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  相似文献   

2.
正生猪的高热病病因复杂,包括很多猪疾病,像猪伪狂犬病、猪瘟、猪蓝耳病等都容易产生高温。该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天尤为严重,如果主人不注意防治,必将造成大面积死亡,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1猪高热病简介猪高热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病,临床表现多为突发高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甚至不食、呼吸困难、行走不便等,部分病猪皮肤表层有发紫、发红的现象,死亡率极高。该病的病原体在于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变异,还有寄生虫的混合感染与交叉  相似文献   

3.
宋良敏  徐斌龙  金石 《养猪》2007,(6):84-85
27辽宁省部分地区猪的主要流行性高热病—猪瘟的发生与辨证施治目前猪的高热病包括猪瘟、蓝耳病(PRES)、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断乳仔猪  相似文献   

4.
<正>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1临床症状猪"高热病"的病程较长,一般在5~20 d,病死率高。病猪高烧一般可达4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42℃。病猪初期表现少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至今,我国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和猪场不同程度地受到猪"高热病"的危害,其中以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猪"高热病"疫情尤为严重。2007年5月份入夏以来,东南  相似文献   

6.
“高热病”暴发过程中的链球菌病因素及其有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病"发病猪场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均表明,在"高热病"暴发过程中,链球菌病的并发或继发存在重大影响。由于蓝耳病病毒感染对链球菌病的诱发和放大作用,造成部分"高热病"发病猪场对正常猪群作蓝耳病疫苗免疫预防或对"高热病"发病猪群作蓝耳病疫苗紧急免疫时发病和死亡急剧增加。当猪群存在链球菌感染或潜伏感染时,免疫蓝耳病疫苗存在导致链球菌病暴发的巨大风险。有效控制好链球菌病,是预防和控制"高热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严重的"猪无名高热病"综合征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大多数人把它称为"高热病",该病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三高一低)为主要特征,伴有饲料报酬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2007年3月28日,农业都正式公布猪"高热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的分类鉴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20多个省市陆续发生了以猪群体温升高,特别是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木 乃伊胎,生长育肥猪和保育仔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高热病.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查明病因, 故又称猪的无名高热病.该病暴发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严峻 的考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以来,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也发生了猪的高热病,而 且疫情进一步蔓延,表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对在陕西省部分地区 所遇到高热病的具体分析总结,我们认为,猪高热病一般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但 抓住原发病原,区别对待,将会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起关键的指导作用.现将猪高热病的临床分类鉴别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湖南畜牧兽医》2006,(6):41-43
为科学防控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多种病原菌感染及继发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病”。农业部组织专家制定了《猪“高热病”处置技术规范》(暂行)。本刊特此刊登,以期帮助和指导当地开展疫病诊断、疫情报告、处置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1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  相似文献   

11.
博永刚 《北方牧业》2009,(20):17-18
<正>1概述2009年近期猪高热病流行地区的许多养猪户朋友打电话反映我国各地部分地区有散发猪高热病现象出现。近期来,其中以吉林、辽宁、湖北、江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地为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份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出现了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疫病流行(群众称之为“高热病”),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等省;2007年3月份农业部公布了本次疫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变异毒株,“高热病”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近两个月来走访了部分猪场,发现大部分发病死亡的猪多数表现蓝耳病的症状,经多数业内人士讨论分析,造成"高热病"卷土重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去年"高热病"发病面积较大大多数猪隐性感染,携带高热病病原菌,不断散布病原继代传播,虽然有的猪群没有发病,但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1 高致病猪蓝耳病与猪“高热病” 目前,人们一提到“猪高热病”就首先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猪“高热病”吗?其实,猪“高热病”(以前也称猪“无名高热”)在前几年已经出现,该病以猪的体温升高为特征。不同病原,如猪瘟、猪链球菌等感染猪后,都可以使猪的体温升高,发生所谓的“高热病”。多家实验室从不同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的病料中能够分离到多种病原,如病毒、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猪业》2007,(5):58-59
近日,农业部会同有关单位的专家对猪“高热病”进行了进一步研讨。专家认为,我国在猪“高热病”的研究及诊断试剂、疫苗研制等防控技术方面已取得了重要进展。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及时部署防控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病[1]是当前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一类疾病,而作为高热病之一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也曾在我市一度流行,给当地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部分养猪场(户)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底,"猪高热病"首先发生于江西省部分地区的散养户和小中型猪场,继而在湖南、福建、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发生,发病猪群初为育肥猪、生长猪,继而是保育猪和母猪[1-2].引发江西流行的"猪高热病"病原,部分实验室检测结果是,蓝耳病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猪瘟病毒、Ⅱ型圆环病毒、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肺炎支原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霍乱沙门氏菌,个别猪场还检出弓形虫、附红细胞体[1].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来,猪高热病时有发生,病猪多数进行了三大疫病免疫,往往突然发病,症状急剧,部分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笔者以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l例,收到较好疗效。现将具体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高热病发病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反复持续高温、潮热气候的影响,近期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以体温升高(达40.5℃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根据调查,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发生在农村散养户和中、小型养猪专业户。这种以高热不退为主的“猪高热病”主要由猪瘟与猪弓形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并发引起,多数病程长达7d以上或连绵不断或反复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养…  相似文献   

20.
猪高热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猪养殖生产活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猪疾病,本文将结合实际临床经验总结来从猪高热病的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疗方案等方面来阐述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