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几年来,招远市套袋果园连续出现烂果现象,尤其是2007年烂果更为严重,通过对全镇烂果重的12个村50多个园片调查,今年全镇套袋果园烂果发生率达100%,烂果率平均在3%~6%。严重的果园烂果率为15%~20%,给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分析套袋果园烂果严重的原因,笔者在套袋苹果烂果发生期和苹果脱袋后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降低烂果的防治措施,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砀山酥梨套袋可使果面光洁 ,果点小 ,蜡质增加 ,颜色变白、变黄 ,外观漂亮 ,病虫害减少 ,商品价值高 ,是提高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1 999年我场进行了大面积酥梨套袋 ,有的效果很好 ,有的套袋梨被黄粉蚜为害较重 ,补救防治措施不力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生情况和原因及补救方法如下。1 套袋砀山酥梨黄粉蚜发生程度和为害状况  我场 1 999年在 6月上旬套袋 ,于 6月 2 6日和 8月 2 8日对全场套袋砀山酥梨分园片 ,取点调查 ,第 1次每点一般查 2 0个袋 ,调查袋内梨果是否有黄粉蚜为害 ,第 2次每点查 2 0 0个袋 ,调查袋内是否有黄粉蚜为…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砀山县葡萄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李荣潮,去年在该所基地对3000个京亚、藤稔葡萄果穗进行套袋试验,获得成功。据有关专家鉴定,套袋葡萄果面光洁鲜艳,含糖量高,酸度低,好果率达99%~100%,着色率98%以上,且成本低不受农药和鸟虫危害,可提前20  相似文献   

4.
当前长把梨只有套袋才能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但由于黄粉虫和康氏粉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套袋梨的质量和出口创汇。经过多年观查和防治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防治措施,通过在4个点防治实践,好果率达95%以上。 一、黄粉虫和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 黄粉虫年发生世代不详,以卵在树皮裂缝及枝干残附物内越冬。翌年开花时卵孵化成若虫,若虫在翘皮下嫩皮处,花丛基部或叶腋处吸食汁液。7月上旬转向果的萼洼和梗洼处为害,继而又分散到果面上吸食果汁。8~9月份是该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荔枝果实用不同材料套袋对袋内温度、果实商品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网袋的套袋效果最好,中午高温时袋内温度比对照降低2.0℃,乌叶、兰竹荔枝好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9.70和26.13个百分点;无纺布袋处理的中午袋内温度比对照升高3.0℃,兰竹荔枝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12个百分点,乌叶则比对照降低9.24个百分点,说明无纺布袋不宜在乌叶上使用;白色纸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套袋材料对乌叶、兰竹荔枝果实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常规栽培的红富0%左右,严重年份病果士苹果,果实主要病害是轮纹病、炭疽病。豫东地区一般年份两大病害病果率3率达50%。近几年苹果套袋技术在商丘大面积推广,塑膜袋、双层纸袋、塑膜袋加单层纸袋多种样式。2002年商丘红富士苹果套袋率60%左右,2003年苹果套袋率近90%。红富士苹果套袋以后烂果率显下降,一般果园烂果率在5%以下。但套袋果实表现出新的病害特点,现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长富2苹果除袋至转果间隔天数对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苹果出口的要求,我市自1994年起在267hm2(公顷)长富2苹果生产基地上,每年果实套袋1500万~2000万个。套袋后,明显地提高了果实外观质量,减少了果实农药残留。虽在除袋前及时摘除了果实的遮光叶片,除袋后又认真地进行了转果,但因各户果农除袋至进行转果的间隔天数很不一致,采收时其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很不同,致使不少果园的长富2苹果达不到外商要求的果面集中均匀着色85%以上,从而降低了出口果的数量和套袋栽培的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以来我站连续2年探索了除袋至转果的间隔天数对果…  相似文献   

8.
苹果套袋技术作为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已在惠民县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997年惠民县惠民短枝红富士的套袋果达2亿个。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普及,不同果袋的推销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给果农选择经济、有效的果袋带来了...  相似文献   

9.
目前,烟台苹果产区在无袋栽培果园里很少有康氏粉蚧为害苹果果实,不需要针对性防治。但是,在套袋栽培的果园里,康氏粉蚧在短短的2~3年内却发展成为为害果实的主要害虫。据1994年烟台市各县市反映,凡是套袋年限早的、面积大的果园均发现有康氏粉蚧为害果实。严重的园片套袋果被害比例高达30%以上。因此,套袋栽培果园,必须认真搞好康氏粉蚧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苹果套袋后易发生的突出问题有:给弱树套袋,使用了劣质袋,幼果期发生日灼果,缺钙症、黑点病加重,果在袋内腐烂,害虫进袋为害,果皮粗糙裂口,果在袋内皱缩不长,上色差或暗红色,脱袋后易萎蔫,不耐贮藏等。 1 山耩地、高原地浇不上水的苹果树,及连年环剥主干的结果弱树。一般个头小、形不正、底色黄、易返糖、口味差、果肉硬涩,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应套袋。 2 非名牌、未经国家注册商标的杂牌纸袋和塑膜袋,  相似文献   

