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杭州湾滩涂沙蚕人工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沙蚕是价值较高的海洋饵料生物,杭州湾滩涂资源丰富,潮间带上、中区发展沙重增养殖效益显著,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1997年至1998年沙蚕人工增养殖试验结果,并叙述了适宜杭州湾滩涂条件的沙蚕人工增殖途径和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沙蚕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和河口附近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可以作为钓饵,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是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它作为对虾亲虾饵料不仅亲虾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日本每年大量出口沙蚕作为钓饵,出口销售非常看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沙蚕本身就是一种海洋药物,已被用于提取沙蚕毒素;利用沙蚕进行生态养殖,已取得很好效果。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均十分明显,本文将其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点作一详细介绍。一、沙蚕主要养殖方式1.滩涂粗放型增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成本非…  相似文献   

3.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和河口附近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可以作为钓饵,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是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它作为对虾亲虾饵料不仅亲虾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日本每年大量进口沙蚕作为钓饵,出口销售非常看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沙蚕本身就是一种海洋药物,已被用于提取沙蚕毒素;利用沙蚕进行生态养殖,已取得很好效果。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均十分明显,所以近年来日渐被沿海养殖户推崇为一种优良的养殖新品种,养殖面积日益增大。目前开展  相似文献   

4.
杜楠  张婷婷  赵峰  张涛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2):1621-1631
河口水域是鱼类重要的栖息生境, 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展河口水域生境质量的评价研究, 对了解河口水域的生境功能现状以及提供科学管理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口水域鱼类生境质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主要集中在 3 个方面: (1)基于鱼类数量分布特征: 通过鱼类的数量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探究鱼类物种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 (2)基于鱼类生存表现特征: 筛选鱼类生活史各阶段的生存表现特征指标, 对不同功能类型的生境进行质量评价; (3)基于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通过构建鱼类群落评价指数, 对河口水域鱼类生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河口水域鱼类生境质量的评价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河口渔业生态功能的变化机制, 并可为合理管控河口沿岸的人类活动、研发河口水域生境质量监测预警技术、科学开展河口生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齿围沙蚕生态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滩涂高潮区进行双齿围沙蚕单养与改造涂面和平涂的双齿围沙蚕与贝类生态混养试验,结果表明:改造涂面进行沙蚕与贝类混养效果最好,其次是沙蚕单养,平涂沙蚕与贝类混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虾池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nhitensis Grube)广泛分布于辽宁省沿岸滩涂,是海水养殖鱼、虾、蟹的优良饵料。辽宁地区的沙蚕因其个体大、颜色绿、含水率低而倍受欢迎。日本等国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活沙蚕用于满足本国的游钓渔业,同时沙蚕的提取物被研制成保健品和海洋药物,应用于高技术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双齿围沙蚕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出口需求逐年增长,长期采捕导致沙蚕资源逐渐匮乏,影响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发展。因此,研究沙蚕的大规模繁育技术,开展虾圈或滩涂人工增养殖符合我国国情,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随着环渤海经济发展产生的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秦皇岛市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多年来采用标本兼治的海洋生态修复措施,既注重源头污染治理,又加强海洋环境长效保护,在海洋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成果,助推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简要分析了渤海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综述了秦皇岛市海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举措及成效,并为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养沙蚕滩涂套养贝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沙蚕与贝类互为有利的生态学特性,我们开展了沙蚕—贝类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以期探索“滩涂蓄水养殖沙蚕、套养贝类”的生态养殖新模式,经过两年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规模养殖塘选择在浙江温岭市滨海镇五一塘外的新街沙蚕水产养殖场。共10口塘进行沙蚕贝类生态混养生产性试验,面积51亩。养殖滩涂地处高潮区,涂地长有互花米草,濒临大港洋湾,为半开放性海域,潮流畅通,海区水质良好,无污染,海水比重稳定,饵料生物丰富。每潮汛能进水2~4天。2.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养…  相似文献   

