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子王旗团結農業社,从建社后每年都或多或少的造几畝林和育几畝苗,但是截止1957年,成活率僅占总造林面積的5%,并且生長不良,从而嚴重的影响了社員群众的造林育苗積極性。因此,每年当上級下达造林育苗任务后,社員們就說:“又讓咱们把樹苗子埋到土里沤糞了。”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林業干部沒有進行詳細的宣傳,沒有把党的林業政策方針徹底貫徹到群众中去,所以社員們对  相似文献   

2.
宁城縣馬站城子丰收農業社,截止1957年实有林地面積三千三百五十畝,在1958年春季和雨季又造林二千零八十多畝。他們为了很快实現万畝林社的計划,供应造林所需苗木,本着自釆自育的方針,今年共育楊樹、榆樹、桑樹、黑松、沙棗、沙棘、臭椿、荆条等苗三十八畝多,預計產苗一百四十万株。其中,楊樹育苗一六点五五畝,預計產苗八十万  相似文献   

3.
为了適应大规模开展牧区造林的需要、阿拉善通湖林場接受了察漢布鲁格、佳尔嘎勒赛漢、温都尔勒圖、图蘭太及合木納木嘎等五个苏木的要求,由各苏木共选出热心于林業工作的同志25名(实到12名)进行了27天的造林訓練,經过訓練初步掌握了造林、育苗、采种、护林、封沙育草等技術。同时根据各苏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綠化躍进規划,第二个五年計划中要在五万余畝的土地上造林161560畝,封沙青草16,000畝;头道湖牧業社到1962年要成为万畝林社,并从1959年开始各社自采种,自育苗,力爭今后造  相似文献   

4.
四子王旗前進社位于陰北丘陵区。圣社五百一十四戶,一千七百余人,男女劳力九百个,土地五万九千畝,年經营播种面積三万五千畝,这里群众以往无造林习慣。解放后,在当地党政重視領導下,从1953年起進行互助合作造林,这种形式使得当地分散的个体农戶,基本適应了造林育苗集体經营特点,至1956年建成高級農業社后,把林業納入生產計划,統一經营,集中完成了成片造林一千五百六  相似文献   

5.
五原縣塔尔湖鎮春光農業社,由于上級党政的正確領導,几年來在林業生產上有了很大發展;尤其在今年春季,完成造林任务一千二百多畝,成活率平均在85%左右。但是,过去由于沒有林業專業組織机構,因而造林是无計划无准备的進行,往往到了造林季節才找林地;本社自有苗条也沒有全部利用,反而拿錢到国营苗圃去買。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春光社把原來的林業隊擴大,改建为社办固沙林場。这个林場  相似文献   

6.
我旗今春綠化事業,处于一日千里的大發展,完成造林二十六万三千三百多畝,四旁植樹二百九十多万株,封山育林一万五千多畝。一春大片造林面積相当于解放后十年造林的总合。全旗平均每个劳力造林二畝,零星植樹二十二株,在六百九十多華里的公路兩旁全部栽上了樹,并出現一季造林二万畝的社一个,万畝林社五个,五千畝林社八个,千畝林社五十四个。在春季造林同时,还准备好一万五千多畝的育苗用地,現已播种的有三千三百多畝。  相似文献   

7.
种苗是群众造林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如果种苗准备的不够,造林計划就不能实現。在大規模造林的今天,只依靠國营苗圃是远不能滿足需要的,必須把育苗工作和造林工作一样交給群众,交給農業社,我們國营苗圃給予技術指導。今年,我們无代价的供給了新民社楊樹种子,計划在該社進行楊樹播种試驗。 楊樹播种对察盟各旗縣國营苗圃來說,是沒有成熟經驗的,一般苗圃認为水源不足,土  相似文献   

8.
在林業生產大躍進的浪滔中,凉城縣国营苗圃为了培养大量的林業員,把技術教給群众,使他們既有实际經驗,又有理論知識,特在今年五月初旬,吸收12名農業社的林業員在苗圃一面劳动,一面学習。由于他們的深鑽細  相似文献   

9.
我縣冬不冷鄉常勝社是在1956年一月由一个行政村298戶,691个男女劳动力組成的一个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社总土地面積約有二万余畝,耕地面積6,225畝,其中山地2,814畝,其余土地为牧場和林業用地等。这些非農業用地主要分布在該社北部的苏不呆庙后山一帶,这些荒山由于沒樹和群众每年進行摟柴,而造成水土流失相当嚴重。每年一到大雨連綿  相似文献   

10.
年年增產 樹樹豐收赤峯縣初头郎鄉紅星農業社‘三八’苗圃,从是一九五六年建立起來的。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到三年的时間,这个苗圃已經成長起來了。它的成員,已經由原來的十九人发展为六十四人,苗圃的土地面積由初建的十五畝增到一二四点五畝。培育的樹种由楊、榆兩种發展到楊、榆、桑、沙棗等八个樹种。兩年共培育出榆、楊、唐槭、棉槐等苗木二百零七万株,平均畝產量四万五千株,以楊樹为例,一  相似文献   

