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铃薯优质种薯栽培技术在安康地区推广运用了多年。由于山区垂直高差海拔 80 0m以下浅丘川道区每年均向高海拔地区换种 ;中山区 80 0~14 0 0m每二年向高山区换种。近年来马铃薯垄作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运用 ,又使该技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产量逐年提高 ,一般 6 6 7m2 产 150 0kg鲜薯。平利八仙镇凤凰村二组龚大学 1997年在晚疫病严重流行情况下间套 6 6 7m2 产鲜薯达 2 50 0kg,狮坪村二组高端虎间套垄作地膜覆盖连续两年6 6 7m2 产鲜薯 312 0kg ,平均单穴均重 1kg。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1 技术要点1 1 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由于马铃薯的退化现象 ,制约了我县马铃薯产量及生产技术的发展。 2 0 0 1年 ,我们引进了恩施天池山农科所选育出的优质脱毒马铃薯鄂马铃薯 3号 ,两年来建立了原种良种基地 ,取得了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 鄂马铃薯 3号的五大优势1 1 生长优势4~ 6月观察 ,脱毒种薯生长旺盛 ,普通种薯黄而枯萎 ;脱毒种薯茎秆比普通种薯的茎秆粗0 6 5cm ,分枝比普通种薯多 1 5个 ,株高比普通种薯高 10cm。1 2 抗性优势2 0 0 2年马铃薯播种期和出苗期遇到严重旱灾 ,4~ 6月又遇阴雨连绵、低温寡照天气 ,鄂马铃薯 3号表现出了…  相似文献   

3.
商洛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商洛地区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山区 ,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 3 5万hm2 左右 ,平均单产 80 0kg 6 6 7m。 为了促进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 ,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 ,我所于 2 0 0 0年 3月从甘肃省农科院渭源县马铃薯繁育基地引进陇德1号、陇德 3号、渭薯 1号、渭薯 8号、陇薯 2 16 10等新品种 ,加上本所选育新品系 ,设置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从中筛选适于我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并摸索其生育特性 ,为我区马铃薯创高产提供种源和科学的栽培依据。2 材料与方法2 1 试验材料陇薯 1号、陇薯 3号、渭薯…  相似文献   

4.
福建马铃薯脱毒原种夏繁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在夏季利用高海拔山区繁育一季种薯 ,既可解决种薯夏贮难点 ,又可加快脱毒种世代繁育 ,满足冬、春季马铃薯对脱毒种薯之需。 2 0 0 0~ 2 0 0 2年我们在福建上杭、政和、德化等县的高海拔山区进行了马铃薯脱毒原种夏繁试验 ,并取得了成功 ,产量达 1139 5~ 1815 7kg 6 6 7m2 。2 夏繁原种生产中的特殊技术要求(1)防止病毒的感染。具体措施为 :采用自然隔离种植 ,夏繁田必须远离蔬菜地、烟草、桃园 ,严防蚜虫传染病毒。(2 )选择高海拔山区 (海拔 10 0 0m以上 )。本省低海拔地区 6~ 9月平均气温 2 6 2~ 2 8 5℃ ,不适宜马铃…  相似文献   

