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长白山是我国著名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坐落在吉林省延边、通化地区交接处,长白山地区已经成为了自然保护区,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长白山山脉上长有许多野生植物,其物种丰富,观赏价值极高,吸引着各地旅游人士前来观赏。其中,长白山野生花卉较为常见且富有观赏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长白山野生花卉的观赏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丹  于增华  单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02-16703,16710
通过对长白山地形的分析,研究它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总结出受长白山影响所产生的地方性天气系统及其对周围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小高压是在长白山系和周围海路状况的影响下形成的,分为环绕长白山的地方性低槽系统和长白山高压系统2种情况;长白山小高压又分为弱环流形势下和有明显锋区下2种类型,2种类型影响下所产生的长白山小高压系统与其产生的天气现象的关系密切。由小系统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也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研究地方性小系统对准确做好每天的短期天气预报、局地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决定以发展长白山旅游业为吉林省旅游业龙头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的评价,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寻了其形成原因。随后,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出发点,以实现旅游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提出确保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蓝莓是长白山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本文主要根据长白山地区蓝莓种植实际,阐述了蓝莓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分析了长白山地区气象条件对蓝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气象服务对策,以期为提升蓝莓产量与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居民感知度的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长白山北景区为研究区,为分析长白山北景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居民感知度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得出长白山北景区在各方面的居民正面感知与反面感知都较强,表明长白山北景区在可持续旅游发展方面协调性欠缺。在此基础上,为长白山北景区可持续旅游提出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自然环保、提高居民参与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发展建议,以期长白山北景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为区域经济带来新活力。  相似文献   

6.
桦甸市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三农政策贷款同时,发挥桦甸市长白山特色产品资源优势打造和提升长白山特色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产业增收致富,桦甸市政府根据国家及吉林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资源产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对吉林省第二松花江上游,长白山林蛙原产地“中国林蛙之都”桦甸市的长白山特色产业和产品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以中国长白山特产商贸城为主体,以第二松花江流域长白山林蛙及参茸等医药保健制品为主的中国长白山北药林蛙产业科技示范区和以长白山果仁及山野菜等绿色山珍食品为主的中国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科技示范区为两翼,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评价长白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长白山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高速  赵兰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08-9810
以在长白山景区、黑龙江省各城区和北京市实地调研的112份消费者问卷为数据基础,分析了消费者对长白山特产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长白山特产的认知度处于具备基本认知能力阶段,认知度有待提高,影响消费者认知度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收入和文化程度等.基于调研结果,提出了提高长白山特产知名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通过对以往在该地区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统计得出长白山共有维管束植物134科517属1 323种。对这些植物从属、种两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4个植被垂直带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在整体上具有温带性质,包含有少量的热带成分,主要体现在阔叶红松林带;随海拔的升高,温带性质逐渐减弱,寒带亚寒带逐渐增强。植物区系的垂直变化反映了长白山低海拔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的联系,以及高海拔地段与北极成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长白山生态食品的地位,对吉林省长白山生态食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吉林省长白山生态食品的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林场植物区系的调查与研究及与著名的长白山植物区系的比较,找出了林场植物区系与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内在联系,长白植物区系内部植被分布规津,以及林场植物区系特点,同时发现了木本植物1个新变种、1个新变型、12个林场分布新记录种(内含1个吉林省分布新记录种),修正了2个错误鉴定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白山地区1951—2019年历史气象资料,结合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2019年长白山生态气象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19年长白山生态气象环境整体较好,气象条件对全省生态质量改善和提升较为有利;2019年长白山平均生态气象质量指数较高,与水热条件匹配较好区域基本重叠,气象条件是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池气象站1959~1998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长白山天池旅游气象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6~9月、10~5月分别是夏季和冬季长白山观光旅游活动的好季节.影响长白山旅游活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强降雨(雪)、大雾、极端最低气温、雷电冰雹等.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野生果蔬深加工利用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白山地区野生果蔬资源和果蔬加工企业的情况,并对长白山野生果蔬深加工利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立足当地优势资源,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投资,发挥科技作用,重视产品技术与思维创新等。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旅游区地处东北亚金三角之中,自然结构比较优越,以生物资源丰富和自然景观完整为优势,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这些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使其由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因此长白山旅游发展战略是: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长白山的生物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调整长白山生态旅游这一产业结构,抓住时机,发展高起点、高附加值、低运量的生态旅游相关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振兴长白山生态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长白山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时要充分考察长白山周围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吉林延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对该地区的景观生态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在对该地区进行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理论作为依据研究景观生态林的建设,这对长白山区域生态林建设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景观生态林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和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长白山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高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及火山地貌而蕴藏着丰富的昆虫资源。为研究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和时间访花昆虫的多样性,对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主要来自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长白山4个垂直带内访花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E)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优势度集中性指数(C)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反映出针阔混交林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最大,高山苔原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最小。高海拔植被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与低海拔植被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极不相似;相邻海拔昆虫的多样性中等不相似。访花昆虫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相似文献   

19.
红景天属于蔷薇目景天科,作为一种重要的草本植物,其药用价值(抗辐射、抗衰老、抗缺氧和免疫调节)高,近年来在我国的西藏、黑龙江、吉林、甘肃、宁夏、青海等高寒无污染地带得到了广泛的栽培。尤其是吉林长白山,其作为库页红景天的重要产地之一,加强对其栽培环境的研究,不仅是提高长白山库页红景天栽培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库页红景天产量的有益探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主要就影响库页红景的天红景天甙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吉林长白山上库页红景天的栽培环境;再次提出了长白山上栽培库页红景天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完善红景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区不同地点人参黑斑病菌株间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区6个不同地点采集的人参黑斑病菌株为材料,进行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34水平上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可分为3大组:1)抚松松江河、抚松泉阳与安图小沙河3个样点来构成的长白山附近组;2)和龙头道1个样点来构成的长白山东北组;3)通化锉草沟与临江2个样点来构成的长白山西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