11.
果袋遮光对设施栽培沪油018油桃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不同透光率的果袋,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沪油018油桃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透光率(69.6%、18.2%和0)套袋处理随着透光率的降低,果皮呈现从红到黄、从暗到亮的着色趋势.色素含量变化以0透光率处理最为显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分别比不套袋处理下降了94.3%、24.6%和100%.套袋遮光通过改变果皮中色素的比例及含量来改变果实着色,光强是引起油桃果皮色泽和色素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套袋显著降低了果实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总糖和蔗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套袋果实单果重有随果袋透光率降低而减少的趋势.套袋会引起果实钾、钙、镁含量变化.高透光率果袋(小林单层袋NK-15)是大棚栽培条件下沪油018油桃较适宜的果袋.  相似文献   

12.
于2005年在瓦房店驼山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含铅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实中的平均含铅量都不同程度地高于不套袋苹果,平均含铅量比不套袋果高54%。套袋苹果含铅量符合无公害苹果标准,但有33%未达到绿色果品的指标要求。从总体看,单层袋苹果含铅量高于不套袋和套双层袋,套不同双层袋苹果果实中含铅量有明显差别,应注意果袋的选择,以降低果实中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13.
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苹果的措施之一 ,由于部分果农对套袋技术掌握不够 ,导致套袋苹果品质不高 ,优质果率较低。为正确给苹果套袋 ,现将苹果套袋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用优质果袋 果袋质量直接影响套袋苹果的质量 ,有的果袋由于透水、透气性差 ,粘合剂中的添加剂不符合要求 ,果袋的抗水能力差 ,造成套袋苹果果面产生锈斑。选用有商标和生产厂家的果袋 ,将果袋放入水中浸泡后再用手搓 ,如果果袋不破碎、内袋不脱色 ,说明其抗水性良好。(2 )严格疏花疏果 在花序分离期疏除部分花序 ,谢花后半个月左右开始疏果 ,保留果形端正、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果袋对梨果实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5个梨品种(系)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变梨果实重量。对于八月红、93-6-50和苹果梨3个品种(系),一部分果袋套袋使其果实重量增加,另一部分果袋使其果实重量减少;而对于93-5-89和新西兰红梨2个品种(系),7种果袋使前者果实重量减少,使后者果实重量增加。在7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5、D-6和D-7果袋处理能够增加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0月29~30日,对山东省莒县苹果无袋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莒县苹果无袋栽培面积约占总栽培面积的50%,各品种的不套袋苹果的外观品质均低于套袋苹果,着色指数降低15.4%~15.6%,光洁度指数低73.2%~88.3%;不套袋苹果的内在品质明显高于套袋苹果,单果重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3.2% ~4.3%,果实去皮硬度高5.1%~5.7%,可滴定酸含量低0~ 19.0%,糖酸比高4.3%~28.6%;富士不套袋果每666.7m2比套纸袋果成本节省1705元,国光不套袋果比套塑膜袋果节省770元,而植保成本高200~600元,售价略低.综合衡量诸因素,苹果套袋栽培经济效益仍高于不套袋栽培,每666.7m2套纸袋富士高1695元,套膜袋国光高3130元.  相似文献   

16.
梨果实袋光温特性及鸭梨套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研究 7种梨果实袋的光、温特性 ,结果表明 :单层袋透光率明显高于双层袋 ;梨果实袋内温度高于树冠内温度 ,昼夜变化趋势与冠温相同 ;单层木浆纸袋内平均温度较低 ,双层纸袋和涂蜡纸袋内温度较高 ,套袋期间套袋果平均温度高于无袋果 ,平均高 0 .13~ 0 .4 4℃ ,最高达 0 .4 4~ 1.10℃ ;套袋期 ,套袋梨果呼吸强度均高于无袋果。鸭梨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但果实含糖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许多害虫从苹果幼果期即可为害果实,甚至随套 袋进入袋内对果实进行危害。因此,在苹果临近套袋前 必须喷施1次安全高效杀虫剂,消灭果实害虫,保证果 实无虫入袋,否则,常常会造成害虫伤果。  相似文献   

18.
1)入袋害虫种类。主要有黄粉虫、梨木虱,其中以黄粉虫危害最重。①黄粉虫。该虫适于在阴暗环境中繁殖生活,套袋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幼树黄粉虫基数小,套袋一两年内不会造成严重危害,随着虫口基数的大幅度增加,3年后即可造成危害。黄粉虫入袋后直接在扎口处为害果肩部.被害处初期呈黑褐色圆形或月牙形小斑点,之后引起腐烂,严重时造成落果。②梨木虱。梨木虱可隔袋为害,其黏液隔袋渗入侵蚀果面,形成黑色或褐色斑点,分布于果实上半部。梨木虱人袋为害形成内圈浅褐色、外圈黑褐色大小不同的斑点。  相似文献   

19.
洛川县苹果套袋栽培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祥  陈合  刘向阳 《落叶果树》2005,37(6):13-14
介绍了洛川县60个苹果园的套袋数量、果袋种类、套袋经济效益及果实的外观质量。提出了制订苹果套袋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优质果袋投放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富士苹果套袋前喷施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提高苹果外观质量有较好效果,可以显著降低烂果率,改善着色,减少果锈和果面裂纹。果袋以小林双层果袋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生产的双层果袋效果最好。套袋时间以6月上旬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