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溯源相结合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分析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论证了农产品溯源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主要特征,系统回顾了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的农业溯源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提出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业溯源系统相结合的观点。通过深入探讨农产品溯源领域有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案例,总结得出区块链技术在农业溯源系统中的应用有2个维度的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利有弊,文章最后就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农业溯源体系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出4点建议,希望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技术及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追溯应用已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确保溯源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成为追溯应用研究的重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是一个综合多种技术并确保完全去中心化点对点系统完备性的完整技术方案,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化、去信任和数据不可篡改等优点,不受传统中心式技术的制约,在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将“GS1+区块链”应用于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简要介绍了GS1编码体系与区块链技术,利用GS1对生鲜产品贸易项目、物流单元、物理位置及服务关系进行编码标识,并采用区块链技术监控管理生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整个流程信息,最终实现生鲜产品防伪溯源。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给居民生活必需农产品的有序供给造成影响,由黑天鹅和灰犀牛理论引发出关于建设居民食用农产品供应风险防御机制的思考,在风险发生的不同时段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充分依托数字化农业保障民生、维稳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良经济活动导致特色农产品品牌严重受损、传统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数据易被篡改等问题,研究设计基于区块链的质量供应链技术,有效发挥追溯技术在保障特色农产品质量供应链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门头沟京白梨”为例,系统阐述北京市门头沟区‘京白梨’产业现状及特色农产品质量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分析区块链应用于特色农产品追溯的技术可行性。基于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等特点,设计了“门头沟京白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总体构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架构,阐述了在种植、仓储、流通、消费和监管等环节质量信息全程记录和追溯管理的实现途径,以期为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与实践提供支持。建立的特色农产品质量供应链体系,将会使特色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产地溯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食品防伪和安全,能够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任何指定阶段追溯食品的产地,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关注。综述农产品与加工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分析和总结食品溯源技术与原理;农产品产地溯源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稳定同位素分析、矿物元素分析、有机成分分析;加工食品产地溯源研究,包括葡萄酒、茶叶、精米、苹果汁等加工食品的产地溯源研究进展;食品产地溯源的展望,并分析这一技术存在的缺陷。加工食品的产地溯源较为复杂,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探讨。简单、快速并与化学计量学连用的技术,将是产地溯源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区块链技术是未来解决信息安全和真实性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作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基础性的、不可替代性的核心资源,对农业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至关重要。依据区块链技术区块化、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性和共识性等基本特征,着重探讨在农作物种业研发生产过程中,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种子真实性的信息溯源,彻底解决种业市场上品种的真实性和市场的监管难问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种植户利益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种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体系的不断完善,种子市场也逐渐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种子企业的体制、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种子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开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型,种子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要具备核算计量型职能,还要具备企业战略财务会计职能和决策型管理职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种子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将传统的财务数据模型和行业数据价值进行有机结合,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发挥大数据给企业带来的数据优势,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合理全面的分析和预警。本研究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种子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种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区块链技术在种子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必要性,并给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种子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应对措施,从而加速实现中国种子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更快地适应当下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及存在问题,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仓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批发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就加强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及时更新是食品安全控制的法律保障;完善对源头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产品市场准入、标志、追踪溯源和召回制度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独立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是食品安全控制的外在保障;媒体的正面宣传和消费者控制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为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机制,促进国产基础软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分析果蔬、畜禽等农产品的流通特点,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查询业务构件库,将农产品溯源编码与生产流通环节的关键信息有机结合,基于国产基础软件提供的支撑运行环境,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建立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互和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示范应用,有效可靠地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全程质量监管和信息溯源,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内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增强企业识别产品的历史、应用和位置的能力。在满足国际标准GB/T22000-2006(等同于ISO22000∶2005)的基础上,介绍企业内部如何建立自己的可追溯体系,同时介绍了作为可追溯体系建立基础的可追溯单元的识别与建立,以及可追溯单元在企业内部各操作步骤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相关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管理。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使得食品链间及企业内部的沟通更加透明和有效,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地方优良物质文化财富,是推进品牌强农、质量兴农的重要举措。建设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有利于保护地方特色,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弘扬农耕文化,同时也能够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提升政府监管效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对洛阳市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简要描述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了解相关的制度及技术规范,希望国内相关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以需定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真正做到农产品实现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  相似文献   

15.
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安全追溯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实践中,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面临着主体分工不明确,追溯范围不清晰以及识别技术不统一等问题。为了预制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预制菜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定,有必要建立起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分析了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总结了现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的路径,指出应在食品安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明确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的追溯主体、追溯范围和识别技术,以期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使预制菜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大豆油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油脂产品各环节的实际生产为基础,利用ASP.NET,SQL Server系统软件,建立了大豆生产信息及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数据库,构建了追溯体系。实现了不同终端客户利用不同的查询途径即可获得大豆油脂产品的追溯查询信息,以及对大豆油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的全程监管和经营责任的追溯愿望。  相似文献   

17.
何静  马青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4):114-118
为突出食品供需网(FSDN)理念在可追溯体系构建上的优势,论文构建了食品供应链的Nash博弈均衡模型与食品供需网的Pareto博弈均衡模型,分析2种情况下企业构建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投入水平。结果发现在食品供应链中,企业在政策、法规等强制约束下会对可追溯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投入,但是投入水平较低。在食品供需网中,由Pareto均衡模型得出,企业对可追溯体系构建的投入高于Nash均衡水平。因此,食品供需网的构建可提高企业可追溯体系构建的投入水平,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可追溯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可追溯制度下食品安全的责任激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吴秀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58-265
本文主要是对质量可追溯制度下食品供应链主体的责任激励进行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一个由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传统供应链中,建立模型进行数理推导,利用比较静态的方法对供应链各主体的责任激励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供应链中各主体的努力程度越大,其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大;可追溯水平越高,供应链各主体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大;经销商、加工企业和农户的数量越大,其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小,但是,经销商、加工企业和农户数量越大时,搭便车问题越严重,增加可追溯性对供应链各主体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大。由分析结果可知,可追溯性具有创造责任激励的特征,并且可追溯的可能结果是纵向协调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