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膜玉米是陕西省陇县主要的秋粮种植作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粮食种植面积逐步缩小,如何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已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笔者从地膜玉米生产现状、模式及技术探索方面作了阐述,提出了地膜玉米丰产高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模式是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介绍了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配置方式、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选用良种等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是众多农作物当中种植范围十分广泛的品种,为了更好的促进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掌握玉米必要的种植技术就成为问题之关键。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和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提高玉米产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贵州北片区粮食高产科技"双百"示范工程威宁县玉米示范的措施和主要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轻简栽培技术研究;采取选用优良玉米杂交种,及时播种,科学施肥和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期促进玉米大面积增产。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及增产措施进行30年回顾。系统论述了玉米种植应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科学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及扩大覆膜面积,推广育苗移栽等主要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低严重制约了中国玉米种植的收益和市场竞争力。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缺乏、栽培措施不当和玉米收获机械不能与我国玉米生产形势相适应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低的主要原因。综述了选育适宜机械化收获且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玉米品种;研发适应中国不同种植区的机械化收获及烘干设备;进行适宜玉米籽粒收获种植制度、栽培技术和物化产品研发;探索土地流转制度适度增加玉米种植的经营规模,降低农民玉米收获机械的购买、持有和使用成本,提升农机人员作业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和比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植在中国农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合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和范围正在缩小,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玉米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是提高玉米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只有切实提升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才能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和稳定。该文主要结合山西省长治市玉米种植现状,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更好的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保护性耕种技术,能够对实施耕地区域进行保护,以此来扩大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保护性耕种技术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在免耕、少耕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养分,促进玉米的有效生长。本文从山西省汾阳市出发,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应用特点,提高玉米实际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聊城为研究对象,探讨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聊城地区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促进山东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作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玉米的生长发育一定要使其符合玉米的自然生长规律,并按照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进行合适的种植,使其能够更好地提高产量。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玉米在生长期内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选择合适品种预防玉米倒伏,及时进行化学调控;注意玉米苗期合理施肥;同时还对玉米增产的其他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便于促进玉米的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11.
选取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试验材料,采取7个处理密度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少;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容重先减少后增加。合理密植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中的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玉米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后,不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容易发生倒伏、病虫害及空秆率增加等现象。因此,合理密植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德美亚1号、2号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特色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玉米主要是指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等具有独特风味及营养价值高的玉米,也有人把这些类型的玉米称为蔬果玉米。一、甜玉米和糯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色玉米中需求量较大的是甜玉米、糯玉米,这两种玉米的经济产物是鲜果穗,生产周期较短,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比较适合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种植。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原则上须兼顾以下因素来考虑:生育期要适当,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下种植;抗病虫性要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玉米的种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们成产出优质、饱满、高产的玉米果实,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推广并应用玉米的种植技术对农民们有很大的意义,既能提高我国的粮食储量,又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的种植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需求量逐年上升,使玉米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合理的种植技术是促进玉米产量与品质提升的关键。玉米种植技术的选择、改进和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能满足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从玉米选种、种子处理、土地处理、灌溉和施肥等环节,分析玉米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同时,本文提出通过政策支持、农业改革试验和技术研发等途径,实现玉米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选种育种主要是以高产为首要目标的,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为了能够获得玉米的高产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目前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玉米的产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很多玉米增产的目标却仅仅是依靠单株玉米生产力的提高来实现的,而这种措施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现代农业要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单位土地上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已经逐渐成为目前玉米增长的主要趋势,而目前国内外的生产实践也证实了种植耐密杂交种是目前创高产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来探讨玉米的耐密性以及如何选取耐密品种,以达到创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利用“麦—玉—苕”旱三熟的地块增种一季迟玉米,或利用“麦(或春洋芋)—春玉米”旱二熟的地块增种一季夏玉米,称为二季玉米。因地制宜种植二季玉米,是充分利用夏秋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一条新路子。我地从1992年开始种植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大量种植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养育众多人口。玉米种植分为夏玉米和冬玉米,不同种类的玉米种植满足不同需求。本文通过对夏玉米种植中水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点,然后提出对应措施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合理灌溉夏玉米,最终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农户种植玉米的收益和积极性,对稳定玉米面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河南省济源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户夏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土地租金占了生产成本50%的份额,土地租金高低对土地承包大户的生产收益影响很大;第二、加强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以解决玉米生产过程中费时费工问题;第三、玉米种植收益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产量高低息息相关;第四、政府在晒场、烘干、仓储等方面应给予种植大户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解决他们收获期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食品加工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具有很高的使用和利用价值。我国是玉米高产的国家,国家玉米中的一部分能够进入到国际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玉米的种植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我国现阶段的玉米种植中还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如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玉米种植的农户需要依据天气的情况来进行正确的栽培方式,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进而实现玉米的高产。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玉米栽培技术和预防病虫害的主要措施,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式,进而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纪磊磊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2):128-129+13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可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玉米与大豆的产量,实现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玉米与大豆为博兴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保证博兴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从选种制种、选地整地、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可为类似地区实施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