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绵蚜是我国主要检疫对象之一 ,它随着苗木、接穗的调运以及人们的生产活动不断扩展蔓延 ,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多年实践 ,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绵蚜的有效办法 ,现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 苹果绵蚜的为害苹果绵蚜主要为害苹果类果树 ,以无翅胎生雌蚜的成虫和若虫在果树枝干上的伤疤处、剪锯口、新梢的芽腋间、短果枝、叶丛枝、果柄、萼洼、根蘖、根的裸露处成群落为害。虫体分泌绵丝状腊质物将虫体覆盖 ,呈绵絮状 ,拨开绵絮状物露出紫红色虫体。有的枝条被害后膨大成瘤。2 发生规律绵蚜每年发生 1 2~ 1 8代 ,以若虫在树干伤疤、…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自二十世纪初传入衡水市 ,在部分果园点片发生 ,且传播繁殖快 ,危害严重 ,是外销外运林产品时重点被查检的对象之一 ,所以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加以识别和重点防治。1 发生习性绵蚜 1年发生十几代 ,以若虫在枝干伤疤边缘、剪锯口缝隙等处和根部群集过冬。次年 4月上、中旬开始为害 ,5月上旬胎生幼虫开始繁殖 ,危害加重。每年为害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为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第二个高峰期为 9月中旬至 10月中旬 ,11月中旬进入越冬。重点危害苹果、海棠、李子、洋梨等。苹果绵蚜群集于寄主的…  相似文献   

3.
苹果绵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绵蚜又名苹果绵虫 ,血色蚜虫 ,俗称白毛虫 ,白絮虫。原产于北美洲 ,是世界性的害虫。主要借苗木、果实、接穗及包装物的运输作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国际国内检疫对象。在我国的山东、辽宁、天津的部分地区及秦皇岛的山海关地区有分布 ,1 995年 ,在丰润县发现。1 寄主及为害苹果绵蚜的寄主植物以苹果属、梨属、李属为主 ,群集寄主的枝干伤口、剪锯口、病疤边缘、果实梗洼及萼洼等处 ,通过吸取树木的汁液生活。树木被害部位膨大 ,成畸形 ,阻碍树木养分和水分的运输 ,使树体衰弱。特别是老果园和管理粗放的果园 ,受害更重 ,不仅影响果树产量…  相似文献   

4.
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绵蚜又名赤蚜、血色蚜虫 ,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在泊头地区的苹果树上 2 0 0 0年春首次发现该虫 ,随后对其进行了近 3a的观察和防治 ,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其为害。现将其发生特点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1 为害特点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若虫群集于苹果树的剪锯口、旧伤口、1~ 2a生枝的背阴面、新梢、叶腋、根颈及浅层根系等处寄生危害。被害部位皮层逐渐肿胀 ,形成瘤状突起 ,这在 1a生枝和根上表现最明显。瘤体多呈长椭圆形 ,日久破裂 ,造成众多的小伤口 ,更有利于绵蚜的继续为害和越冬。该虫为害 ,可使小枝大量枯死 ,严重削弱树势 ,影响果…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是一种检疫性害虫,在西藏分布较广,危害很大,年发生代数为7~23代,平均15代,在林芝地区,树体地上部分和地下根部均可越冬。绵蚜的危害有群集性,种群增长曲线为直三角形,3~10月迅速增长,11月早霜来临迅速下降,传播途径有主动型、被动型2类,主要天敌有食蚜蝇4种,草岭2种,瓢虫3种,食虫鸟及蚜霉菌。尚未发现日光蜂寄生现象。主要防治措施有检疫,农业防治、农药防治,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避蚜雾,氧化乐果,敌杀死等。苹果绵蚜综合防治应加强检疫,保护新果园,结合老果园改造,引进抗蚜、耐蚜新品种;加强新农药引进,试验。把虫口基数压到危害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6.
禹州市苹果绵蚜综合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是国内外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2004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发现禹州市有苹果绵蚜危害.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试验,对其危害分布、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48%毒死蜱或10%吡虫啉、50%抗蚜威交替使用等综合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苹果绵蚜Eriosomα lαnigerum(Hαusmα-n)属同翅目,绵蚜科;又名血色蚜虫、赤蚜、绵蚜。苹果绵蚜在国内分布于辽宁省的旅大地区,山东省的烟台、青岛、蓬莱等15个县市以及云南省的昆明、绿丰等地。 苹果绵蚜主要为害苹果属树种,被害树种有苹果、海棠、沙果及山丁子、花红等;在其原产地美国还为害洋梨、山楂、榆、花楸、美国榆等。 苹果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及若虫密集在果树背阳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中、果梗、萼洼以及地下的根部或露出地表的根际等处寄生为害。被害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原苹果绵蚜生物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绵蚜是一种检疫性害虫,在西藏分布较广,危害很大,年发生代数为7-23代,平均15代,在林芝地区,树体地上部分和地下根部均可越冬,绵蚜的危害有群集性,种群增长曲线为直三角形,3-10月迅速增长,11月早霜来临迅速下降,传播途径有主动型,被动型2类,主要天敌有食蚜蝇4种,草蛉2种,瓢虫3种,食虫鸟及蚜霉菌,尚未发现日光蜂寄生现象,主要防治措施有检疫,农业防治,农药防治。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避蚜雾,  相似文献   

