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肝炎和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1病原体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80~90nm,无囊膜,呈正20面体对称,为双股DNA病毒。鸡腺病毒有11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热,50℃3小时稳定,在  相似文献   

2.
正鸡包涵体肝炎(IBH)又称贫血综合征,是由I亚群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严重贫血、黄疸以及肝脏肿胀出血、有坏死灶和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1病原学包涵体肝炎(IBH)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病毒颗粒直径为70~90nm,无囊膜,呈正20面体对称结构。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2~1.37g/ml。为双股DNA病毒。病毒复制分两个阶段。鸡腺病毒有12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3.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 1病原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的Ⅰ群禽腺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径为70~90纳米,无囊膜。病毒的核酸为双股DNA,核内复制,产生嗜碱性包涵体。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已报道从病鸡中分离到12个以上血清型。  相似文献   

4.
<正>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亡率急升,肝脏肿胀、出血及肝细胞内出现核内包涵体,再生障碍性贫血。1963年美国学者首次报道了本病,目前本病已呈世界性分布。1病原本病的病毒为一种禽腺病毒,为双股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70~90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在核内复制可以产生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病毒的血清型众多,已经被认定了的血清型有12种。  相似文献   

5.
鸡腺病毒感染可引起鸡包涵体肝炎,病变为肝脏脂肪变性、坏死以及肝细胞内存在包涵体。为了加强对鸡腺病毒感染的治疗,需要在临床上加强诊断,给出有效意见,达到防治效果。1发病特点血清学试验证明,鸡腺病毒是禽类中的常在病毒,可从正常鸡和病鸡,以及火鸡、野鸡、鸽、鹌鹑和鹅等禽类中分离到,并广泛存在抗体。鸡腺病毒主要通过鸡胚垂直传播,可从感染鸡群的鸡胚或雏鸡所制备的细胞培养物中检出病毒。  相似文献   

6.
1病原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的I群禽腺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径为70~90nm,无囊膜。病毒的核酸为双股DNA,核内复制,产生嗜碱性包涵体。I群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已报道从病鸡中分离到12个以上血清型。一般认为8,2,3,6,7,5各血清型毒株病原性较强。但用所有不同血清型的毒株接种健康鸡,均可侵害其肝脏,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该病毒对热稳定,对紫外线、阳光及一般消毒药品均有一定的抵抗力。甲醛,100%乙醇、酒精和碘的混合剂对其有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鸡的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为特征,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该病又称为贫血综合征. 1 病因分析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Ⅰ型群禽腺病毒,迄今证明至少有9~1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的病毒粒子均能侵害鸡肝脏,该病毒对热稳定,对紫外线、阳光及一般消毒药品均有抵抗力.甲醛、100%乙醇、酒精和碘的混合剂对其具有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候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肉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包涵体肝炎是禽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许多国家都有鸡场污染或发病的报道。其特征为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肿大有出血和坏砸灶,肝细胞见有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10.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1984年以后,我国通过血清学检查确定东北、华北、华南各地均有该病存在,山东省也不例外。有人从内蒙古某地分离到一株IBH病毒,经鉴定为禽腺病毒8型。  相似文献   

11.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候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包涵体肝炎病原检测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临床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病例的肝组织,接种SPF鸡胚获取尿囊液,对获取的尿囊液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分析,成功分离并鉴定出1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同时对送检病例采样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将病死鸡肝组织研磨后,经尿囊腔接种9日龄的SPF鸡胚,用获得的尿囊液提取病毒DNA,成功获得DNA模板。根据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全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病毒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片段。病理学观察见肝组织淤血,细胞核浓缩,发生坏死,核内出现包涵体,伴有脂肪变性。测序分析表明,分离株与Ⅰ群禽腺病毒中血清4型相似性为98.6%,与其他血清型的相似性为68.7%~96.9%,与Ⅱ群禽腺病毒的鸡出血性肠炎病毒和Ⅲ群禽腺病毒的减蛋综合征病毒的相似性为44.6%,最终确定分离病毒为Ⅰ群禽腺病毒,为进一步鉴定和分离Ⅰ群禽腺病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90%;病死鸡剖解可见典型的心包积液与包涵体肝炎,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这一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报道,为探究国内禽腺病毒分子流行与毒力演变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鸡包涵体肝炎是有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鸡群死亡突然增多,肝脏肿大出血、坏死灶,肝细胞核内包涵体为特征。今年夏季发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Body Hepatitis,IHB)是由禽腺病毒(FowIAden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肝炎,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贫血和肌肉出血,主要发生于2~7周龄的肉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有9~11种血清型,目前认为鸡腺病毒8型、2型、3型、4型、5型等血清型  相似文献   

16.
鸡包涵体肝炎(IBH),又称传染性贫血、出血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属中的鸡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并迅速出现黄疸。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脂肪变性和出血等,肝细胞内出现核内包涵体。 一、历史分布及其危害 鸡包涵体肝炎,首次被Helmbolde和Fyaziex  相似文献   

17.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禽腺病毒是家禽常见传染病原之一,多为混合感染。鸡包涵体肝炎发病迅速,死亡率高,肉鸡多发,蛋鸡相对较少发生。由于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至今无商品化的疫苗来防控鸡包涵体肝炎,所以对于鸡包涵体肝炎主要在于预防,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有效诊断、做好引种管理和消毒、补充微量元素和中药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鸡包涵体肝炎。  相似文献   

18.
鸡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自然界,家禽腺病毒感染日益引起世界养鸡界的关注。在世界许多国家有鸡场污染或发病的报道。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侯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据报道,我国在一些鸡场中曾见有此种症状的病鸡,但以往未进行过研究。1984年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了病毒,对鸡胚和鸡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人工感染鸡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同时又在黑龙江、山东、河北、辽宁等省部分地…  相似文献   

19.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鸡的一种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死亡率突然增高,肝脏肿胀、出血为特征。1流行特点包涵体肝炎是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肝脏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15周龄的鸡,肉仔鸡最易感。鸽、火鸡、鸭等多种家禽也可感染发病。特征是肌肉出血,肝脏肿大出血及有黄色坏死灶,病毒抵抗力强。主  相似文献   

20.
鸡包涵体肝炎由腺病毒所引起,以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最近,在山西肉鸡养殖场零星出现一种黄肝病,结果诊断分析目前流行的黄肝病中以包涵体肝炎多见。虽然主要是零星发病,但有的鸡群发病严重,现结合实践把本病的情况做个简介。1病原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Ⅰ群,核酸类型为双股DNA。在Ⅰ群病毒中有很多血清型,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