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菊学 《食用菌》2021,(1):44-46
对引进的两个海鲜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鲜菇菌株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28%,棉籽壳30%,木屑20%,麸皮15%,玉米面5%,石灰1%,石膏1%;最佳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后熟期以40d为宜.试验为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资源,探讨了海鲜菇菌渣作为栽培基质在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3种木腐菌栽培上的应用。采用机械粉碎处理方式对海鲜菇新鲜菌渣进行预处理,以棉籽壳作为供选择主料,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作为栽培辅料,研究其可行性,得到最优栽培配方。通过对添加不同比例海鲜菇菌渣的栽培配方基质中3种木腐菌的菌丝生长速度、现蕾时间、3潮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进行综合比较,其中添加50%海鲜菇菌渣的栽培基质最适宜3种木腐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酱香白酒是贵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副产物酱香白酒糟产量大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等物质,经预处理后,可以用于食用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酱香白酒糟的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生长浓白粗壮,生长速度快于对照不加酒糟的配方,但产量低于不加酒糟的配方。利用酒糟栽培海鲜菇要获得好的产量,还必须进一步开展菌株筛选和配方研制等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6个海鲜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将性状优良的菌株栽培到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测定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菌丝生长速度、现蕾、子实体形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同一菌株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菇形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海鲜菇菌株在配方Ⅲ的培养基中,菇形优美、产量高,商品菇的生物转化率达95.6%。  相似文献   

6.
郑少玲 《食药用菌》2020,28(2):130-132
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海鲜菇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袋式栽培,接种后12 h菌丝萌发,24 h菌丝封面,菌包发菌培养时间比使用固体菌种提早10天左右,出菇整齐,品质优,产量高。重点介绍海鲜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培养关键技术,提出液体菌种质量检测方法,给出定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意杨木屑和玉米芯混合物作为碳源基质,采用不同比例配方栽培海鲜菇,观察其对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46%、玉米芯24%为碳源栽培海鲜菇产量较高,每瓶产鲜菇286.4g,生物学效率达95.43%,分别比对照高10.5 g和3.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海鲜菇因颜色不同分为白玉菇和灰色真姬菇。目前南方各省工厂设施周年温控栽培的主要是白玉菇(海鲜菇、纯白蟹味菇)。北方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主要栽培灰色(大理石斑纹)品种。栽培者要根据消费市场来选择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9.
叶欣悦  贺卓  须文 《中国食用菌》2022,(7):35-40+48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以贵州省剑河县、三都县、兴义市和毕节市的海鲜菇栽培企业和基地为重点,对贵州省海鲜菇栽培的培养料种类、来源进行调研,对海鲜菇工厂化栽培营养物中的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总碳含量、碳氮比、重金属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了栽培原料的优质主料和辅料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新疆出产的1号棉籽壳、贵州出产的木屑、山东出产的玉米芯、河南出产的2号玉米粉和山东出产的麸皮可作为贵州海鲜菇工厂化栽培原材料供应的首选来源。并对贵州省海鲜菇生产原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培养料的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代料海鲜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灰树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栽培季节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瓶)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搔菌与催蕾、出菇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代料海鲜菇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顺昌县从2002年开始试种海鲜菇,历经十余年发展,目前全县有海鲜菇生产企业数十家,年栽培海鲜菇1.5亿袋,生产鲜菇5万吨,产值5亿元,占全国海鲜菇市场份额的85%左右。"顺昌海鲜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对提升顺昌海鲜菇市场竞争力、产品知名度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称斑玉蕈、真姬菇,其工厂化栽培生产原料多为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玉米粉等,但棉籽壳通常来源于棉花主产区,受棉花产量、运费等因素影响,价格居高不下,使工厂化生产海鲜菇的成本不断上升。本试验根据海鲜菇营养需求,开展采用当地资源丰富的烟秆、杨梅枝条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产实践,从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环境要求、原料准备、菌种选择、栽培管理和采收及包装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高海拔地区海鲜菇工厂化袋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真姬菇栽培的相关技术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又称玉蕈、海鲜菇、蟹味菇,质地脆嫩、口味鲜美,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子实体提取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笔者对真姬菇菌丝的营养生长周期、菌种类型和栽培真姬菇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海鲜菇是适合工厂化设施周年安全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形美观,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提高海鲜菇周年安全高产栽培技术水平,实现增产增效,我们在灌南县现代农业园区的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对海鲜菇新品种和工厂化周年安全栽培工艺进行了集成创新和试验研究,系统总结出了海鲜菇周年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对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菇厂环境、厂房建设、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包装等方面,规范江苏地区的工厂化海鲜菇生产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江苏省食用菌产品与国际食用菌产品的接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油橄榄冬剪枝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又称玉蕈、海鲜菇、蟹味菇,质地脆嫩、口味鲜美,是一种高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2009年在陇南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进行了引种试验,并利用油橄榄冬剪枝栽培真姬菇,对真姬菇菌丝的营养生长周期、菌种类型和栽培真姬菇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香脆菇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介绍,并从季节选择、配方、发茵管理、出菇管理、催蕾期等方面详细介绍香脆菇袋料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榆黄蘑栽培条件,利用海鲜菇菌糟来栽培榆黄蘑,根据食用菌生长特性、浓密程度以及生长周期等作为衡量指标,并测定其中的粗多糖、蛋白质及脂质含量,探究出海鲜菇菌糟栽培榆黄蘑的最优培养基为:海鲜菇菌糟60%、棉籽壳30%、麦麸5%、玉米芯2%、蔗糖1%、石灰粉2%、p H值7、含水量65%,为榆黄蘑的综合开发以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5,(4)
海鲜菇菌渣占不同比例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海鲜菇菌渣为30%时,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好,产量高,产鲜菇达6.82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