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母猪繁殖障碍是影响母猪生产的致命因素。可分先天性繁殖障碍、机能性繁殖障碍、营养性繁殖障碍、疾病性繁殖障碍四大类。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母猪繁殖的各种原因和因素,并总结归类,以便将来在生产中及时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摸索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PMSG和FSH对小尾寒羊超数排卵效果的最佳剂量,本试验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PMSG和FSH两种超排药物对小尾寒羊进行超排处理。结果表明,注射600U、900U和1200U的PMSG,在繁殖季节分别可平均获得3.3、4.3和4.5个胚胎,在非繁殖季节分别可平均获得2.4、2.7和3.1个胚胎;注射3mg、5mg和7mg的FSH,在繁殖季节分别可平均获得6.3、13.0和13.9个胚胎,在非繁殖季节分别可平均获得3.7、7.2和8.0个胚胎。结论:繁殖季节的超排效果优于非繁殖季节,FSH的超排效果优于PMSG,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FSH的适宜剂量都是5mg。  相似文献   

3.
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选择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繁殖母猪、饲养哺乳仔猪、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  相似文献   

4.
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繁殖生态学是种群生态学中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已成为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繁殖生态学由学科雏形走向成熟,近年来,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繁育系统、传粉生态、繁殖构件、繁殖分配和繁殖投资。在查阅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历史和内容及进展进行了较为综述。  相似文献   

5.
繁殖性能是羊产业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关系到养羊业生产成本和效率。羊的季节性繁殖特性导致其繁殖效率低,是羊产业高效养殖的主要瓶颈。在羊生产中,营养水平直接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综述了营养水平对发情、排卵、受孕等母羊繁殖过程和羊非繁殖季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精准营养调控母羊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营养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弓形体无性生殖阶段的繁殖方式,众说纷纭,如纵行二分裂、横行二分裂、内二芽生繁殖、裂体繁殖和内芽生繁殖等。由于观察方法,和取样时间等均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Goldman(1958)改用蛋白银染色,发现子代虫体的细胞核并不是从母体细胞核直接分裂而来,而是在母体细胞核上以出芽方式生长发育的。以后不少学者先后用电子显微镜也都观察到同样的繁殖方式。另有些学者还认为在繁殖过程中二分裂繁殖、裂体繁殖和内二芽生繁殖  相似文献   

7.
《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畜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有繁殖理论、繁殖技术、繁殖管理和繁殖障碍等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可分为先天性繁殖障碍和后天获得性繁殖障碍两大类。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有效控制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对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在奶牛繁殖障碍的影响因素中除去公牛、母牛自身的因素外,发情鉴定的准确率和配种技术就属于繁殖技术范畴。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就是繁殖技术性繁殖障碍。这种繁殖障碍目前在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奶牛场极为常见。识别奶牛发情征象的经验不足和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集约化养猪的生产成绩。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品种、管理、环境和营养等。本文综述了营养和饲养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1营养因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1.1能量和氨基酸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对泌乳和随后的繁殖性能均很重要。葡萄糖  相似文献   

11.
一、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 虽然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繁殖障碍包括幼稚病、生殖器官畸形、两性畸形、异性孪生母犊和遗传倾向。后天获得性繁殖障碍包括饲养性、管理利用性、繁殖技术性、环境性、衰老性和疾病性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制约养羊生产的品种、营养、繁殖等因素,将高频繁殖技术与母羊营养调控技术、羔羊早期断奶和繁殖季节控制进行集成与试验推广,使每只生产母羊在两年24个月内产三胎,繁殖成活2.83只羔羊;与本县平均生产水平相比,每只生产母羊两年多繁殖成活1只羔羊,缩短了繁殖周期、改变了繁殖的季节性,增加了羊肉产量和生产效益,解决了现阶段规模化养羊发展中的繁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防疫、营养、繁殖是办好牧场的主要技术环节,其中繁殖是牧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奶牛场的影响更大,因为奶牛繁殖周期长、繁殖障碍率高,而且繁殖结果有滞后性,为此,必须将保证卵泡正常发育、受精、妊娠和加强繁殖管理等技术综合应用,才能提高奶牛繁殖率.  相似文献   

14.
鹅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其繁殖活动受光照、温度、营养水平和养殖模式的调控。文章主要介绍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对鹅繁殖性能、激素水平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种鹅的繁殖调控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奶牛育种和规模化饲养水平的快速发展,中国奶牛群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繁殖性能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的盈利能力。繁殖性能的降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畜群管理、遗传和各种疾病等。近年来,生殖器官疾病(也称繁殖疾病)降低奶牛生殖能力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其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简述了国内外生殖道疾病如子宫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卵巢疾病如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繁殖疾病发生情况。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比较,重点介绍了繁殖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如空怀天数、产犊间隔、妊娠率、发情检出率、产后首次配种天数、配种指数等繁殖指标的影响和研究成果。同时,重点分析了繁殖疾病通过干扰生殖内分泌,损伤子宫内环境,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可能机制,并对奶牛繁殖疾病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改进中国规模牧场管理措施、减少繁殖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群生产和生殖能力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陕西省某PIC父母代良种猪繁育场2007~2009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分别选取607头和692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剔除有寄养仔猪的繁殖母猪),统计其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和断奶率等繁殖性能。结果表明: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3胎繁殖性能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3胎达到高峰,第6胎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同时,PIC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秋季配种时最好,冬季次之,夏季最差。PIC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第2~6胎次,适宜配种季节为秋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17.
书讯     
《动物繁殖学》一书由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华东、华中地区9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多年从事繁殖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联合编写。已于1993年7月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除以家畜为主外,增加了经济动物、玩赏动物、实验动物和家禽等方面的内容。系统阐述了动物的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障碍及繁殖管理等问  相似文献   

18.
奶牛繁殖技术的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繁殖障碍的原因与处理,及时解决奶牛繁殖技术问题,达到保持奶牛正常的繁殖性能和较高的繁殖力,促进生产性能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繁殖母羊是羊场快速扩繁的基础,饲养繁殖母羊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母羊的生产潜力,增加羊群数量,提高羊群质量。母羊每年都要经历1~2次配种、妊娠、哺乳这一复杂的繁殖生理过程,每一次繁殖经历,都是对繁殖母羊体质的一次重要考验。只有不断优化繁殖母羊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各阶段、各环节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繁殖母羊的体质健康,提高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羊效益。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的繁殖直接影响到泌乳高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对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情、怀孕、分娩和泌乳是奶牛正常的生理现象,而繁殖管理水平则是直接关系到这些正常现象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繁殖管理水平高,奶牛就能按期发情、怀孕和泌乳。因此,加强繁殖管理,建立健全奶牛繁殖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奶牛繁殖能力是奶牛生产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