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内外棉花遗传育种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棉花生产及供求格局,提出了棉花育种对于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对"十一五"育成品种与"十五"育成品种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湖北省棉花育种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对湖北省"十二五"棉花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湖北棉花育种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生产是湖北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促进棉花生产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棉花育种改良与创新,不断培育棉花新品种。该文论述了湖北省棉花育种发展情况,并对棉花育种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湖北省棉花育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湖北省当前棉花品种现状和棉花抗病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棉花枯黄萎病是湖北省当前棉花生产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提出了加强对湖北棉花枯黄萎病病源菌的系统研究、完善抗病鉴定体系、改进常规抗病育种体系、加强常规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区,其生产的发展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分析了湖北省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对影响湖北省棉花生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区.其生产的发展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分析了湖北省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对影响湖北省棉花生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常辉  孟艳艳  张光梅  张胜昔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11-17812,17838
分析了湖北省棉花单产近年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提出棉花超高产育种的主要策略,以期在扩大湖北棉花产业优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灵路  王长彪  汪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520-11522,11525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极大地影响了棉花的生产。概述了棉花黄萎病病菌的分类及其致病机理,棉花黄萎病抗性的QTL定位及分子育种进展,探讨了黄萎病抗性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今后棉花黄萎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审定的棉花品种。[方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的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水平,结合安徽省的中长期棉花生产发展规划和国家棉花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找出安徽省棉花育种的不足和差距,提出提高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的对策。[结果]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共审定棉花品种54个,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48个,安徽省自育审定的品种39个,外省在安徽省参试并审定的品种有15个。其中,由安徽省企业育成的品种占80%以上,种子企业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安徽省育成的棉花品种产量水平较高,优质棉育种取得进展,但在抗性上和铃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该壮大充实棉花育种队伍;整合棉花科技资源,提升安徽省棉花科技水平;加大棉花科技投入力度;调整育种目标,提高育种水平,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强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以为今后安徽省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棉花分子育种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概述了棉花育种、生产以及种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详细分析阐述了分子育种方法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进展,并对棉花分子育种的发展方向、研究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邯郸市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棉花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和水分等主要条件,分析了邯郸市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和棉花生产的现状,并针对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育种研究工作、推广种植杂交棉、扶持棉花类加工企业、发展间作套种技术4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湖北省棉花生产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的棉花生产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湖北省棉花生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纤维品质有待提高,单产有待挖潜,病虫为害加剧,生产成本上升,市场压力加大.展望了湖北省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策:(1)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创新,培育推广突破性的棉花优良品种;(2)降低植棉成本,实施精确农业,研究开发高效益的生产栽培技术;(3)提高复种指数,实施间作套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持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4)加强联合协作,实施产业开发,健全棉花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及科学技术推广网络.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湖北省棉花育苗移栽的历史和增产机理,分析了棉花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几项育苗移栽技术,提出了目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棉花育种新技术应用足我国棉花品种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根本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使棉花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2、16、19、29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棉花品种仍存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等缺陷,该文就我国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及栽培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棉花生产的调查研究和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分析了目前我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湖北省现阶段棉花栽培技术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遗传育种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棉花育种新技术应用是我国棉花品种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根本和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品种更换,每次更换都使棉花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2、16、19、29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棉花品种仍存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等缺陷,该文就我国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尚阳阳 《农业展望》2010,6(4):30-32
近年来,湖北省棉花生产出现徘徊、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超出正常范围,文章以1978-2008年湖北省棉花总产量和播种面积等数据为依据,分析湖北省棉花生产波动的特征及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方向,指出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范正旺 《农业科技通讯》2011,(12):146-147,164
简要分析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方向。指出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湖北省肉鸡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地方鸡育种研究,分析了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针对内鸡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增强湖北省肉鸡产业综合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省“九五”以来育成的16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棉花纤维长度较好,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湖北省生产的原棉品质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纤维色特征相比较差。在分析湖北省三大棉区的纤维品质特征基础上,提出将鄂东、鄂北、江汉平原棉区分别建成中长绒、中短绒和中绒3种类型原棉生产基地。对如何提高湖北省原棉质量,从改良棉花遗传品质、提高生产品质、实施品质区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