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下,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使得我国城市外区域环境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城子古村为例,分别对于该村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以及村庄的特色作出了相应的介绍,同时对于该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该村相应的优化措施来达到对传统古村落整体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73-13575
在以改变农村建筑环境为建设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指出了从色彩角度对新农村建筑、构筑物等整体环境的色彩规划研究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软件对当前农村典型风貌进行色彩提炼,比照国际通用的自然色彩系统(NCS)色彩标准,分析了我国农村的自然色彩、人工环境色彩和人文环境色彩风貌现状,梳理我国农村风貌的色彩脉络。提出新农村风貌建设可以用色彩规划技术方法,对农村风貌从宏观、中观、微观逐层色彩控制,建设新农村色彩体系,营造反映地域乡村特色,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现代新农村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古村落的人工色彩,调和不同时代建筑混杂的村落人工色彩,以实现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塑。  相似文献   

3.
张光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33-18035
以闽东木拱廊桥遗存的典型村落——尤溪村为例,探讨了其自然环境中可感知的地形地貌、地质与土壤、气候、植被,以及村落的人文历史背景,借鉴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闽东木拱廊桥与村落环境之间的相互呼应关系进行研究,进而解析了作为闽东传统建筑遗存的木拱廊桥与闽东传统村落人居生活、村落历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村落选址、溪流走向方面分析了尤溪村自然环境的可意象性,并以文明桥、里仁桥、张坑桥作为古老的木拱廊桥的代表,分析了人文环境的可意象性。研究认为:闽东木拱廊桥建筑是对古村落自然环境的强化;木拱廊桥已成为闽东村落的可识别性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生态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书廷  尚世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74-20176
结合河南省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理念,本着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原则,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研究了污水、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以及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居民住宅、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的建设方法,以期能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状条件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提出该中学学校绿化景观设计主题为"环境高雅,育人为本"。本文探讨了校园建筑与景观的互动关系,并尝试满足校园原功能的同时增加新的景观,以延续校园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介绍了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校园的总体布局.在概述校园规划设计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校园入口区、教学区、生活区的绿化设计,以突出校园绿地规划以文化为主脉,以校园自然环境为依托,生态效益良好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是历史长河中文化多样性的物质表现,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临沣寨,作为河南中部平原低洼地区的一个小村落,有着小巧精致、保存完好的特色,是一定时期该地区常见的村寨形式,具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岭南建筑群落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过程中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及江南文化等各个地域文化的浸润,加之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既区别于中原建筑和北方建筑,又区别于江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岭南建筑群落发展至今既保留了古制,又融汇了中西,既注重实用与艺术结合,又注重结构和审美综合,在中国建筑中极具特点和地域风情。本文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古村落形成背景、特点以及现状,并借鉴意大利博洛尼亚、英国伦敦古村落和匈牙利鸦石村保护的做法,探讨中国岭南建筑群落保护措施。根据国外经验本文认为,岭南建筑群落的保护可从整体保古护古与有序规划,主次分明、重点保护核心建筑,切实保护古村落周边环境,挖掘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通过泰山联合大学方案设计实例,探讨了文化建筑中所涉及到的系列问题,其中重点探讨了文化性建筑中校园建筑形象的标志性和象征意义,以及建筑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住宅小区中的绿地设计为居民提供了休息、交流、锻炼和文化娱乐的需求,通过绿地设计为居住在小区的人们营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文从住宅环境绿化的优点、设计原则以及绿地设计的植物选择方面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住宅小区绿地设计。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人们生过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的积累体现,本身具备着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人民对亲自自然、领悟人文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古村落与旅游业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生态博物馆思想与我国中东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密切关系,以皖南古村落宏村基于环境—居民游客满意度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的承载基质,生态主体是古村落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延续和创新的关键,而生态文化是古村落生态主体和生态空间核心特质的呈现方式。在立足池州市自然和文化特殊背景前提下,以上述结论为参考,提出了池州市古村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的相关路径,即正确处理生态空间、生态主体和生态文化三者关系,科学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布局生态空间,保障利益、分清权责、矫正确立生态主体,唤醒民知、推进民为、创新发展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8):96-98
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也逐渐成为当今人们流行的休闲方式。为建成公众满意的乡村旅游景区提供参考,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开放景区为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现场访谈、行为观察等方法,分析了美丽南方开放景区现状,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村民需求、景区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美丽南方开放景区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景观的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主要包括宗族礼制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和风水文化;古村落型旅游地应在全面分析旅游景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突出旅游产品特色,以及运用形象定位方法,对徽州古村落旅游形象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5.
婺源古村落空间环境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哲学、风水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骛源的古村落的空间环境的整体性、模糊性、意象的矛盾性和环境场所的归属性,揭示了古村落的空间构成特点,以及给人多层次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6.
以包头市石门风景区为例,依托地域、历史和民族文化,探索如何使人工水库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且寻找其在旅游和度假上的开发价值.具体讲述了此案例对大型人造工程的环境景观的理解与风格定位,以及风景区的旅游环境规划和景点设计.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位于滇、贵、黔三省交界处,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该地区古村落数量较多且各具特色,目前,以腊者村为代表的部分古村落得到了保护和开发,主要研究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探讨这些问题的处理对策,以期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时能发掘和弘扬本地特色民俗,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多种宗教并存、多种语言文字融合和各种古代文明互相交汇、渗透之地。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环境孕育了新疆这种特殊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意义都很大,但是在古村落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旅游规划水平低,保护意识不强等造成古村落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主要是想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探讨了古村落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它的生态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党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级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断满足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安徽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它们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安徽地区古村落非遗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古村落非遗文化要从整体性保护、优化商业经济环境、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而推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传承地区优秀文化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