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陈文联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留学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辛亥革命前,还是十月革命后,留学生们都不遗余力地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全面运用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7):108-111
以王尽美、邓恩铭等人为首的山东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传播方式为创办报刊、杂志、组织理论学会等。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早期传播不仅为山东国民革命运动产生积极影响,还在全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人才培养与输送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建立在诸多理论和条件基础上,这对作为我国大众思政教育重
要有机组成的高效思政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符号含义共通性、文化境遇大致接近及心理
认同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我国高效思政教
学课堂效果的途径,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桂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李达早期马克思主义观内容丰富,其要有三: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性质的认识问题上,提出"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其重要原则有五"的看法;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上,批判"第二国际",呼吁"马克思还原";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强调"采用何种范畴的社会主义,大概也是要按照国情和国民性决定的".这些基本看法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5.
黄元文 《农村.农业.农民》2019,(8):25-26
五四时期是各种新社会政治思潮在中国传播的时期。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的最大问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同观念的影响,使人们逐渐选择和接受了社会主义。这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7.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通信与传播空前发展的时代,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呈现的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途径提出了新要求。相较于以传统媒体为主要介质的传播形式,以短、轻、碎片化等为典型特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赢得了青年学生的欢迎和追捧。基于互联网语境下高校青年学生理论接受的惯性审视,探讨简洁而不失厚重的理论精华、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新媒体传播范式,对于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有效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分析构建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生态文明的启示。通过对生态文明的构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理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相协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胡彬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4):12-14
马克思主义既是人类普遍解放的指针,又是妇女解放的理论基础。她的形成使男女平等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观,努力实现妇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妇女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旗帜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撑起了"半边天"。 相似文献
10.
袁婷婷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犯罪的思想,是在考察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及无产阶级的成长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的,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这是马克思关于犯罪的经典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著作中就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刑法哲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特征。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上,以及科学和人文的相互融合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则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价值理念的更新,实现生态文明的方法创新等。生态文明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王忠勇 《信阳农业高专学报》2008,18(1):27-28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革命思想。只有把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才能全面把握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王忠勇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27-28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革命思想。只有把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才能全面把握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郑大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中国近现代史上主要有三大文化思潮,它们是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三大思潮虽互有消长,但都有不衰的生命力,相互间展开过并将继续展开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这种斗争反映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梁漱溟是在与这三大思潮的互动中确立自己之思想地位的。就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五四时期,对唯物史观批评;三四十年代,对中国革命的反对;1949年后,对马克思主义吸取、利用和儒化。 相似文献
15.
张斌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具有内在关联性,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即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理想目标,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二者的关键,二者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矛盾性,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钱超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5-7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分化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秉承马克思“人的解放”这一崇高的理想,并立足于对西方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结合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人学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王德彬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1):61-6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双重创新的永恒课题,二者之间互为过程和结果,是过程和结果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恪守理论与实际长期相结合的一系列原则,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遵循特殊的路径与标准,唯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曾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2-1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并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目标、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创造马克思主义实践手段并为群众所掌握、付诸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这四个基本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胡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4):65-69
为了更准确地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文首先建议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划分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后,分别从研究的目的、对象和内容三个角度描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实之间的不相适应性,并从拓宽研究对象、更新研究方法、扩展研究内容等三个方而探讨了如何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此外,文还对重建价值范畴以及收入分配的依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超载放牧、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是困扰我国草场经营和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发达国家草场精细化管理对我国草场经营乃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实行承包经营、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政府监管、推行社区参与,通过集约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实现草场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