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55年来策勒绿洲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的变化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耕地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有助于宏观调控耕地动态.研究利用策勒绿洲1949~2004年长序列耕地统计以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 分析了策勒绿洲55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策勒绿洲55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绿洲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持续减少,而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压力、农业科技进步是引起策勒绿洲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995~2009年阿勒泰市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探究,分析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为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管理耕地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阿勒泰市近15年耕地数量呈波动变化态势,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因素.[结论]综合分析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建设投资、农业建设投资、农业总产值以及城市化水平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耕地变化的实证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探讨了岳阳市近10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岳阳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关土地的政策是引起耕地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冯晓琳  李明  梅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40-13142,13182
基于湖北省1995~2008年14年间的耕地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政策因素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为例,利用湄洲岛1988-2007年的耕地变化相关统计资料数据,分析湄洲岛近20 a的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包括耕地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洲岛1988年以来的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系统、经济增长、农业土地生产力以及社会投资需求等因素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骆向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45-15347
利用西安市1990~2007年耕地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市近年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率2个指标进行测算,揭示该市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市耕地资源变化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耕地变化的驱动模型.结果表明,西安市耕地变化总体呈现较快减少的趋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农业产出的影响2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0~2012年的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认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农业技术因素是影响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便于未来耕地数量的预测,最后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从促进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关中地区为评价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陕西关中地区及各地市2000-2009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度呈现波动变化,并在近两年具有下降趋势;关中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和耕作制度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是影响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廊坊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APGIS软件对规划区现状图进行空间叠加,得到1996—2002年的转移矩阵,重点分析研究区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同时结合数理统计软件Spass全面分析影响耕地变化的人文因素,试探性的用模型方法定量表达北京和天津的城市辐射作用。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减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其主要来源是耕地;非农经济、城市辐射以及人口因素是影响廊坊市规划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研究区耕地变化和城市辐射存在很大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方法分析得出北京和天津的城市辐射系数分别为12.6和7.9,进一步验证城市辐射对廊坊市规划区耕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7-200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十年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构建了影响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作定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各个驱动因子作定量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法,着重分析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资兴市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资兴市1996~2004年间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内地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尝试性地建立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并运用 SAS 统计软件对55个驱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36个与耕地面积变化相关性较强的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36个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归纳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变化和科技进步为资兴市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驱动因子与耕地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掖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玲霞  张勃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09-5011
根据张掖市1949年以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概查、土地详查分析和研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近55年来的耕地变化态势及总人口、城市化水平、粮食单产水平、工农业总产值、人均GDP、财政收入等影响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动因进行了探讨。应用SPSS进行逐步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与张掖市耕地资源变化最密切的因子为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  相似文献   

13.
丁武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01-10803
以四川省井研县为例,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分析了该县域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井研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然后,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研究其耕地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掌握其发展动向;最后,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提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指导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和控制未来的土地利用。这对于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湘潭市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南省湘潭市2000—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湘潭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农业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能力3大类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飞  张平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82-11983,11986
利用统计数据和普查资料,分析了辽宁省1949~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地面积变化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逐年下降-波动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科技综合作用、自然灾害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三大因素,为辽宁省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耕地的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利用鄂南丘陵山区咸安区的统计资料对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咸安区耕地资源近10年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949~1963年耕地面积迅速扩大,1963~2000年耕地面积呈下降的趋势;人口、经济等因素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丘陵山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应控制人口、限制经济因素特别是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该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鄂南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打下基础,为合理地利用耕地和保护耕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耕地集约利用对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凉山州2005-2014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较大,2011年后增幅逐渐增强,状态、响应、压力子系统依次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三大子系统也相互影响.2)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为:自然条件、工程政策措施、经济水平、人口与投入等因素.研究得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变化与PSR模型的三大子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选指标较好体现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符合凉山州实际,证实PSR模型的普适性的同时体现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4069-4075
借鉴H·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判断标准,以湖北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考察全省17个市(州、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耕地面积变化的作用机理及湖北省耕地变化驱动特征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可归结为经济发展、人口与农业、制度与政策三方面的因素。各市(州、区)应根据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理性的决策,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20.
危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79-10282
根据汉中市1978~1998年耕地数据,研究汉中市耕地面积变化,以及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结合汉中市20年来社会各经济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影响汉中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978~1998年,汉中市耕地面积共减少4.22万hm2,累计减少率为14.72%;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净减少0.019 7 hm2,累计减少率为22.34%。各区县耕地利用动态度均为负值,动态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南郑县和留坝县;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均大于0,留坝县耕地面积减少率为全市最大。耕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安全保障和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