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郑惠超 《农业工程》2016,6(2):59-62
通过吸附、洗脱试验,分析大孔吸附树脂对桑葚花色苷的纯化效果,筛选出适合分离纯化桑葚花色苷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树脂纯化工艺的参数。结果表明,XDA-6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桑葚花色苷分离效果良好,纯化吸附条件为上清液浓度1.5 mgmL,pH值3.5,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乙醇溶液浓度60%。   相似文献   

2.
在查阅、收集国内桑葚多糖提取工艺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近几年桑葚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桑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查阅、收集国内桑葚多糖的提取工艺和生物活性文献基础上,综述近几年桑葚多糖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桑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芦荟和红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芦荟红枣果冻的配方与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总用胶量0.8%,魔芋胶:琼脂:明胶为2:3:2,pH值5.5,白砂糖12%,芦荟果肉20%,红枣15%,煮胶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5.
随着桑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桑葚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仅依靠人工实现桑葚采收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而机械化采摘成为桑葚采摘的发展方向。振动采收桑葚是机械化采收的有效方法[1],研究桑葚振动脱落特性及设计相关振动采收设备对桑葚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为此,通过桑葚主干低阶共振频率试验,获取了桑葚主干的低阶共振频率;完成便携式桑葚振动采摘装置的设计和试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采收的桑葚二级主干直径为40~50mm范围、激振频率大于6.11Hz时,虽然能实现较高的桑果收获率,却造成未成熟桑果脱落;当激振频率大于8Hz时,造成桑葚植株树皮外表面破裂;激振频率较小时,则获得较低的桑果收获率。因此,建议当振动采摘的二级主干直径在40~50mm范围内时,桑果振动采收的最适宜激振频率范围为5~6 Hz,即电机实时转速为9 0 0~1 1 0 0 r/min。  相似文献   

6.
桑葚振动采摘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部分桑葚种植于山丘地区,存在采摘作业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人力支出费用高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桑葚的脱落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探寻桑葚振动采摘的适宜参数,为实现桑葚的机械化采收提供指导,以此促进桑葚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高速相机设备及东华动态测试系统对桑葚的振动脱落规律进行研究,探寻桑葚振动采收的最佳振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桑葚在振幅为18mm、转速为1 700r/min、主振频率为28Hz时,果实获得最佳的采摘率,且果树树体无损伤,无生果落果;过大的振幅将引起果树树干的剧烈振动,同时生果将随熟果一起脱落;过大的振动频率将对树体造成破坏,振动装置与树体的接触部位出现明显损伤;过小的频率或振幅所获得果实收获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香菇多糖复合酶法提取及其脱色工艺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香菇多糖的脱色工艺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为2,酶解反应的温度55℃,pH值6.5,反应时间3 h,提取率可达16.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温度30℃、酶解液pH值4.0、脱色时间90 min,多糖损失率和脱色率分别为8.09%和71.21%.  相似文献   

8.
蛋黄油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酶法提取的蛋黄油为原料,选择活性炭与活性白土为脱色剂,对蛋黄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蛋黄油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与活性白土比例2∶1,脱色剂添加量5%,脱色温度70 ℃,脱色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脱色率可达42%以上.  相似文献   

9.
胡柚皮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工艺,在夹带剂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该试验无需使用夹带剂,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静态萃取40 min后动态萃取60 min,CO2流量3 L/min,此条件下胡柚皮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01 mg/g.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固体碱氧化钡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正交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网络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不同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转化率.由此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甲醇用量为油质量的30%,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0%,反应时间为2.5h,油浴温度为80℃,模型预测转化率为94.65%,实际转化率为96.82%,相对误差为2.24%,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样本自身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