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6~1995年我国107种刊物上发表的果树育种研究文献的文献量、主题内容、著者队伍、情报源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我国果树育种文献量呈上升趋势;果树育种主要采用种质资源调查、选择育种、引种、杂交育种等途径,诱变育种及生物技术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我国果树育种科研队伍是一支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队伍;果树育种的核心刊物是《中国果树》等12种。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专家王安柱副研究员、韩明玉教授率领的桃育种团队历时15年育成的早熟油桃"秦光7号"新品种,在陕西三原县通过了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预审。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是以抗寒果树资源、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全所占地面积约50公顷。现有在职职工3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8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9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设有果树资源研究室、仁果育种研究室、核果育种研究室、浆果育种研究室、果树生物技术研究室、果树栽培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继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后,辐射诱变育种也成为创造果树新种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辐射诱变,大大提高了果树基因突变频率,而且可以产生小量突变,获得常规育种难以获得的新种质。开展果树辐射诱变育种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创造出许多的具有优良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果树新种质,辐射材料、诱变剂和诱变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和改良,短枝型变异、早熟变异、抗性变异、无籽变异等辐射效应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地开展起来。同时,笔者认为果树辐射诱变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果树离体培养相结合是其今后发展的方向,辐射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相结合在农作物育种上有诸多成功的例子,为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果树育种经过几十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育种技术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推动我国林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的果蔬育种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果树育种技术在林果业中的较好应用和发展,因而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有利于提高果树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培养在核果类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是基于植物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而发展的再生完整植株技术。由于其具有脱毒快繁、培育新品种、克服杂交不亲和障碍及保存种质资源等应用优点,在果树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介绍几种组织培养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果树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在果树育种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本文主要对不同果树育种的分子标记类型及分子标记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抗性育种、无核育种、早熟育种、品质改良育种、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座位(QTL)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果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川立地条件复杂,气候类型丰富,是我国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重要分布区,也是我国果树经济栽培大省。2017年,全省果树种植面积60万hm~2,产量超千吨,面积和总产量居西南三省一市首位。目前,已形成盆地晚熟柑橘、龙泉山脉水蜜桃、龙门山脉猕猴桃、攀西热带水果等全国知名优势产区。四川省各级领导一直非常重视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工作,从"六五"就开始实施育种攻关专项,这是四川持续时间最长的农业科研项目,为四川果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十三五"以来,果树育种攻关团队通力协作取得的科研成效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且被广泛应用在果树育种技术中。目前,果树育种中常规育种技术占据主导,且新技术与常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为此,本文从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航天育种技术与激光技术四个方面谈一谈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为果树育种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果树倍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果树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果树育种研究中的意义,并对果树多倍体的育种方法、多倍体的鉴定以及果树倍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