11.
上都旗七号人民公社社办林場,在內蒙党委提出“一年造林任务一春完”口号的鼓舞下,完成春季造林、育苗和幼林撫育任务后,即投入秋季造林准备工作。該場为了給今秋明春营造千亩林和大面积育苗打下基础,在公社党委具体領导下,各生产队支援了十二套犋牛,組織了一个整地突击队,由生产委員庞金同志担任队长,带領十多名社員,于七月二十日投入了整地工作。在整地当中,公社党委第一书記也亲临陣地督促检查,因而每个社員干劲十足,克服了地干难挖的困难,坚持了小雨不停工,每天整地到天黑。截至七月三日統計,十天內,共整地四百二十亩,  相似文献   

12.
宁城縣四道溝鄉在今春造林綠化路旁时,本应該用楊柳樹進行埋干造林,但是該鄉为了美观、好看,在四月中旬动員全鄉三个農業社的一千余名男女劳力,前后用三天左右的时間,把附近山上的八、九年生、五尺左右高的黑松野生苗挖出一万余株,栽在全鄉社与社之間总長三十余华里的道路兩旁。  相似文献   

13.
通遼縣今春林業,同其他生產一样的飛躍前進。全縣人民經过整風和社会主义教育后,鼓足了革命干勁,經十二天的連夜苦战,造林十五万多畝,比原計划翻了一翻,并超过全年造林任务的21%以上,有八个鄉鎮,包括一百三十五个農業社,都按綠化規划造起林來,出現千畝林社二十六个。群众四旁零星植樹三百五十多万株,全縣平均每戶达到八十株;在三条長达二百華里的公路兩旁都栽上了樹。取得这样空前未有的成績,我認为下面几个原因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郡王旗新庙鄉新丰农業社,是个山多、溝多、沙多的地区,在八百平方華里范圍內,有大小十一条溝川和四万五千余畝的流沙。風沙水旱等災害連年威脅着村庄和一千五百余畝农田,解放前,有70%以上的群众处于飢无食、寒无衣、住无所的境地,那时,流傳着: 窮山惡石头,瘦水朝南流, 窮人住在沙里头,年年下来沒吃头。解放后,这种貧困的狀态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农業合作化和各項生產的改革,1956年全社85%的社員生活提高到相当富裕中农的水平。从此,  相似文献   

15.
苗木是造林工作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高低。要想保证造林有良种壮苗,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贯彻中央提出的“自采、自育,自造”的三自方针,林场最好有自己的苗圃,就地采种、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避免苗木长途运输,以保证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国营桓仁县和平林场在一九六三年以前,造林用苗木都是从桓仁县苗圃运来的。两地距离八十华里,还要渡过一道江。由于交通不便,运苗时间较长,虽然进行包装,但因春风强烈,苗木长时间脱水,常发生苗木风干现象,所以造林成活率很低。而且运苗  相似文献   

16.
敖漢旗三官营子鄉的三合、九三兩个農業社,境界聚密相連,山多,丘陵多,平川地少,基本上是个山区,很適合發展林業生產。他們为了迅速实現“一年大干,二年突击,三年綠化全旗”的口号,在今年七月中旬联合起來建成了一处社办林場,定名为新兴集体林場。林場建成后的組織机構是:由四人組成場务管理委員会,由一名社主任担任場長,下設五个营林隊和一个苗圃,并选拔七名有一定文  相似文献   

17.
突泉縣永安林業工作站,为了解决農林生產之間的矛盾,使農林生產齐头并進,全面开花,打破陈規,進行早秋造林試驗,于1957年6月23日(秋分)在巨永農業社以埋干交义压条的方法藏栽了揭树126裸。根据献撇的拮果来看,可  相似文献   

18.
赤峰縣黑山溝门是封山育林重点地区,所封养起来的树种,大都是些闊叶樹,針叶樹比重極少,因此,如何擴大發展針叶樹的比重,是当地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問題。过去几年来,黑山溝門虽然栽植了兩次油松,成活的不多。如在1953年从外縣运来二年生油松苗木二万七千株,造林三十畝,由于远途运輸,苗木保湿和栽植技術較差,根据1957年的普查,僅成活30%。1955年和1956年虽然采取了就地育苗,就地造林的办法进行了油松山间育苗,但是由于选地不当,管理欠妥,特别是防寒不得法,結果都失敗了。  相似文献   

19.
莎车县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成绩的取得是他们狠抓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的结果.多年来,在全县育苗工作中,他们始终狠抓育苗基地建设,推广实行“五统一、五化、大包”育苗管理制度,从而使全县育苗生产基地和苗圃建设出现了新的变化.截至1991年,全县镇骨干苗圃39处,育苗基地稳定在54亩以上,年育亩面积3500亩,从事育苗生产经营的专职人员达1200余人.种苗事业的发展,为全  相似文献   

20.
展旦召治沙站位于库布其沙漠东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的黄河阶地上,属干草原地带。主风方向西北偏西风。沙丘类型是新月形沙丘链,丘间低地潜水位1—2米,低地土壤为非地带性浅色草甸土。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流动沙丘上造乔木林必须用3—4年生、高4—6米的大苗,才能抵御风沙袭击,保证成活和生长。但在纵横交错的明沙梁上,运输大苗非常不便。我们在治理流沙中,摸索出在流沙腹地建立流动苗圃,达到了就地育苗,就地造林,减少了运输,降低了费用,促进了造林治沙工作的开展。现将流动苗圃育苗的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