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山乔 《农家致富》2014,(14):39-39
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极易造成鱼类等养殖动物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2.
底质在养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宜厚度的底泥对池塘养殖是有益的,因为底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适合有益微生物与藻类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水产动物的生长。但是,底泥过厚,有机物耗氧过大,则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为过多的有机物会不断消耗水中的溶氧,极易使池塘底层产生氧债,在夜间上下层池水对流交换时就会引起整个池塘水体溶氧不足,若遇连绵阴雨、闷热、雷阵雨或北风突起等不良天气,缺氧则更为严重,极易发生泛塘死鱼事故;同时,底泥中还存在着许多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在池塘水质变坏、酸性增加、环境恶化时,它们就会大量繁殖,极易引发鱼病的暴发与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苗种放养前池塘清塘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我国池塘养殖常见清塘消毒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养殖朋友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与酶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及有机碳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5):23-27
当前我国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模式造成底质环境恶化,不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水产养殖的底质控制和改良技术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参考其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微生物和酶来转化池塘底泥和降低有机碳的含量,以有效控制集约化养殖池塘中的碳源污染。研究显示,采用0.625 mg·cm-3的用量,无论是微生物单一菌种或单一酶,其在10 d内均对底泥的TOC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微生物和酶的组合效果显著好于单一微生物或酶,其中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按1∶1∶2∶1比例的组合效果最佳,对底泥TOC的降低率高达23.8%。在温度和DO适宜的条件下,上述配方的菌酶制剂按6.75 kg·hm-2的用量,30 d内可降低池塘底泥厚度0.47 cm,底泥中有机碳含量的降低率达21.82%。研究表明,利用菌酶复合制剂对集约化养殖池塘进行处理,可减少底泥的产生量,降低有机碳的含量,减少碳排放,且菌酶复合制剂的每公顷实际使用成本仅为825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破坏了水产养殖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修复迫在眉睫。文中阐述了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技术,结合我省目前实施的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影响池塘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空气扩散作用、水体呼吸作用和底质呼吸作用。分析透明度与池塘上下层水体溶解氧水平的关系以及空气扩散进入水体的影响因素。水体呼吸作用即水体中浮游生物、细菌呼吸消耗氧气是溶解氧消耗的主要去向。详细分析池塘底泥层次以及底泥对池塘中溶解氧浓度和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池塘底质改良机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池塘养殖底泥大量沉积引起的水质恶化和鱼病爆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养殖期间对底质进行调控的池塘底质改良机。该机采用太阳能为系统提供动力,可将底泥搅动后提升到上层水体中再利用,并能够实现在水面有规律、可控的运动。在对整机尺寸、提水量、工作半径、光照强度、静水航速等参数进行预期设定的基础上,完成了池塘底质改良机的设计,并阐述了该机的总体机构及底泥提升装置、动力装置、水面行走装置和控制系统4大核心部件的工作原理。对池塘底质改良机的工作覆盖率、提水量、空载噪声、水面行走装置移动速度、底泥提升装置前进速度、无线遥控距离进行了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池塘底质改良机工作安全可靠,能够促进底质营养盐的释放,达到调控底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黄鹤军 《当代农业》2013,(23):36-37
目前的鱼类养殖已由过去稀放粗养逐渐发展为高密度、多品种的配套精养模式,由于投入品种和数量的增多,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削弱了水体的自净功能.造成池塘底质恶化.导致池水变坏.原因主要有四方面:(1)有机肥料投施太多.加之残剩饵料没有很好地清除.使得细菌大量滋生,有机物分解腐败.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方法,导致池塘的承栽量不断增加,给养殖水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水体是水产动物生长、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而水环境的好坏主要是由池塘水质和底质所决定的.合理清塘则可有效地改良池塘水质及底质,促进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随着池底淤泥变厚、底质恶化,导致养殖水体微生物结构失调、鱼类病害频发,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底质恶化的危害、底质改良剂的分类及应用等内容,以期为水产养殖工作者合理使用底改产品提供帮助;同时希望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日常底质改良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随着池底淤泥变厚、底质恶化,养殖水体微生物结构失调、鱼类病害频发。本文重点介绍了池塘底质恶化的危害、底质改良剂的种类及应用等,以期为水产养殖工作者合理使用底改产品提供帮助,同时希望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日常池塘底质改良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是,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其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其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池底始终处于缺氧状态,除了易引起“泛塘”外,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水质恶化,厌氧菌大量繁殖。对养殖池塘淤泥过厚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12.
利用膨润土、腐植酸钠、黄腐酸吸附光合细菌制成一种新型底质改良剂,通过对池塘水质指标和底质有机质的测定,研究该底质改良剂对池塘水质和底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底质改良剂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水体中溶解氧(DO)含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化学需氧量(CODMn)明显下降,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的去除效果显著,水体pH值稳定在渔业水质标准范围(淡水6.5~8.5);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池塘底质有机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业形势也很严峻,环境的恶化和底质污染是主要问题。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殖水体水质的变化,主要是由底质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大部分养殖者只注重取得高产量,从而导致了养殖水质特别是水产养殖池底环境的恶化,造成水产养殖系统的生态失衡。针对这一点,本文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季东升 《农家致富》2006,(13):43-43
四、“氧债”大时要多开增氧机。即久晴未雨。池塘水温高,由于大量投饲而鱼类又大量排泄造成水质过肥,上下层氧差大,如长期不加注新水会造成水质过肥败坏而引起缺氧浮头、死鱼。  相似文献   

