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黑水县实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效果监测,表明实施退牧还草是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称多县隶属三江源区,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的过度利用以及严重的鼠虫害,该区草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环境日趋恶化,退牧还草工程是改善高寒牧区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点项目.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条件,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根据国家退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水县实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效果监测,表明实施退牧还草是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以来,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进入了重要时期。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草原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明显减缓,项目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局部地区水草丰美的景观日益凸显。国家即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投入,为了使工程实施的更好,更符合当地的实际,现总结8年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为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10,(11):38-38
<正>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作出的重要决策。"十一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累计投入中央资金93.19亿元,退牧还草面积超过3000万hm2,其中禁牧围栏1679.9万hm2,休牧围栏1560万hm2;安排退化草原补播改良1040.9万hm2。退牧还草工程不仅有利于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还有利于加快牧  相似文献   

6.
赵友  于振清 《当代畜牧》2004,(12):31-32
本文阐述了开鲁县自2001年春至2004年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草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的具体表现,从而说明此项举措是防止草原沙漠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华池县把退牧还草工程作为有效保护天然草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实施。通过项目实施,草原植被覆盖度、草层高度、牧草产量均显著增加,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休养生息,草原生态正在恢复中,实施效果明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声音:努力使退牧还草工程真正成为生态富民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本世纪初期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旨在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当前,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热杰 《四川草原》2009,(5):60-62
<正>称多县隶属三江源区,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的过度利用以及严重的鼠虫害,该区草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环境日趋恶化,退牧还草工程是改善高寒牧区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点项目。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草原生  相似文献   

11.
草原监理工作是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的主要手段,是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我省实施生态省战略及西部治碱工程以来,我省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对草原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确保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工作能够做到退得下、禁得住、不反弹、能致富,是摆在各级草原管理部门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2014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监测表明,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全面落实和退牧还草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的持续实施,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继续改善,草原生态恢复步伐明显加快。一是草原生产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2219.98万吨,在部分牧区遭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最近10年平均水平相比,鲜草产量增加4.04%。二是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3.6%,较2011年增加2.6个百分点。其中,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较非工程区高出6个百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由于我国的政策支持,阿克塞县全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逐渐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近几年随着力度的不断加强,阿克塞草原的管理资料和信息资源种类也逐渐增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利用GIS技术构建新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开发草原资源的目的,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改善草原促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笔者就切实提高对退牧还草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落实改策,完善措施,确保退牧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等问题,工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末,随着牧区人口增长、牲畜增加,草畜矛盾趋于突出,青海省90%以上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先后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政策,全省草原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好转趋势。监测资料表明,2011年至2016年,青海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外覆盖度和鲜草产量对比明显,增幅分别为7.86%和每亩57千克,三江源地区工程区内草原  相似文献   

16.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改善草原和促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笔者就切实提高对退牧还草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落实政策,完善措施,确保退牧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国债资金(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生态发展全局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增加农牧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对已建成的国债资金(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进行了综合评析,并通过评析进一步印证了实施国债资金(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开始至2011年,笔者作为"宁夏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系统"的定点测报人员,以3S(RS、GIS、GPS)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宁南山区退牧还草后的典型天然草原即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进行了连续5年的定点监测。主要监测内容有草原资源生态状况、植被状况、生产力、退牧换草工程效益、草原火灾和草地病虫鼠害。监测和调查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分析,监测区的天然草原生产力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东端武威市,天然草原总面积174.51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150.68万hm2。随着气候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垦牧过度,草地不堪负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化"草原面积达138.1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91.65%。近几年来依托国家天然草场保护工程、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退牧还草工程以及省列草原保护项目等,以休牧、禁牧、划区轮牧为主要措施,加大天然草场综合治理,有效的遏止了草原"三化",极大的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天然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快草原生态建设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阿拉善盟是退牧还草工程的典型项目区,自2003年到2008年已实施了6期项目。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明显,地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有力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由于搬迁成本过高以及后续产业和政策的缺乏,对退牧户的安置不够彻底,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返牧"现象,退牧还草工程的成果难以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