9.
苹果绵蚜在晋州市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2年席卷全国的"红富士"热中,晋州市的果农从陕西、山东等地大量引进红富士苹果苗木.由于苗木引进时未经检疫,随着苗木的引进苹果绵蚜传入晋州市.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发现危害青檀的一种蚜虫,经鉴定为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绵叶蚜属(Shivaphis Das 1918)一新种,命名为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Qiao,Jiang and An,sp.nov).据笔者2007-2013年调查发现青檀绵叶蚜为单食性蚜虫,寄主仅为青檀,在山东、河南、山西、北京、安徽等地的青檀自然分布区均有分布,在山东省枣庄市已对青檀造成严重危害.该虫若蚜及成蚜吸食叶片、幼果及幼嫩枝条汁液导致叶片失绿,影响树木生长及结果;虫体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枝叶发生煤污病,严重影响风景观瞻和生态景观.青檀绵叶蚜在树冠部位呈聚集分布,分布规律为树冠底层>中层>上层,内部>中部>外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苹果绵蚜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近20年来苹果绵蚜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苹果绵蚜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选择及与挥发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可能是对苹果绵蚜有较强引诱作用的重要物质;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不是引诱苹果绵蚜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苹果绵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绵蚜,又名血色蚜虫,赤蚜。为国内检疫对象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引进苗木、种子存在严重的自由化现象,致使藁城市部分果园发生苹果绵蚜为害,如不及时控制、消灭,将给苹果生产带来毁灭性灾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做好除治工作,现将苹果绵蚜的危害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危害特征苹果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及若虫密集在苹果树背阴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叶腋、短果枝端的叶丛中及露出地表的根际处寄生为害。受害部位的组织因受刺激逐渐膨大为小瘤,形成虫瘿。日久虫瘿破裂,形成大小深浅不同的伤口…  相似文献   

14.
苹果黄蚜的综合防治技术沭阳县多管局胡方珠文剑波苹果黄蚜是危害苹果树的重要害虫,它使果树叶片卷曲,新梢停止生长,提早落叶,降低产量。生产上多采用氧化乐果、甲胺磷等剧毒农药进行防治,有的甚至连续多次使用并且随意加大使用浓度。由于这些农药对天敌杀伤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苹果绵蚜属国内外检疫对象,在我国局部发生,它为害果树的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处逐渐形成瘤状突起,被覆许多白色绵絮状物,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通过防治试验,取得较好效果,控制了该虫为害。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晋州市苹果业在全面遭受外来有害生物一苹果绵蚜的严重危害下,又受到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袭击,由于果农们缺乏管理技术,致使大量苹果树被砍伐,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为此,根据多年的观察实践,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防治苹果绵蚜发生之技术苹果绵蚜又叫血色蚜虫、绵虫,是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主要危害苹果、海棠、花红、山荆子等苹果属植物。以无翅胎生成虫及若虫群集在枝干的各种伤口、翘皮缝、新俏、叶腋、果柄、梗洼、萼洼及露出地表的根际处刺吸危害。被害处膨大成疣,阻碍水分、...  相似文献   

18.
<正>献县现有结果苹果树1200hm2,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苹果病虫害呈多元化、逐年加重趋势。列为世界各国进出口检疫对象的苹果绵蚜2006年经苗木私自调运传入献县。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um(Hausmann)]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又名赤蚜、血蚜,目前已成为危害献县苹果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准确掌控该虫的最佳防治时间,自2007开始对苹果绵蚜的演替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有  相似文献   

19.
苹果是我国主栽果树品种之一,它口感好、耐贮运。但随着腐烂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苹果绵蚜、金纹细蛾、二斑叶螨等病虫害的普遍发生,造成农药的大量使用,以致使果实农药残留超标。为降低果品农药残留,总结了苹果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白兰台湾蚜(Formosaphis micheliae)又名火力楠丽绵蚜,属绵蚜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严重为害华南地区的行道、庭园绿化树种白兰。白兰台湾蚜从形态上可分为有翅型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