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方绍光 《云南农业》2008,(10):19-20
在蚕桑生产中,夏秋蚕饲养因气候条件不好、桑叶质量差、病原累积多等因素影响,与春蚕相比发病率较高,蚕农常常说:“蚕难养、病难防,产出效益差”。为此,有些蚕区,特别是零星蚕区,蚕农都有多养春蚕,少养或不养夏秋蚕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应有的亩桑产出效益。通过探索总结并推广普及夏秋蚕饲养技术,最大限度地控制夏秋蚕的发病率,提高夏秋蚕饲养的产出率,从而扩大夏秋蚕养殖范围,增加夏秋蚕饲养量,是提高亩桑产出效益,增加蚕农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夏秋蚕是6月至10月下旬期间饲养的蚕。由于夏秋季节叶质差,气候多变,加之连续养蚕,饲育环境中留存的病源体较多,所以在饲养夏秋蚕时应严把四个“关”。1.消毒防毒关蚕室、蚕具消  相似文献   

3.
兔病防治歌     
夏秋季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我省夏秋蚕一般可分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4个蚕期.每年6月~10月都适宜养蚕,时间长,批次多,养蚕数量大,产蚕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因此,养好夏秋蚕是取得全年蚕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夏秋季节进行养殖蚕儿,蚕龄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是提升植桑效益、养殖蚕儿的有效时间段,但是由于夏秋季节又是一年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对于养蚕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并且夏秋季节害虫多、病菌多,容易引发蚕儿之间的互相感染,稍有疏忽就极其容易造成蚕群的死亡。本文着重分析夏秋季养蚕失败的原因,对夏秋季养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省农村养蚕一般可养5批次,即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春蚕饲养比例占全年饲养量的40%左右,而夏秋蚕占60%左右,夏秋蚕能否优质高产,对全年养蚕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秋蚕饲养时间从6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经历3个多月,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环境条件差,同时桑叶质量不如春季好,桑树的病虫害多。要夺取夏秋蚕高产优质,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以下4条措施:1.选用优良的夏秋蚕品种优良的蚕种是确保丰产的重要前题。选用夏秋蚕种,不但要考虑优质高产,更要考虑抗高温和抗病虫害。目前,多选用我所选育的“芙蓉×湘晖”“、洞庭×碧波”“…  相似文献   

6.
王慧芹 《新农村》2001,(5):17-17
1.加强消毒防病夏秋蚕期气候多变、蚕期间隔短,一般具有蚕病多,病情重的特点。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蚕前消毒抓得狠,中间消毒抓得勤,结束消毒抓得紧。做到养一次蚕,消一次毒,蚕体蚕座和养蚕环境常用药品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蚕桑业在不断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蚕病一直是蚕茧生产困扰因素之一,阻碍了蚕业的发展,特别是夏秋时节的蚕病多发,对养蚕积极性提高影响较大,本文主要针对夏秋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特别是歙县和黟县,更是栽桑养蚕的传统地区。近些年来,全市不断加大蚕桑科技创新和推广,实行轻简、多批次养蚕集成技术,一年养6~8批蚕,积极协调蚕种出库时间和蚕种发放,围绕小蚕共  相似文献   

8.
<正>夏秋季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我省夏秋蚕一般可分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4个蚕期。每年6月~10月都适宜养蚕,时  相似文献   

9.
楚雄市每年饲养春、夏、秋、晚秋4期蚕,其中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夏、秋2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60%.但从楚雄市夏秋蚕的单产看,各乡(镇)、村之间高低相差悬殊.究其原因,认为夏秋期蚕病多损失大,是影响夏秋蚕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要取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关键是要控制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10.
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认真及时做好蚕室、蚕具及环境消毒在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场所,要认真清理,彻底消毒。先打扫洗涤,  相似文献   

11.
<正>1、环境调节要跟上夏、秋蚕的不同蚕期气候差别较大,晚秋蚕可能遇到20℃以下低温,要做好加温的准备工作。但夏蚕都会遇到高温闷热等天气。因此,做好以上不良环境的预防工作是养好夏秋蚕的关键。养蚕环境调节在28℃范围内,最高不超过  相似文献   

12.
4、防止蚕病发生 蚕病会使蚕茧减产,茧丝质量下降.严重时会造成颗粒无收。蚕病的发生规律是春蚕期较少,夏蚕期增多,秋蚕期最盛。夏秋蚕期气温高,湿度大,病原物繁殖快.同时,从春天到夏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增加,病原物积累多.致病力强。夏秋季桑树病虫害严重,桑叶质量不如春季好,蚕儿往往营养不良,抗病能力差,因此防治夏秋蚕病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加之农作物使用农药频繁,对养蚕不利环境因素较多。要获得夏秋蚕高产,须把好以下七道关:  相似文献   

14.
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就蚕的生理特性和饲养操作过程而言,夏秋蚕基本上和春蚕相同。但由于气候、桑叶等条件不同,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良好的饲育环境,从而夺取夏秋蚕的丰收。  相似文献   

16.
耿燚 《新农村》2013,(6):33-34
夏秋蚕期,气候高温多湿,蚕儿的生活环境不良,且对病原体滋生繁殖有利,因而蚕病多发,影响蚕茧产量的稳定提高。夏秋蚕期是桑树虫害多发季节,虫口叶多,叶质差、老化快,部分虫粪虫尸又会成为交叉感染蚕病的传染源。夏秋蚕期又是农田用药比较频繁的时期,蚕儿接触农药引起中毒的机会增多。因此,加强夏秋蚕期的科学饲养管理,坚持良桑饱食等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夏秋蚕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温闷热、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等不利于养蚕的天气情况,若饲养管理技术不到位,易造成蚕体虚弱或蚕病暴发,致使蚕茧的质量和产量下降。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三分之二,因此,饲养好夏秋蚕是夺取全年蚕茧大丰收的关键。本文根据云南夏秋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夏秋蚕饲养的技术要点,为蚕农更好地饲养夏秋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夏秋蚕的饲养由于受高温多湿环境的影响,病原易繁殖、叶质差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历来是蚕桑生产工作的难点问题,即蚕难养且病多。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这一难题,总结出夏秋蚕饲养的关键是做好“二选二控一加强”技术处理工作,即选养抗逆性强的蚕品种,选采好夏秋用叶;控制好病原,控制好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提高夏秋蚕的产量和产值,增加养蚕户的养蚕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加上农作物生产上使用农药频繁,对养蚕不利的环境因素较多。要获得夏秋蚕高产,须把好以下7道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夏秋蚕养殖饲养各季气候、桑叶特点,总结夏秋蚕饲养技术,以期指导夏秋蚕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