5.
柳松梅  赵丰秋  杨军 《杂粮作物》2003,23(4):220-220
齐齐哈尔市是马铃薯的盛产区 ,全市种植面积 13.3万hm2 ,最高年份可达 2 0万hm2 ,平均产量 195 0 0~2 2 5 0 0kg/hm2 ,经过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后两年 ,产量平均为 2 6 2 5 0kg/hm2 ,可多产马铃薯 375 0kg/hm2 。全市两年共计推广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6 .5万hm2 ,新增总产 2 4 375万kg(按 0 .6元 /kg计算 ) ,可新增收 14 6 2 .5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方面。1 选择优质高产良种在品种选择上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安排。外销薯以鲁引 1号 ,早大白 ,尤金 ,东农 30 3,克新 4号为主 ;食用薯品种为苏…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中的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织金县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 ,马铃薯产量为14 91t/hm2 ,超过当地平均产量 1 5倍 ,钾肥配施可增产马铃薯 1 0~ 2 5t/hm2 ,增幅 8 0 6 %~2 0 6 3% ,施钾产投比可达 2 0~ 3 5。施钾肥后马铃薯薯块重量增加 19 2 % ,增产以增加薯块为主 ,马铃薯品质有较大改善 ,试验认为 ,高产高效施肥的N∶K2 O比为 10 0∶95~ 14 0为宜 ,即施氮 (N)10 5kg/hm2 ,施钾 (K2 O) 10 0~ 15 0kg/hm2 为宜。施磷量应根据土壤中缺肥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马铃薯鲁引 1号进行不同种源、地膜覆盖、施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 ,基本明确了在旱地多熟间种条件下 ,以地膜覆盖 ,选用高山种薯 ,一次性用足基肥 ,中切薯 (2 5g ,6 6 7m2 种 35 0 0~ 4 0 0 0穴的密度等处理较好。通过应用早熟品种和促早熟措施 ,形成了较有系统的浙西南山区马铃薯早熟高产增效的关键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1 前 言目前 ,马铃薯脱毒技术已经很广泛地应用于马铃薯生产 ,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但常规利用试管苗扦插生产微型薯的技术存在成本高 ,生产出的微型薯百粒重低 ,在进一步繁育过程中会导致发芽势弱 ,容易烂薯的现象。同时 ,试管苗扦插生产出的微型薯中小于 1g的薯较多 ,这些非常小的微型薯就更难在生产上直接应用。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微型薯百粒重 ,我们于 2 0 0 1年春季进行了试管苗扦插与微型薯苗扦插生产微型薯技术的比较试验。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供试材料为郑薯 5号脱毒微型薯 (小于 1g)、脱毒试管苗 ,郑薯 6…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援华马铃薯项目的计划安排 ,受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UNDP驻华代表处的选派 ,中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同意 ,由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内蒙农科院马铃薯小作物所、山西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共同组团 ,于 1995年 9~ 10月对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进行了考察访问。此次考察主要是侧重于马铃薯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病虫害检测及良种繁育和种薯生产技术。在美期间 ,还应邀参加了美洲马铃薯学会 (PAA )第 77届年会 ,会上与来自欧美及国际马铃薯中心的 2 0 0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   

10.
试管薯大田生产微型薯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石家庄燕赵种业有限公司生物技术开发中心20 0 0年开展了马铃薯脱毒快繁及试管薯工厂化生产工作 ,并于 2 0 0 1年 3月成功的生产出试管薯 15万粒。为了加快试管薯的成果转化 ,缩短脱毒马铃薯的良繁中间环节 ,降低微型薯的生产成本 ,改变目前种薯生产单位使用试管苗温网室扦插生产微型薯成本较高的一些缺点 ,我公司大胆尝试 ,于2 0 0 1~ 2 0 0 2年利用试管薯催芽后 ,直接播种于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大田中 ,上加盖防虫网进行微型薯的生产 ,获得良好效果 ,2 0 0 2年 6月 2 5日经有关部门现场验收 ,产量达 135 6 5kg 6 6 7m2…  相似文献   

11.
云南马铃薯贮存损失的调查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调查了云南马铃薯主产区 17个农户家庭贮存马铃薯的现状和损失。作为商品薯贮存失去商品价值的损失率达到 4 7 4 % ,其中发芽薯占 35 4 % ,损失最大 ,贮存时间 12 0d块茎发芽率仅1 5 % ,但 15 0d迅速增加到 5 6 88% ;破损块茎占 7 2 % ;病害烂薯占 4 8%。马铃薯种薯与商品薯同仓混贮 ,在同样无光照的条件下 ,造成种薯过早发芽 ,而且芽细弱 ,降低了种薯的质量。马铃薯疮痂病 (S .scabies)发生普遍 ,在一些地方发病率高达 10 0 % ,应当引起重视。讨论了马铃薯贮存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马铃薯贮存技术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1 前 言利川市位于武陵山区北部 ,湖北西南隅 ,处东经 10 8°2 1′~ 10 9°18′ ,北纬 2 9°4 4′~ 30°39′。境内海拔 315~ 2 0 4 1m ,平均海拔 110 0m ,属典型的立体农业生态。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 2 7万hm2以上 ,居各类作物之首。从 1991年开始示范推广脱毒种薯以来 ,利川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产较 1989年翻了一番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新品种的推广普及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目前已稳定一级原种基地 6 7hm2 ,二级原种基地 6 6 7hm2 ,年产种薯百余万公斤。但随着WTO的加…  相似文献   

13.
通渭县二阴区马铃薯新品种引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8,(2):65-69
马铃薯良种缺乏是制约通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宜通渭县二阴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试验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通渭县二阴区正常生长发育至成熟,其中‘青薯9号’和‘陇薯10号’表现较好。这2个品种单株结薯数较多,淀粉含量较高(17.84%和17.31%),薯块商品性表现好(68.80%和82.11%),产量分别达到2 636和2 589 kg/667m~2,较对照增产29.1%和26.8%。因此,建议在通渭县二阴区试种。  相似文献   

