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涉及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港口水环境治理、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泥处理、环境监管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  相似文献   

2.
吉扬 《种子世界》2021,(11):0183-0185
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从产业、生态、集体经济和人才等发面分析山阳区农业农村取得的成果,然后从产业、政策和土地发展分析山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和全局谋划统一部署等方面,提出推动山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北京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发现存在问题,找出推进路径,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利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和专家咨询法,探讨数字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数字化是现代农业4.0阶段的关键特征,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北京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行者,为北京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化、经营网络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乡村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数字乡村人才缺乏等问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产品经营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亟需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应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加大数字乡村科技研发,深化数字乡村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困境与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着乡村经济发展状况不佳,乡村关系行政化,县乡关系利益化,乡村文化贫弱,村民自治制度亟待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缺失,乡村社会无组织化现象依然严重等困境.因此,应积极建设管理服务型乡镇政府,促进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重建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村委会的组织功能,重视社会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强化县级财力,发展乡村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培育乡村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5.
综述以中国2005—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进程的3个阶段为主线,总结土壤污染防治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治理体系、管控要求、机构改革、立法支持等5个方面重要转变,分析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保护标准、法律法规政策和主要土壤污染治理成效。针对国内土壤污染防治未来发展趋势,从完善土壤环境标准及管理制度、建设监测及预警大数据平台、加强土壤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土壤修复技术攻关和先行区经验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首都乡村全面振兴,近日,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等联合印发《强化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北京乡村振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方案》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实施科技支撑行动、落实科技精准帮扶四个方面为重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作出部署,并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各省(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考核范围,作为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热点聚焦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七项农业改革——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2015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7项改革任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以及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探析乡村社会治理机制、解读乡村社会关系及行动逻辑,对C县BL乡白路村进行了长时段田野调查。从社会资源动员视角出发,以农村选举焦点事件为切入点对乡村社会进行分析。认为在信息不充分、监督、纠错、惩罚机制缺失的乡村社会中演绎着独特的社会生态。其二元性的治理机制中,各主体符号化事件、项目、新农村建设等公共事务,在此基础上提炼话语,为自身合法性动员社会资源置换社会资本展现话语表达权,进而固化乡村社会结构。在此结构中村民区分“他们”(他群)、“我们”(我群)来行使村庄事务及自我定位角色,从而强化了精英主体在新一轮社会资源置换社会资本的能力,固化了乡村各主体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0.
王月娟 《种子科技》2023,(18):139-141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农村、农业发展息息相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推广机制有待完善、推广方式缺乏创新、推广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多种问题,通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推广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实现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水资源、耕地资源紧缺,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自身污染、农村生活污染还相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继续向农业地区转移;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状况还在发展。为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区域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治田间污染防控工程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降低农田非点源污染的程度与区域生态环境风险,提高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在对现有土地整理工程技术手段进行综合集成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相关理论,设计了生态型田间污染防控的工程构件,构建区域农田污染整治工程规划方案,并将其应用到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的典型土地整治项目中。结果表明:基于田间污染防控设计、承泄区污染防控设计以及渠首污染防控设计的土地整治田间污染防控工程体系是现有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有益补充,对农田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提高了区域农地可持续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高原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先天脆弱。为提升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平,本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阿坝州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人居环境等农业农村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农田种植污染源中,南部农业县玉米等作物存在偏施氮肥和施用过量等情况,农药主要集中在南部农业县,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中南部玉米等作物种植区较为依赖地膜,存在残留污染风险。(2)畜禽养殖污染源中,中南部农业县养殖比较集中,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污染风险较大。若尔盖和红原等牧区县局部区域内有过度放牧、土壤沙化和草场退化等问题。(3)农村人居环境中,部分区域农村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农村厕所配套设施不足。最后本研究针对阿坝州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技术,以期为川西北高原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总结贵州喀斯特区域地理特征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为今后贵州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建议与参考。通过分析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现有技术,并逐一分析其在贵州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提出影响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总结发现,贵州省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正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紧关贵州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发展建设、环境卫生等及长江和珠江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该研究得出,贵州受地理环境限制,天然耕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有限;现今工业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乡环保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人口的增加已成为影响贵州农村面源污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载体和有效途径,在传统农业升级调整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园区实际建设与发展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因此,应积极探索形成农业园区产业相互融合、物质多级循环的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本研究总结了农业园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园区规划、政策、经营、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规划先行综合治理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在科学合理地编制农业园区规划的同时,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资金可持续投入,以期为防治农业园区面源污染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在全球的研究趋势及热点,基于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核心期刊为数据源,从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关键词以及共被引文献多个方面对2006-2019年国内外发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表明:(1)2006-2...  相似文献   

18.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rural population, land types,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scale in drinking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of the Hongfeng Lake in Guiyang City, as well as the urban domestic pol utant discharge coefficient, livestock and poultry excretion coefficient,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phosphate fertilizer loss rate in the first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survey, this paper tried to explor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pollution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drinking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of the Hongfeng lake in 2013, contribution rate of pollution sources to the water pollution in the Hongfeng Lake followed the sequenc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 rural life > farmland fertilizer". Among all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pollutants were major pollution sources,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to CODCr, TP and NH3-N in water above 50%; rural domestic pollutants were also important pollution sources, its contribution rate to CODCr and NH3-N was 43.49% and 46.69%, respectively; contribution rate of farmland fertilizer pollutants to TN and TP was 33.76% and 27.71%,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rural domestic pollutants(25.87% and 6.75%). Therefore, the control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ithin the drinking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should be enhanced, so as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from the source.  相似文献   

19.
Maintaining a liveable environment in Vietnam's polluted craft villages is a daily challenge for state authorities and residents. Neighbouring urban populations demand that the state effectively curtails and manages pollution, while local residents prioritise their livelihoods and routinely flout regulations. The commune official, tasked with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task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ccupies a fraught position, torn between the imperatives and constraints of craft producers and state regulatory demands. This study of water pollution in northern Vietnam's craft villages finds that commune officials' conflicted role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a central factor in the failure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gime, and reflects the internally conflicted nature of the Vietnamese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