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革,城乡逐渐融合形成“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而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城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城乡教育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关键一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探索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构建基层党建资源共享的统筹协调参与机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对城乡流动党员一体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建设用地市场已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既不利于城乡土地要素的效益最大化,也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由之路。分析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原则、运行机制,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04-6207
阐述了城乡统筹的三重矛盾和一种关联性矛盾,分析了其原因,指出当前城乡统筹面临着城乡居民身份权利不对等、城乡经济相对分离,以及城乡区域利益相冲突三重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理念上的城市本位主义,做法上的城市道义性支持农村和新农村建设的形式化偏向。对此,必须建立以公平原则为导向的一系列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城乡协调发展的概念为切入点,结合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实际,论述了麦积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策略,指出麦积区应通过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通过超前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突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提升层次,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等策略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归纳总结法分析重庆、成都、涿州三市的城乡统筹土地管理经验.结果表明:重庆市、成都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实践突出的特点是地票制度,以杠杆实现土地出让收益在城乡地区的分配平衡.涿州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实践突出的特点是侧重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村庄升级改造建设和大农业建设促进村民生活生产质量提高.并提出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应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化手段为辅,落实领导负责制为保障,构建城乡一体化规划为指导,明晰权属与收益分配机制为重点,加大村民参与力度及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为主旨的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工作建设.  相似文献   

7.
梁宇 《现代农业》2007,(8):88-89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城乡一体化战略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城乡一体化与城乡一样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好科学规划、合理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五个方面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以期对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河南省18个市2001—2010年的数据,以主成份分析法从城乡发展、城乡差异、城乡统筹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考察了研究期内河南城乡一体化的变动情况以及2010年各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河南省近年来城乡一体化成绩显著,其中城乡发展、城乡统筹进步明显,城乡差异改善较小.同时,各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均衡.本结论对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尤其是河南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治理立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环境治理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立法能力不足、立法程序与宪法监督缺失等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立法过程中,必须协调行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厘清中央与地方立法的权限,构建统筹城乡环境立法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地方立法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26-127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城乡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而从演化博弈视角讨论资源共享问题,则能更加系统地完成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温州为例,从演化博弈视角构建了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温州城乡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政府组织规划,城乡统筹兼顾,各部门、区域协调合作”为原则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目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速度加快,但政府在该进程中未能充分发挥统筹、指挥、监督等应有的作用.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政府的职能缺失、对未来的规划不足以及政府对失地农民权益维护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殷清慧  周宝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6-6458,653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以区位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理论为支撑,以重庆市江津区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价江津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发展是否协调为目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城乡统筹指标体系,采用AHP权重确定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极差标准化处理指标的方法作为手段,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土地利用城乡统筹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云阳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15.
刘一名 《农家科技》2011,(7):146-147
莱芜是山东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近年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六个一体化”,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三个集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初步构建起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395-396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对河南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制度特征、实践情况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其对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以期为构建统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国锋 《新农村》2012,(8):34-35
从世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看,国外发达国家已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他们的经验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德国城乡一体化德国城市化水平已高达90%,且形成了一种分布合理、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1)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德国宪法将促使全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列为发展目标,并在城乡建设和区域规划政策上强调必须贯彻两个重要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形  相似文献   

18.
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科学评价是明确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和制定政策建议的起点.首先构建城乡一体化科学评价体系,并依据河北省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挖掘出各地区城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特征,明确其今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然后从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收入、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项评价,剖析河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综合评价提出促进河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依据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从农业产业化的视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构建特色城镇发展型、山区生态恢复型的喀斯特山区的"农工贸旅一体化"、"农旅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7-4880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