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赛时 《农业考古》2002,(2):121-125
一、饮茶风气的高涨饮茶之风弥漫全国并成为全社会的生活习惯 ,始发于唐玄宗开元时期。杨华《膳夫经手录》说 :“至开元、天宝之间 ,稍稍有茶 ,至德、大历遂多 ,建中以后盛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 :“开无中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 ,又不夕食 ,皆恃其饮茶。人自怀挟 ,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 ,遂成风俗。”看来 ,僧侣之间提倡饮茶 ,对俗家人士也是一种有力的促动。封演又记载 ,由于北方人掀起饮茶高潮 ,致使南方茶叶生产日趋高涨 ,“其茶自江淮而来 ,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色类甚多” ,“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  相似文献   

2.
我的茶道观     
茶的本质属性是作饮品,茶文化亦萌芽于茶作饮料之后。茗饮始于何时?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经·七之事》。他将饮茶史上溯到神农时代,认为发现之时即掀开了饮茶史的第一页。显然,陆羽的“饮茶”概念很宽泛,包括茶之当药眼之、煮而食之、煎而饮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秦人取蜀(前316)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照顾炎武所言,秦人攻下巴蜀后从巴蜀人那里学会了饮茶,巴蜀人饮茶历史比泰更早几百年。这也说明饮茶时尚源于巴蜀,秦以后渐渐传播全国。茗饮之事有文献可证的不过有2千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  相似文献   

3.
茶道散论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4,(4):103-104,107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 ,茶可以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 ,就已经饮…  相似文献   

4.
话说北京茶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馆不仅是人们饮茶小憩、享受品茗乐趣的好去处,而且还可以从茶馆里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历史掌故,乃至世道的兴衰。凡是看过老舍先生著名话剧《茶馆》的人,都会对北京的市井生活和民间疾苦,产生深刻印象。茶之成为商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据陆羽《茶经》引《广陵耆老传》中说,在晋元帝时,就有老妇人每天清晨提着一罐茶水,到市场上去卖,市民们纷纷购买,由此推断这就是茶馆的雏型。明确记载有关茶馆的最早文献,是唐代宗(公元七六二——七七九年)时封演的《封民闻见记》:“闰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见卷6)唐中期时,饮茶风气愈益盛行。市廛间随之出现了卖茶水的  相似文献   

5.
(三)饮茶习俗“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我们的祖先远在四千多年前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就发现、利用了茶。但演变成今天的饮料,却经历了人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漫长的历史长河。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使天下人皆知饮茶。佛道两教,在唐代又始终并存,宗教徒为驱除疲困而修身养性,很需要依赖饮茶来振奋精神。同时,“安史”乱后,北方凋敝,生产下降,肃宗为节约粮食,限制酤酒,因而茶会、茶宴以茶代酒风尚盛行,这些都推动了唐代饮茶的普及,正如唐·李珏在《论茶税疏》中指出:“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兹选有关饮茶习俗的唐诗试析于后:  相似文献   

6.
临清茶俗     
临清人饮茶历史悠久,不仅是民间生活的一种习俗,也形成一种民俗文化。唐朝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徒皆饮焉”。可见饮茶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遍及全国,几乎同吃饭一样进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到每一个人,因此有人倡仪,把茶作为国饮,不是没有道理的。据李石《续博物志》和《封氏闻见记》等文献记载,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北人才逐渐开始饮茶。又据《通考》卷十八嗜茶榷茶(茶税),始于贞元年间的记载,可见在陆羽晚年之时的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嗜茶之风已在全国普及。所以,到了元代,大诗人元好问在《聊城寒  相似文献   

7.
江南的茶馆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茶馆的溯源流长早在六朝时期,江南的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就有一种既喝茶又可住宿的处所叫茶寮。至于城市里开设茶馆的最早记载,就是《封氏见闻记》:“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就有煎茶卖茶的店铺。到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肆茶坊已较普遍。《水浒传》中就有王婆开茶坊的描写。宋代茶坊的名称十分别致,如“八才子”,“宛家室”、“纯乐”等等,引人入胜。有的茶馆,还常以字画和鲜花装饰,以招来茶客。有的如杭州的大茶坊夏天还兼卖梅花酒,并用  相似文献   

