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旷 《水产养殖》1995,(1):11-12
控温快速养鳖即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水温调节到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冬眠的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把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5个月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控温养鳖有广阔前景。现将控温养鳖的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建池 建造鳖池要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的地方。1.1 稚鳖池及幼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及幼  相似文献   

2.
章剑 《水产科学》2000,19(4):16-18
论述了快速养龟中稚龟暂养,稚龟和幼龟控温养殖,以及成龟养殖新技术。特别指出,温差对控温养龟会造成不利影响,避免温差大的方法是稚龟进温室要逐渐升温及幼龟出温室逐渐降温;稚龟下池初期水位不宜太深,从10cm开始逐步加深,蓄水过深极易造成稚龟死亡,因为龟与鳖不同之处在于龟需要较大的陆地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措施目前正值稚鳖繁殖的高峰期。由于稚鳖个体小,适应能力差,病害多,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这一时期是养鳖周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为了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我们将着重探讨稚鳖养殖的技术措施。一、稚鳖的选择:稚鳖体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无论是中华鳖、台湾鳖、还是进口鳖,都应选择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为3克以上稚鳖,并且规格越大越好。二、彻底消毒:1.彻底清塘:将池水排干,用水枪冲刷底泥,进水10cm,每亩用200克“鱼虫清2号”和200克“富氯”化水后全池泼洒。第二天进水至养殖水位。。2…  相似文献   

4.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月来,大部分稚鳖已进入温室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控温养殖中的一些问题1.越冬养殖期间的问题由于甲鱼全价配合饲料所具有的优越性,许多原来用鲜活饲料的甲鱼生产场转用配合饲料,选用什么样的配合饲料,选用什么生产厂家的配合饲料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2.养殖环境不好控制由于控温养殖水温较高,因此,水质变化非常迅速,换水2~3天后水就变黑、发臭,不彻底换水不会有质的改变,彻底换水对甲鱼有较大的惊扰,会影响甲鱼生长,而且换水后底砂还是黑色,2~3天水就不会变黑。3.由于温室养殖多用地下…  相似文献   

6.
控温养鳖有两大类型:一是全封闭工厂化养殖,加温设施主要为有压锅炉,并配空压机,优点是厂房保温性能好,但缺少自然光透入,且投资较大。另一种是塑料薄膜大棚控温养鳖,加温用有压或无压锅炉,优点是养殖棚内自然光充足,投资少。通过实践,采用双层塑料薄膜大棚控温养鳖较为理想,温差变幅不大,在养鳖允许范围之内。由于透光性好,并有辅助增温与保温效果,能在1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养成商品蟹,而且鳖病明显减少。自稚鳖至幼鳖培育,幼鳖至成鳖饲养,其成活率均在95%左右。 试验点设在江都市中外合资龙都特种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塑料薄膜大棚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7.
室外养殖:气候状况如一月份,甲鱼养殖主要工作内容仍是抓好亲鳖池管理和稚鳖的越冬育种饲养。随着稚鳖个体逐渐增大,要定时抽测体重,增加饲料投喂量.对越冬池的水温、水质要做好保温、排污两件事。 温室养殖:在甲鱼室内控温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水质调控。 2月,由于风雪和严寒的日子较多,所以检查和修补塑料棚的工作不能忽视。 在11月分级投放的稚鳖体重增加4倍左右,并出现体重差别。由于体重增加,池水的负载量加大,水色难以保持绿色,往往由黑色变为灰色或粉红色并发出恶臭,需进行一次分养。更换池水,清池底污物。二月份…  相似文献   

8.
我场自1993年起开始饲养稚鳖。刚开始养殖稚鳖时,由于没有很好掌握防病治病技术,头两年稚鳖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1995年和1996年,我场加强稚鳖养殖期间的疾病防治,并且改变了原有的养殖方式,使稚鳖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提高稚鳖成活率有以下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Ⅰ、Ⅱ号治鳖灵在鳖病防治中的应用甲鱼人工养殖近年来在江苏发展迅猛,尤其是控温养鳖,在扬州布达2.85平方米,其中塑棚控温养殖近6000平方米,生产单位多数采用集约化养殖方式,其特点是放养密度高,水质变化快,生态环源极易恶化,发病机率愈来愈高,加上养殖...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8001养殖水温的控制自然界的中华鳖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摄食期较短,生长缓慢。人工养鳖多采用控温养殖,养殖水温既要满足中华鳖生长的要...  相似文献   

