化;需求市场由国内拓展向海外扩大,产业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正>据山西农业科学院消息,日前,作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谷推进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基于果树物联网大数据病虫害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及应用研讨会"在果树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30多位从事果树病虫害预测防控和农业大数据应用的知名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植保分中心主任马春森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怡萍教授、北京瀚景锦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呼大明博士、山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系统分析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凯  卢布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367-367
2005年中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达全国GDP的9.3%,海洋产业增加值已达全国GDP的4.0%。此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剖析了2001—2005年间中国海洋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其顺序为旅游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揭示了2004年沿海诸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的地位,前3名是:上海、天津、广东;应用区位熵分析确定了2004年沿海诸省的优势海洋产业,如:上海的优势产业有:交通运输业、旅游业、船舶业。根据上述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的发展趋势是:2005—2020年间近海鱼类捕获量继续保持零增长,海水养殖量年均增长3.7%,远洋捕捞量年均增长6.4%。  相似文献   

8.
国内渔业装备科研机构专利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国内渔业装备科研机构的专利发展现状和科技创新能力,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为例,使用PatSnap平台和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专利申请类型、申请趋势、国际专利申请情况、专利合作情况、技术领域、法律状态和重点专利等指标。结果表明,该研究所主要专利类型为发明专利,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国际专利申请较少,有效专利占比不高;主要通过与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专利合作,其次是企业;专利优势集中在工业化养殖工程、渔业生态工程、渔业船舶工程、渔业捕捞工程、海上养殖工程、水产品加工工程、渔业船舶装备质量评价、渔业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稳步推进国际合作、提高专利存活率和技术转化率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1.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的意义近几年来,为顺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形势,适应科技体制创新要求,解决科研机构单打独斗、各自为政、信息互不流通、课题重复等严重问题,围绕加快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启动了农产品加工研发体系建设工作。先后认定了1个国家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并相应建立了9个专业委员会,聚集了国内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有实力、有影响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领军企业,初步构建了涉及粮油、果蔬、畜产品、特色农产品、水产品,以及加  相似文献   

10.
李竣  陈洁 《保鲜与加工》2020,20(5):212-217
水产加工是实现淡水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等转型升级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本文以全国范围内的淡水鱼加工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公开统计数据,对中国淡水鱼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淡水鱼加工产业的发展特征。调研发现,淡水鱼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不少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消费引导、推动精深加工、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水产加工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水产养殖自动化管理和控制,采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C++,动态连接库、神经网络模型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水产养殖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水质环境监控、养殖生产管理、专家知识查询、经济分析、系统设置和在线帮助等模块。系统能自动进行养殖环境水质数据采集和数据记录,并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环境、方式和状况实时进行专业化智能数据分析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及时输出作报警人工处理或全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水产养殖产量大国,但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水产种业不强。为应对国内外新形势,亟需做强民族水产种业,进而推进中国渔业的转型升级,笔者从法律法规与理论体系、科技创新与人才体系、工程建设与核心示范体系、产业发展与进出口状况4 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民族水产种业的基本情况;从顶层设计、扶持政策、科技创新、经营主体、市场环境5 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民族水产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并提出了民族水产种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路径,即优化顶层设计、丰富扶持策略、转变评价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种业监管,以期为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休闲渔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休闲渔业产业为例,系统分析了休闲渔业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结果表明休闲渔业产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呈现出高度关联,且休闲渔业产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关联度最高,达到0.9012;而休闲渔业产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呈现出中度关联的结论,其中与水产养殖业的关联度最低为0.5793。研究表明中国在发展休闲渔业时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传统观念难以改变等问题,休闲渔业的发展与文化体育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完善的金融及补助政策密切相关。该结果为休闲渔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业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决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充分分析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建设意义与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及整体框架,描述了平台采集的信息方式、采集内容方式,并设计了系统的核心功能,试图通过搭建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推动农业相关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为农业大数据产业发...  相似文献   

15.
王玮  丁建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406-408
水产品养殖装备是水产品生产安全和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主要由水质改良装备、饲料加工装备、养殖网箱和水产品储运装备等组成。水产品养殖装备标准体系是渔业标准化的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控制水产品养殖装备的安全、设计、生产、检验等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水产品养殖装备标准体系的介绍,探讨了我国水产品养殖装备标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北京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发现存在问题,找出推进路径,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利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和专家咨询法,探讨数字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数字化是现代农业4.0阶段的关键特征,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北京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行者,为北京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化、经营网络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乡村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数字乡村人才缺乏等问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产品经营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亟需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应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加大数字乡村科技研发,深化数字乡村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采用分散控制方式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溶解氧进行监控,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溶解氧在线监控系统。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模式,分为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网关节点以及监控中心4个层次。终端节点采集养殖池中溶氧量,然后通过路由节点汇聚到网关节点,并根据溶氧量对与之连接的增氧机进行控制。网关节点将所有终端节点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并接收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进而通过各终端节点控制增氧机。同时,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统计和分析,并产生控制指令。ZigBee节点采用CC2430作为核心芯片,使用ZigBee2006协议栈实现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较好,部署灵活、容易扩展,满足了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要求。实现了对溶解氧的在线实时监测及对增氧机的有效控制,降低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8.
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北京农村和农业的决策分析能力,进一步整合与开发郊区信息资源,建设了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首先,从结构体系、数据组织、功能模块、监测范围和监测内容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平台结构与内容;其次,开展了数据标准化处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空间一体化存储与管理、数据快速采集与更新等平台技术体系研究;最后,指出了平台运行与日常维护工作并讨论了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系统平台经过5年建设与运行实现了郊区信息资源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直观展示相结合的空间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