16.
将沼液用于水产养殖已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沼液施用过程中对水体环境及鱼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阐明。通过大塘沼液养鱼试验,考察了沼液施用对池塘水质指标、池塘底泥以及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养殖池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氨氮、总磷含量有所上升但未超过相关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比对照组高,添加沼液池塘重金属含量和对照塘无明显差异,都存在部分重金属超标;池塘底泥中有机质、全氮、总磷含量有所增加,重金属含量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施用沼液增加了鱼产量,添加沼液后鱼的品质与对照鱼差异不大,鱼肉重金属含量未超标。  相似文献   

17.
幸奠权 《新农村》2010,(8):33-33
1.浮头原因 池鱼浮头的主要原因是盲目超量投饵施肥。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耗氧量上升和溶氧量下降;自然条件差,放养密度过大,致使水中溶氧不足;池底淤泥过深,水质恶化;长期不加注新水,以致水质肥而老化;水体被污染、含有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久晴不雨,水温过高易致水质恶化;阴雨天光照差,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弱,大气中补给氧少;亩存鱼量过高等。  相似文献   

18.
从春季开始投苗至秋季,历经四五个月的养殖池塘底质随养殖时间的延伸而不断老化,饲料等有机物培育出大量的微生物(包括害虫和病菌),秋季适温的天气再加上质变的环境,池塘往往变成病虫害繁殖的温床,直接对鱼类形成威胁。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池塘水体容易因上下分层而缺氧。  相似文献   

19.
南县欣宏水产养殖公司饲养的河蟹生长快,发病少,产量高。当问及疾病防治措施时,总经理王兴说:"我们采取生态防病方法养殖河蟹,主要措施:一是适当种植水草,每667平方米投放活螺蛳100~200公斤,过一二个月,如果河蟹夹草现象严重,再次投放200公斤活螺蛳。活螺蛳不仅是优质饵料,而且可以净化池塘的底质和水质。二是投放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改良底质。三是在饵料中定期添加维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池塘老化、池底淤泥深、养殖效益低、鱼池面临抛荒的局面,江苏省姜堰市水产站通过结构调整,利用藕鱼混作模式,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池底淤泥的营养成分种藕,通过种藕来改善池塘底质、水质,使之符合鱼虾的生长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