9.
第五部分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行动 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水生生物及水域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了水生生态系统.针对目前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域生态荒漠化趋势日益明显等问题,为有效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维护水域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本行动.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启东东海乡的黄海滩涂开发公司,只见场上的员工们把一批规格为7—12刚节的活沙蚕从工厂化育苗池轻轻地移放到内塘和堤外的围堰中养殖。据了解,工厂化人工繁育活沙蚕的成活率在90%以上。经专家鉴定后认为,工厂化人工繁育沙蚕在全国尚属首创。 沙蚕,又叫海蚂蝗、海蚯蚓,形似蜈蚣,栖息于海滩大米草根部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鱼类饵料和具营养价值鲜美可口的海鲜食品。发展沙蚕生产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赢利大、创汇多的新兴产业。80年代以来,启东市沿海滩涂每年的活沙蚕取捕量200吨左右。但由于多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海洋污染环境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为了防止沿岸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各国都采取积极的响应措施.为了减少有害污染物和避免生态环境恶化,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利用多毛类的生物修复能力来有效地缓解沿岸海洋环境污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对流沙湾贝类养殖海域渔业环境综合调查的数据,对海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综合评价了海水有机污染和营养水平,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盐度、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3-)呈季节性变化,其中盐度和DIN的季节变化与该海域季节性降水有关,而DO、COD和PO4^3-的变化与浮游植物和贝类养殖有关。评价结果显示,流沙湾海域水质清洁,海水氮(N)营养盐过剩而磷(P)贫乏,属于P限制型中等富营养化海域;调查海域沉积物中砷(As)和铅(Pb)处于无污染状态,汞(Hg)和镉(Cd)处于轻度污染,铜(cu)在部分区域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a、Pb、As、锌(Zn)和铬(Cr)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Hg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处于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13.
The tufted ghost crab Ocypode cursor (Linnaeus, 1758) found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the Atlantic Ocean is currently a great example that elucidates concerns within scientific and conservation communities. This species, native to the subtropical Atlantic Ocean and the warmest south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 (Egypt), has been extending its distribution in both regions since the 1980s, likely due to the warming sea temperatures. These small nocturn crabs are typically found inhabiting sandy beaches and dune environments. This species is an opportunistic predator eating terrestrial and marine prey, especially on sea turtle eggs. Despite its status as a threatened species by two European conventions,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of its ecology and biology. Sometimes considered as an indicator of good ecological status of beaches where it lives, this ghost crab could nevertheless benefit from climate change to extend its distribution range. This review aims to create a baseline on the current knowledge and gaps in the publish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ghost crab. Additionall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e also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potential risk of beach ero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14.
龙须菜在网箱养殖区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的浅水区吊养面积约0.7 hm2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研究龙须菜对网箱养殖区水质的修复效果。通过对实验区及其内外两侧的定点监测,以及对与潮流方向一致和垂直的2个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低于非修复区,由此可见,通过海水交换,龙须菜可以吸收流经修复区的IN、IP,并提高流出修复区的海水的DO水平。这有利于改善网箱养殖区的海水水质,提高网箱养鱼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促进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2007,14(3):488-492]  相似文献   

15.
16.
17.
贾欣 《现代渔业信息》2012,27(3):189-193
要确保业已建立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我国海洋资源管理实践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如下问题:海洋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缺失、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未反映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环境统计制度不完善、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尚未形成、我国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明晰海洋生态资源的产权界定、建立海洋生态补偿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我国的环境统计制度、建立绿色环境会计制度、加大生态教育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菊花心江蓠在网箱养殖区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应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近年来,为了协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沿岸各国在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中纳入了生态系统方法,这使得开展海洋生态补偿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生态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对海洋生态补偿课题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针对海洋生态补偿类型、手段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在海洋生态补偿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海洋生态价值的探讨;,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的研究;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探讨。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存在诸多不足,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海洋生态损失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海洋生态补偿量的模型研究及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