11.
徐承旭 《内陆水产》2001,26(3):17-17
1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方法有: 5%食盐水或 5× 10- 6孔雀石绿溶液,浸洗 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3放养规格和密度 稚鳖入池规格要求达到 10克 /只以上,这样的稚鳖入池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 18~ 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鳖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  相似文献   

12.
稚鳖无沙盆养试验稚鳖个小体弱,对不良环境适应力很差,成活率低,特别是在冬眠过程中会逐渐死亡.故稚鳖阶段是养鳖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为探索稚鳖养殖的新技术,笔者从1994年10月开始在我县汪家乡下坂村进行了稚鳖无沙盆养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饲养盆规格...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规格的亲龟、野生龟与自育亲龟以及常温、半控温和控温养殖培育的亲龟在产卵量、孵化率、成活率、龟苗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得出:雌龟规格在500-1500g,孵化率、成活率较高,龟苗发病率较低;野生亲龟各方面优于自育亲龟;常温养殖养育的亲龟优于半控温、控温培育的亲龟;孵化箱沙床含水量7%-12%,孵化室空气相对湿度80%-84%,室内孵化温度32-36℃时,孵化率、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东风农场水产养殖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组织科技人员研究养殖技术。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养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为全场年新增产值680万元,新增利润320万元。该场研究应用的工厂化快速养鳖技术,使稚鳖成活率由原来自然界的20%提高到现在的95%;加快稚鳖生长速度,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一般情况下,自然界的鳖生长到0,5公斤需要三年以上时间,而工厂化养鳖,一只5克左右的稚鳖在6个月时间内就可以生长到0.5公斤。研究应用的鳖卵人工孵化技术,使孵化率从自然界的10%提高到现在的95%。研究应用的纯优亲鳖培育技…  相似文献   

15.
鳗池两头控温养鳖,是将鳗池进行适当改造,利用自然或人工热源,在越冬前后期控温养殖,冬季使其自然冬眠,有效缩短养殖周期的一种快速养鳖模式。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封闭式温室冬季控温养殖相比,投资省,同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 鳗池改造 先取走鳗池底的石子,铺以15~20厘米厚的中细沙或保留土底,然后将池分隔成每只10~20平方米和100~150平方米两种规格。每个池要有独立的排水(污)孔,排水(污)孔应设在池的最低处,以确保排水畅通、排污彻底。饵料台的设置以便于摄食和清污为原  相似文献   

16.
鳗池两头控温养鳖,是将鳗池进行适当改造,利用自然或人工热源,在越冬前后期控温催长,中期使其自然冬眠,有效缩短养殖周期的二种快速养鳖模式。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封闭式温室冬季控温养殖相比,它具有投资省的优点,而且同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1,26(3):37-37
稚鳖培育是工厂化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稚鳖培育成功与否对整个养殖周期的成活率、生长效果、僵鳖比率等生产指标均有重大影响。白斑病是稚鳖培育中最常见、死亡率最高,且最容易复发的病害。可以说防治好了白斑病,稚鳖培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1998年 10月份,浙江杭州某养鳖场,刚进池的 1万只稚鳖,放养 3天后即发生白斑病,一周后损失即过半。经种种努力,总算保住了 4 000余只,但其中僵鳖就占 30%,到 1999年 6月份出温室,只剩下不到 3 000只,平均规格 200余克, 2000年 6月中旬,浙江嘉兴某场,其中一幢温室放养了 3.5万…  相似文献   

18.
赵春光 《科学养鱼》2001,(12):15-15
2001年春至今,市场鳖价从原来的60元/公斤跌至40元/公斤以下,这对大多数养鳖企业来说已无利可图,有的甚至面临倒闭,养鳖形势急转直下,已十分严峻。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养鳖产量持续增长我国的养鳖产量,从1995年的年产量不到5000吨,已到2000年年产超过80000吨。5年里增加十几倍,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产量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养殖技术普遍提高由于养殖技术的普遍提高,养殖成活率已从过去的平均70%提高到80%以上。而工厂化控温养成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一些人工控温养殖境…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稚鳖养殖方式是在小而浅的水泥池中进行。杭州市水产研究所陈凡等曾在浙江省嘉善县特种水产养殖公司海南综合服务部养鳖场采用网箱养殖自繁稚鳖97万只(规格为25~58g),分批分级养殖60d,平均规格达315g,最大规格为48g,成活率939...  相似文献   

20.
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利用小网箱进行培育稚鳖试验,稚鳖成活率均在95%以上,与水泥池塘相比,网箱培育稚鳖成本低,生长快,提高了稚鳖冬眠后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