8.
丘逢甲与茶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知茶具有饮用之功能,由来已久。而茶作为一种饮料,据文献记载则始自汉代,文人饮茶,也从汉代开始,如扬雄、司马相如等。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的口号,用来对抗奢侈之风,茶风稍盛,张载、左思等人在诗作中有所咏及。唐以后,历代文人饮茶之风渐盛,如李白、杜甫、释皎然、陆龟蒙、皮日休和陆游等,都对茶情有独钟,并留下大量的咏茶诗作。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作为文人的丘逢早,同…  相似文献   

9.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犹如我们称京剧为“国剧”一样,是“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的“国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我国的饮茶历史最悠久,正如茶圣陆羽所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耀,晋有刘棍、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济时侵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同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可谓渊源流长。中国又是茶文化的源头。我们的祖先从茶的含嚼阶段走来,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和探索。“柴米油盐酱醋茶”,曾几何时,茶叶从“开门七件事”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的故乡,原始社会便发现和利用茶。茶最初是作食用、药用的,饮用则是后来的事。饮茶的起源,至今仍争论未定。清人顾炎武《日知录》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他推测饮茶始于战国末,虽大体不错,但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西汉王褒《僮约》记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尽管对“烹茶尽具”之“茶”是否指茶还有争议,但对“武阳买茶”之“茶”指茶意见比较一致,西汉饮茶有史可据。当然,汉代以前,中国只有四川(古巴蜀)一带饮茶,其它地区的饮茶是在汉代以后由四川传播和在四川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僮约》写…  相似文献   

11.
凤凰茶的生产始于何时,史无明文。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逃亡潮州,途经凤凰山时渴极思饮,随手摘下几片茶叶塞进嘴里,不觉津液顿生,甘香无比。从此凤凰山顶的这棵茶树便有“单丛宋种”之称。但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据地方志书记载,直至元代,潮州尚无大宗的茶叶生产。元代《三阳图志》曾对潮州不产茶而要纳茶税的怪现象愤愤不平,认为“产茶之地出税固宜,无茶之地何缘交税?潮之为郡,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其课钞每责于办盐主首而代纳焉。有司者万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直至明代饶相的《茶山增城记》才有关于大埔产茶盛况的记载。嘉靖《潮州府志》则记载了饶平交纳贡茶的数量。乾隆《潮州府志》记载了饶平百花山、风凰山,大埔大麻、阴那山产茶的情况。大体上潮州种茶、饮茶之俗始于明而盛于清。清代饮“工夫茶”已蔚然成风,故有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之作。  相似文献   

12.
张永仟 《农业考古》2007,(6):182-185
明代江南的待客茶俗因人、因地而不同。官场待客茶俗注重等级,讲究行礼作揖。文人喝茶只是引子,重点在行酒、吃饭和趣谈。而江南寺院茶,亦颇具文士之风。至于日本禅林的饮茶习俗,通过分析研究日本使节策彦周良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有两个明显不同江南茶俗之处:一是茶水与海鲜的并用;二是基本墨守由荣西和尚传至日本的蒸青绿茶点饮法。  相似文献   

13.
沈冬梅 《农业考古》2006,(5):130-134
一、茶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历史茶馆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它最初出现在唐中期开元时期。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在自今山东河北邹、齐、沧、棣等地通往洛阳、长安这一路的大小城市中,有人开设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在西京长安开远门外数十里之处的道路边上也有开茶馆。当时称茶馆为茶坊、茶肆、茶店、茶楼、茗铺等,主要是为了满足行旅之人以及城市居民的饮茶和歇息休闲之用。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流动加剧,城市、乡村都出现了数量众多的…  相似文献   

