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副结核病也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持续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的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牛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危害。对该病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有效防控,对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危害、诊断、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此提出在未来的防控实践中,牛场要切实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政府要加强防控规划,从上至下形成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控体系,以减少该病的发生并严格控制该病的传播,从而将该病对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的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正副结核病,又叫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分支杆菌属中的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反刍动物(主要是牛)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牛副结核病以顽固性腹泻、进行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为特征。本病1895年首次被发现,1906年人工感染犊牛成功,1961年获得本菌的培养物。目前本病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奶牛饲养量较大的一些国家均有发生。据报道,自1972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奶牛牧场、种公牛场等均有本  相似文献   

3.
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牛的副结核病常导致感染牛的慢性增生性肠炎,以及体重、产奶量等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人们常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定期对牛群进行监测、淘汰活动带菌期的牛、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采用生物安全防控等措施比较有效地避免了副结核分枝杆菌在牛群中的传播。文章主要从副结核分枝杆菌背景,牛副结核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牛副结核病的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牛副结核病是牛及反刍动物较常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称副结核肠炎。1996年.该病一度在吉林省白城地区发生。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目前此病时有发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该病的病原体是牛副结核分枝杆菌。该菌长0.5~1.5微米.无运动性.不形成芽胞.在病料及培养基上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常呈丛状排列。具有抗酸染色的特性.与结核杆菌相似.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菌对热和化学药品的抵抗能力与结核杆菌大致相同。在尿中可存活7天.在厩肥及土壤中经11个月仍有存活能力.在牛奶与甘油盐水中可保存10个月。在3%~5%的石炭酸溶液中可存活…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原及危害1.1病原牛副结核病的致病病原是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宽在0.3~0.5μm之间,长在0.5~1.5μm之间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属于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副结核分枝杆菌无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需氧。根据菌株特性及致病力可将副结核分枝杆菌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造成牛副结核病的为Ⅱ型菌株。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要介绍牛副结核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重点分析了该病的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方法与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副结核病也称副结核性肠炎,主要是牛、羊自慢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病理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肠炎。  相似文献   

8.
刘国华 《兽医导刊》2022,(5):106-107
副结核病是由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引起的慢性疾病,会感染多种反刍动物.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十分复杂,该病在牛中的临床表现和经济影响可能因畜群管理、年龄、感染菌量和疾病流行情况等因素而异.此外,在控制牛副结核病方面还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如缺乏准确可靠的诊断检测方法.尽管如此,全球仍致力于控制牛副结核病,因为该病对养牛羊可造成...  相似文献   

9.
<正>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牛出现顽固性下痢并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皱襞。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本菌对热和消毒药的抵抗力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引起牛发病,尤其是乳牛,犊牛易感性更强。羊、驼、马、驴、鹿等动物也可发病。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菌可经粪便、乳汁和尿等排出,主  相似文献   

10.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牛出现顽固性下痢并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皱襞。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本菌对热和消毒药的抵抗力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  相似文献   

11.
正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称副结核性肠炎,主要是牛、羊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病理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肠炎。牛、羊、骆驼、鹿对本病均可感染,乳牛尤其犊牛最易感。但因潜伏期长,多在2-5岁才表现症状,特别当牛怀孕、分娩或泌乳时易出现症状。病原菌可随病牛粪便、乳汁和尿液大量排出,因此病牛(包括无症状的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牛产奶量下降、渐进性消瘦、慢性卡他性肠炎、持续性腹泻为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给畜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为提高养牛行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肉类、奶类食品的需求,促进牛养殖业的全面发展,现就该病的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成年牛副结核病的诊治和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该病是牛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多数牛为亚临床感染,少数为患慢性腹泻、慢性消瘦和低蛋白血症的衰弱牛。该病病原为副结核分支杆菌,为一种抗酸菌,革兰氏阳性,细胞内寄生。常见感染途径是粪、口感染。不同年龄的牛,对副结核分支杆菌易感性不同,4月龄以下的犊牛最易感,大多数感染后造成永久性感染并排菌或发病。副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在酸性土壤地区更常见,碱性土壤可抑制该菌。  相似文献   

14.
牛副结核病由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后潜伏期和病程均较长,病牛以慢性顽固性腹泻为特征,同时表现机体衰弱、脱水、生产性能下降;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病原对环境不良因素抵抗力较强,发病牛场很难彻底净化;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牛场的生物安全建设,做好养殖环境的全方位消毒;无饲养价值的病牛不建议治疗,可直接淘汰销毁,饲养价值较高的牛可采用化药抗菌配合中药调理的方法尝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牛副流行性感冒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牛只出现呼吸道感染、体温升高、咳嗽以及肺炎等症状,严重降低了牛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阻碍了牛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牛副流行性感冒主要由3型牛副流感病毒(BPIV3)所导致,在牛只的发病初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牛养殖过程中牛副流行性感冒疾病出现的诊断措施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牛只的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牛副结核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teriumparatuberculcsis)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肠炎。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临床上呈周期性、顽固性下痢。下痢呈喷射状,在粪便中常混有脱落的肠粘膜和血液,恶臭。病牛呈进行性消瘦,泌乳量减少并伴有颌下或腹下水肿发生。这种病的突出特点是久治不愈,最后导致死亡;病牛死后剖检在小肠,尤其是小肠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养羊产业的迅速发展,羊传染病也变的日趋严重和复杂,成为制约养羊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由伪结核棒状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羊伪结核病发病率很高,但致死率较低,且多呈亚临床症状,在生产实践中常被人们忽视,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分析了近年来该病在国内外的流行趋势、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和国内外对该病原菌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该病的疫苗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也进行了综述,发现伪结核棒状杆菌已经发展成为养羊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危害较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但目前疫苗研发和防控技术研究尚不足以应对该病快速的发展,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牛副结核病     
免疫学反应副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牛体内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学反应。患副结核病动物的免疫反应一般可划分为四个时期: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期;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反应期;体液免疫反应期;无反应期。病畜早期以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为主,这个时期可用变态反应监测出来。随着病程的发展,菌体在体内的繁殖,死亡的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9.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等,病牛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携带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策略。该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重在预防,主要通过隔离疑似病牛、加强检疫、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猪瘟的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减少猪瘟对养猪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