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栽培制度的改变,杂交水稻的推广以及不合理使用农药,近年来北京郊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发生和危害严重。大兴县种植水稻三十余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左右,1980年二化螟发生十一万亩,仅未防治地区损失稻谷就达435.15万斤。东郊双桥农场也以生产水稻为主,1981年有许多生产队的稻田因受二化螟危害减产20-40%,严重者达60%。西郊东北旺农场的大片稻田,1982年二化螟发生危害亦十分严重。在北郊,多认为二化螟发生不重,但实际调查亦并非如此。1985年10月21日  相似文献   

2.
洪雅县是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山区农业县,全国首批50个生态农业试点达标县之一. 水稻是我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21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总产量1.16亿公斤,占粮食总量的67.4%,稻瘟病、二化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常发性病虫害.1994~1997年累计发生稻瘟病25.58亩,二化螟23.46万亩.水稻"一病一虫"防治是历年水稻病虫防治工作"重头戏".  相似文献   

3.
浅谈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是黑龙江省尚志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年发生面积30万亩左右,接近总面积的50%,减产一般为3-5%,严重达18.5%,而且有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防治二化螟对我市水稻的危害,我们针对尚志稻作区二化螟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时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基本上摸清了二化螟在黑龙江省尚志稻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奉贤县二化螟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贤县水稻种植面积有30多万亩,水稻螟虫一直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经济作物的扩种,二化螟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水稻的安全生产构成比较严重的威胁.为此,我站针对二化螟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形成原因,对防治对策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二化螟,是黑龙江省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超过200万亩,约占我省水田面积的3%,减产约在2成左右,现就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阐述如下,供参考。1二化螟形态特征1.1成虫:水稻二化螟是螟蛾科昆虫的1种,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成虫翅展雄约20毫米﹐雌25~28毫米。头部淡灰褐色﹐额白色至烟色﹐圆形﹐顶端尖。胸部和翅  相似文献   

6.
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水稻有机食品的战略,我县种植水稻面积110万亩。有机水稻面积达1000亩,农户3l户,分布在浓河镇、东胜村、通河镇、永河村。品种东农428在防治病虫草害上推广生态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草害,主要采用了生物农药、物理防治技术、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如枯草芽孢杆菌预防水稻稻瘟病,利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除草采用机械除草机除草。病虫草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江油市常年种植杂交水稻3.8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稻瘟病、稻粒黑粉病、水稻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稻蓟马是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病虫害,其中: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粒黑粉病为害重,防治任务重,防治技术性强,若防治上稍有失误,损失十分严重。江油市植保检站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仪陇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4万亩,总产1 700万kg左右.稻瘟病是该地水稻生产上的常发病害,受品种、菌源量及气候等因素影响,该地稻瘟病长时间保持在较高发病水平,近5年年度间发病面积比12.8%~45.7%,自然损失率10.2%~37.6%,尤其是2004年、2008年该病在全县严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达18.7万亩和10.7万亩,防治后实际损失稻谷均在582.7万kg以上,已成为影响该县水稻持续增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四川省的重要粮食作物。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虫害,常年发生面积200万公顷左右,虽经大力防治,每年仍造成粮食实际损失10万吨左右。随着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素杀螟药剂在四川省的多年大面积使用,水稻二化螟逐渐对其产生极高抗性,致使二化螟为害逐年上升,已成为四川省水稻  相似文献   

10.
我县现有耕地21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0万亩,其中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螟虫是我县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4-5万亩,在不防治的情况下,可造成粮食损失150万公斤以上。过去,在水稻螟虫的防治上,由于农户长期习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凌海的主栽作物,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在凌海地区1年发生2代,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二化螟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死穗、白穗,发生时间长、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由于多年大量连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造成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效明显下降,天敌数量减少,稻田生态环境被破坏,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水稻二化螟,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在安屯水稻示范基地、建业平安村等试验示范了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技术600亩,效果好、无污染、无农药残留、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澧县从2001年开始推广使用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使用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锐劲特成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目前每年全县锐劲特使用量在20吨以上,累计使用面积达10万公顷。同时  相似文献   

13.
双流县常年种植水稻30余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二化螟是重要害虫之一,发生面积100%,每年损失稻谷1600余吨。过去,按照其发生为害规律,制定“压一控二”的治理策略,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但是,自1997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品种(组合)不断更换,致使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如以往间歇发生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从七十年代起连续数年大发生.据我省1975年四个地区不完全统计,褐飞虱发生面积达700余万亩,虽经防治仍损失稻谷两亿多斤.八十年代起,据1983年全省不完全统计,白背飞虱发生面积为600余万亩,发生严重的田块(制种田) 颗粒无收.二化螟明显加重.稻纵卷叶螟危害严重时,卷叶率高达80%以上.稻苞虫则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5.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一)常发病虫逐正加重 1、二化螟一代呈偏重发生 上世纪802E代,信阳市二化螟越冬基数1200~2181头.发生面积5.67~12.93万hm2,螟害率1%~3%;90年代二化螟的越冬基数1250~4338头,发生面积4~11.33万hm2有所降低,但螟害率增加,为7.4%~13.21%;进入21世纪,二化螟的越冬基数、发生面积和螟害率都在增加,越冬基数逐年增加,到2008年休耕田二化螟越冬基数达到1万头,最高田块活虫达5万余头,增加近3倍;近10年间发生面积16.67万hm2,一代螟害率达到2.5%~4.75%.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7,(16)
<正>水稻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000万亩左右,随着水稻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加强,水稻单产稳步提升。水稻虫害是影响我省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辽宁省水稻虫害发生种类多、防治强度不断加大,但严重程度日益加重。辽宁省水稻虫害主要有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潜蝇、稻蝗及水稻负泥虫等。1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水平,探索二化螟防治新技术,2016年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使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代二化螟的防效达85.32%,与常规化防效果相当,该项技术在二化螟中等或偏轻发生年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凤台县植保站胡学友孙友武20世纪70~80年代初,二化螟在我市发生较重,1981年全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0万公顷次左右.此后,二化螟种群数量急聚减少,在绝大部分地区对水稻生产已不构成威胁,二化螟由主要害虫变成次要害虫.90年代后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快速回升,1999年二化螟在我市重发,当年全市发生面积5.3万公顷次左右,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也都偏重发生,在我市再度成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我市水稻丰产丰收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免耕面积、机收水稻面积的扩大,害虫耐药性的增强,以水稻二化螟为主的害虫对水稻的为害日趋猖獗。特别是水稻二化螟发生早、蛾峰多、发生时间长,比较难以防治。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杀虫剂由于内吸性不强、持效期短,对二化螟、三化螟等钻蛀性害虫和稻苞虫、  相似文献   

20.
受气候、环境变化、种植方式、外地虫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水稻病虫呈多发、重发、频发态势,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防控方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专家预测,2012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比上年偏重发生.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3亿亩次以上,其中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分别达5700万亩次、9400万亩次、8500万亩次、5800万亩、580万亩、800万亩.此外,一些次要水稻病虫害水稻胡麻叶斑病、大螟及突发性稻蝗在部分地方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