14.
宁州茶俗     
宁州茶俗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宁州,修水元朝初之建制,管辖修水流域的现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风土人情饮茶习俗,大同小异,在全国独具特色。宁州为我国出口红茶主产区,当地群众则喜饮绿茶,传统饮茶习俗,清饮与混饮并存,俗称“吃茶”。混饮品种甚多,以“菊龙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周代即有《华阳国志》等文字记载,魏晋始兴,唐朝登堂入室大规模流行。《世说新语》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颇具盛名的笔记小说,对于反映时人生活状况、心理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纰漏篇》第三十四记任瞻问“为茶为茗”事言及茶茗之分;而《太平御览》引《世说新语》王濛“水厄”事则展现了士人对于饮茶避之不及的态度。这两...  相似文献   

16.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1,3(2):256-259
一、唐代饮茶虽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 ,实际上饮茶真正成为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和庶民百姓日常必需品还是唐代中期的事。在这之前 ,北方少数民族通过战争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他们从汉人那里接触到饮茶习惯 ,为饮茶西传、北传打下了基础。江表遗族的饮茶之风不绝如缕 ,如北魏洛阳鲜卑贵族虽不饮茶 ,但每次宴会时还是坚持“设茗饮”以满足“江表贱民远来降者好之”的需要。( 1) 隋代国家的再次统一和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大大便利了南北货物的交流 ,自然对饮茶习俗的普及起到积极作用。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  相似文献   

17.
江苏茶史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是中国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的发现、利用及其文化都源于中国。茶最初作为食用或药用,相传起源于史前“神农时代”,而用之为饮,最早发生于巴、蜀(今四川省)。据古人研究,我国其他地区,“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茶)饮之事”;是秦国统一全国前先占领巴蜀以后,开始慢慢传诸中原和其他地区的。中国最早的“荼”字,就首见之于秦汉间的辞书—《尔雅》。江苏是继巴蜀以后开始饮茶、种茶的省区之一。据古籍和方志记载,江苏在汉时便有“汉王”在茗岭(今宜兴境内)“课童艺茶”,以及“阳羡(宜兴县旧名)买茶”等传说。《桐君录》…  相似文献   

18.
刘金芳  万斌 《农业考古》2004,(2):156-157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兴于唐。”作为享有国饮之称的茶,不仅可消渴解乏,满足人体生理健康之需要,而且还成为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好享受。于是,自古而今,就有了以茶为礼、以茶待客、茶宴茶食茶话会等茶礼茶俗,茶的品饮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其中,评茶与品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茶叶饮用方式,茶之评与品,虽皆为饮茶,然而各自内涵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 ,驰名中外。早在唐代 ,《茶经》就记载有“六安茶”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茶叶卷》认定宋朝就出现“片茶”。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记述 :“六安州之片茶 ,为茶之极品”。另外 ,《红楼梦》、《太平天国》等书中也有记载。“浙杭龙井、徽六瓜片” ,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在清代 ,六安瓜片为贡茶。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 ,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直到现在 ,国家各种各级评茶机构 ,仍把六安瓜片列为十大名茶之一。真正的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市的齐云山等地 ,其外形似瓜子 ,单片…  相似文献   

20.
茶令、茶谜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1,(2):348-349
我国的茶文化极为丰富多采 ,如茶令、茶谜即为其内涵之一。茶 令喝酒有酒令 ,饮茶也有茶令。茶令情趣盎然 ,构思巧妙 ,其乐融融。最早流行于茶区 ,一般在逢年过节 ,婚庆喜事宴请宾客时 ,在品茗之余以茶行令而助兴。据《中国风俗辞典》记载 :“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 ,饮茶时以一人为令官 ,饮者皆听其号令 ,令官出难题 ,要求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挨罚多者也会酩酊大醉 ,脸青心跳 ,腹饥脚软 ,此谓“茶醉”。但比起酒醉要好受得多了 ,只消进食一些“茶点” ,就可“解醉”了。南宋时 ,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学写有 :“搜我肺肠著茶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