14.
滕州市常年种植马铃薯 1 6 5万hm2 左右 ,是中原地区较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春季寒冷 ,采用双膜栽培马铃薯容易引起冻害 ,造成马铃薯产量严重下降 ,给农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我们采用了三膜 (地膜 小拱棚 大拱棚 )栽培技术 ,解决了以上问题。1 选地与整地要求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富含有机质的轻质壤上。马铃薯栽培整地要深耕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每 6 6 7m2 施有机粪肥 10 0 0~ 15 0 0kg。2 品种选择选用丰产性能好、市场销售对路的早熟脱毒品种鲁引薯 1号、津引薯 8号、荷兰 15号。3 种薯处理与催芽先将备好的…  相似文献   

15.
1 前 言我县马铃薯露地栽培常年上市期为 6月份。此时上市迟而集中 ,销路不畅 ,价格低 ,效益差。为改变这一状况 ,近年来我县不少地方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等多种覆盖栽培 ,其中大棚栽培马铃薯的收获上市期可到 3月底~ 4月初 ,提前了6 0d左右 ,平均每 6 6 7m2 产量达 12 5 0kg ,高产的可达 2 0 0 0kg以上 ,一般产值可达 375 0元。2 主要栽培技术2 1 选用良种优质品种和优质种子是早熟丰产的基础 ,因此要求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的马铃薯品种 ,如早大白、克新一号等。调种时应选用脱毒种薯。2 2 二段催芽…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马铃薯的发展优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祖训  王维 《中国马铃薯》2001,15(5):314-316
1 前 言马铃薯在青海种植历史悠久 ,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在我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已达 4 6万hm2 ,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的 14 % ,占粮食总产的 18%。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开始研究推广马铃薯脱毒技术 ,1996年开始实施欧盟援助《青海省马铃薯发展项目》 ,建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马铃薯脱毒科研基地 ,配备了先进的组培和检测仪器设备 ,全自动温室和防虫网棚 ,加强了示范推广工作 ,使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区域由最初较小区域发展到全省农业区各县 ,乐都、民和、湟中、互助等县脱毒种薯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基…  相似文献   

17.
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马铃薯高产抗黑痣病品种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4):199-201
为筛选出在甘肃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适宜种植的高产抗黑痣病马铃薯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和抗黑痣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9号’、‘心里美’、‘丽薯6号’、‘丽薯7号’和‘陇薯8号’7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高,产量在37 500~62 100 kg/hm2之间;黑痣病病薯率在0~10.64%之间、病情指数在0~3.83之间,是适宜在陇中温寒半湿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18.
邹德根 《中国马铃薯》2003,17(5):311-312
为了进一步掌握冬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 0 0 2年春对我县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坝薯 10号的主要栽培因素、密度及施氮量进行试验研究 ,以探索其最佳密度及施肥水平。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坝薯 10号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选育 ,是从选育单位引进的脱毒种薯。1 2 试验设计采用L9(34 )正交表设计试验 ,设密度和化肥纯氮量 2个因素 ,各 3个水平 ,6 6 7m2 密度设30 0 0、35 0 0、4 0 0 0株 ,施化肥纯氮量设 8、12、16kg3个水平 ,N∶P2 O5∶K2 O为 1∶0 5∶2 ,有机肥统一基施菜籽饼肥 5 0kg。小区面积 13 34m2 ,不设重复。1 3 试…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组培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佐敏  艾勇 《中国马铃薯》2003,17(5):301-304
1 前 言马铃薯通过组织培养途径 ,从而建立无病毒生产体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新生物技术实用化措施。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 5 0年代就采用多种脱毒途径生产无病毒种薯 ,取得巨大成功。 7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 ,以后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内蒙古乌盟农科所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有 2 0多个省、市、6 0多家单位成功利用此项技术 ,已获得近百个品种的脱毒种薯。我们从 2 0 0 1年开始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研究 ,至今已得到“米拉”、“威芋 3号”的脱毒试管薯…  相似文献   

20.
1 前 言山西中南部限制马铃薯复播面积的主要原因是无优质种薯。北部种薯区因早熟马铃薯上市早、价格高,优质种薯被当作商品薯食用,加上早熟马铃薯种薯贮藏时间长,损耗大,种薯价格相应提高,农民无法接受。解决早熟马铃薯留种困难的方法是夏播育苗移栽留种。据杨孝楫、何廷飞等研究,夏播、育苗留种技术有增加产量,减缓退化,减少病害的作用〔1,2〕。山西北部在7月15日左右春麦收获后,移栽优质薯苗,每667m2可产种薯750~1000kg,这就为扩大早熟马铃薯及其复播面积,提供了种源,同时开辟了一条经济有效的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