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4年11月份,大庆市大同区两户散养户母猪先后发生分娩发热、黄疸、皮肤潮红、乳房及外阴水肿及所产仔猪站立不稳、皮肤苍白、黄疸、溶血性贫血等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隐性感染公猪配种引起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母猪和哺乳仔猪多见,病猪和隐性感染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感染母猪能通过子宫、胎盘使仔猪受到感染。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抗血液原虫类药物为主,联合使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猪赤兽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猪发热、黄疸、出血和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一般成年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大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而呈隐性经过.多在应激因素和其他疾病的相互作用下发生该病:而免疫机能尚不健全的仔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常呈暴发形式.易导致其大量死亡.对规模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细菌和病毒继发或并发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衰竭及皮炎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近年来这两种病的混合感染在养猪生产中时有发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星期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又称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或红皮病。该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多发于以仔猪和母猪,其中哺乳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野猪不被感染。此病传播面积大,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生  相似文献   

6.
猪网环病毒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细菌和病毒继发或并发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衰竭及皮炎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近年来这两种病的混合感染在养猪生产中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猪(特别是仔猪、母猪)的热性、溶血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此病在高发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猪瘟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对已注射猪瘟疫苗的69头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仔猪和31头无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健康仔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猪附红细胞体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低下,其猪瘟疫苗整体免疫合格率(49.2%)明显低于健康仔猪(93.5%),且显性感染仔猪的免疫合格率(41.6%)明显低于隐性感染仔猪(53.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严重干扰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且干扰程度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程度的加深而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suis,M.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发生于猪的各个阶段,仔猪和架子猪的死亡率较高,母猪感染后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源性传播、接触性传播、垂直传播和媒介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猪全身性败血症和猪淋巴结脓肿、关节炎以及脑膜炎等。现将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技术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血液中的原虫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发红、苍白、消瘦等为主要特征。近几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已缺乏明显的季节性,常呈零星发生或隐性感染,受应激或混合感染时发病。该文介绍了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通过临床诊断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对仔猪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猪瘟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对已注射猪瘟疫苗的69头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仔猪和31头无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健康仔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猪附红细胞体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低下,其猪瘟疫苗整体免疫合格率(49·2%)明显低于健康仔猪(93·5%),且显性感染仔猪的免疫合格率(41·6%)明显低于隐性感染仔猪(53·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严重干扰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且干扰程度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又称"红皮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髓液中,引起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928年Schillig首次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病[1],尔后报道的有牛、绵羊、猫、猪、犬等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Splitter于1958年首次发现并命名了猪附红细胞体[2]。猪附红细胞体病多呈隐性感染,当猪因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附红细胞体,另一种是小附红细胞体。后一种对猪不发生致病作用,前一种引起猪发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夏季,尤其是雨后湿度大的时候。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能感染,但以架子猪为多见。一般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猪多呈隐性感染,仔猪的死亡率较高。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  相似文献   

15.
1病变与诊断发病猪主要表现是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黏膜黄染,贫血,背腰及四肢末梢瘀血,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表现出心悸及呼吸加快,腹泻,生殖力下降,毛质降低。血检可见病变血球,呈星型、多边形或破碎,部分血球还可以看到附着在血球上的小黑点(病原体)。根据病猪症状和血液检查,可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2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生产类型猪的影响及治疗2.1哺乳仔猪2.1.1附红细胞体病对哺乳仔猪的影响哺乳仔猪在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在特殊情况下受应激因素的刺激可表现出症状。但若严重患病,由于附红细胞体大…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为隐性经过,在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下容易诱发本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上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已知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螨虫、虱子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猪等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病,自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了附红细胞体病以来,随后在全球范围内从仔猪到怀孕母猪都发现了附红细胞体,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育肥猪。在我国,许耀成等(1982年)首次在江苏南部红皮病病猪血液中查到了猪附红细胞体之后,该病已在全国内蔓延。机体感染附红细胞体后,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更严重的是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免疫力下降,为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绿色通道.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给广大畜牧业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关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近几年特别多。但是乳猪发病的报道较少,提供两例哺乳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以供养猪及猪病防治的爱好者参考。1病例介绍病例一:龙固龙东村杨某饲养的一头母猪,仔猪出生后第8天开始腹泻,用多种治疗黄、白痢药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附红细胞体病(Swin Eperythrozoonosis)是由猪附红细胞体(Swine Epeythrozoon,简称附红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黄疸、贫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又称猪赤鲁体病,过去也曾被称为黄疸性贫血病或类鞭虫病。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附红体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本病一般呈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