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CaCl2(0.1%、0.2%、0.3%),PEG-6000(1%、2%、3%),KNO3(0.5%、2%、4%)溶液处理藏茵陈类植物中的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野生种子和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野生种子(24或48 h),先常规发芽试验,选择平均发芽率较高的处理方法处理供试种子,然后引入土壤基质在大田中进行播种育苗.结果表明:各药剂极显著提高椭圆叶花锚种子发芽率(P<0.01),其中以CaCl2溶液促进效果最佳(发芽率70%以上,出苗率50%以上);1%、2%、3%PEG-6000溶液可提高川西獐牙菜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均不及15%).  相似文献   

2.
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同一生境类型下具有不同交配系统特点和不同传粉者丰度的3种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自花授粉)、祁连獐牙菜(Swertia przewalskii)(高昆虫访问异花授粉)和线叶龙胆(Gentiana farreri)(低昆虫访问异花授粉)为对象,研究其资源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3种植物的花粉胚珠比例(P/O)存在显著差异(P0.05),湿生扁蕾的P/O显著低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祁连獐牙菜的P/O显著低于线叶龙胆的(P0.05);2)3种植物的繁殖分配比例存在差异,湿生扁蕾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线叶龙胆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祁连獐牙菜的(P0.05);3)在繁殖分配比例与个体大小关系上,湿生扁蕾与其个体大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而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则与其各自个体大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交配系统类型和传粉者丰度与植物的资源分配模式有关,尽管3种植物的繁殖绝对投入量都与其个体大小显著正相关(P0.05),但自花授粉植物相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具有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并且这种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不受个体大小影响,这种高繁殖投入的资源分配模式可能与自花授粉植物具有繁殖保障,从而降低其繁殖代价有关。  相似文献   

3.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扁穗冰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晗  刘鸿飞  杨合龙  戎郁萍 《草业科学》2016,33(10):2033-2040
以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和含水量贮藏10个月后对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丙二醛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扁穗冰草种子在-15℃且含水量为6%的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79.8%,在室温(20℃)且种子含水量为12%时,发芽率为0。扁穗冰草种子在4℃且含水量为6%的条件下胚根最长;在-15℃且含水量为12%的条件下胚芽最长。贮藏温度在20℃条件下,含水量为6%和12%的种子胚根、胚芽分别表现为最短和没有发芽。扁穗冰草种子在20℃且含水量为12%的条件下电导率最大;在4℃且含水量为4%的条件下电导率最小。相关分析表明,胚根与胚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各指标间均不显著相关(P0.05)。综合各项活力指标,扁穗冰草种子的适宜贮藏含水量为4%~6%,最佳贮藏温度为-15~4℃。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高湿(40℃,RH1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T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辛慧慧 《新疆畜牧业》2022,(5):19-21+47
以扁穗冰草和沙芦草为研究对象,采用5℃、10℃、15℃、20℃和25℃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探讨2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寒性。结果表明:扁穗冰草在5℃低温胁迫不能发芽、沙芦草能够发芽,10℃和15℃低温胁迫处理下沙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根长都高于扁穗冰草,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低于扁穗冰草,20℃低温胁迫处理下沙芦草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根长与扁穗冰草比,不形成显著差异,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也与扁穗冰草不形成显著差异;25℃低温胁迫处理下扁穗冰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根长高于沙芦草。综合表明,沙芦草种子萌发期抗寒性强于扁穗冰草种子。  相似文献   

6.
人工劣变处理对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温高湿(40℃。RHl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I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持续光照、温度25~28℃、及时补充水分的植物培养箱培养和室温培养(8~22 ℃),对8种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培养方法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同一年份采种的苜蓿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份采种的苜蓿品种,除2008年和2005年采种的各2个苜蓿品种问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随着贮存年限的延长,苜蓿种子的发芽率逐年降低;种子的发芽效果受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超  李宛姝  黄丹  戎郁萍 《草地学报》2016,24(2):251-257
以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含水量对草木樨种子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 < 0.01),温度和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同样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 0.01)。随着草木樨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增加,发芽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含水量为10%,贮藏温度为4℃的草木樨种子发芽率最高,含水量为12%,贮藏温度为20℃时发芽率降为0;随着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增加,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含水量为12%,贮藏温度为20℃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值;丙二醛含量随着含水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与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相关(P < 0.01)。综合各项活力指标,草木樨种子的最适宜贮藏温度为4℃,最适宜含水量为10%。  相似文献   

9.
赵小军  王涛  柯君 《青海草业》2014,23(4):19-21
目的:测定川西獐牙菜中獐芽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超纯水,分析时间为60min,(梯度洗脱:0min时,A:B体积比为25:75;25min时,A:B体积比为60:40;26min时,A:B体积比为90:10;36min时,A:B体积比为25:75,持续至60min),流量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可快速有效地测定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鹰嘴豆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进行12 h、24 h、36 h、48 h、60 h、72 h、84 h及96 h 8个人工老化处理(40℃、相对湿度100%),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根长、电导率及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分析人工老化处理对鹰嘴豆种子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鹰嘴豆种子在老化处理后,发芽率、发芽指数先急剧下降(12 h)而后缓慢下降,浸种液电导率先缓慢上升而后急剧上升(48 h),而可溶性糖含量先急剧上升(12 h)后缓慢上升再略有下降(96 h)。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的电导率与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糖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刘长月  赵莉  倪亦非 《草业科学》2013,30(2):281-286
本研究将当年收获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储存于4个温度条件下,采用定期剖种的方法,调查苜蓿籽蜂(Bruchophagus roddi)的越冬虫态及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苜蓿籽蜂主要以3龄幼虫在苜蓿种子内滞育越冬。10月从田间将苜蓿种子收回,储存温度在18.0 ℃、平均湿度为27.2%(10―12月)时,越冬幼虫于当年12月下旬开始化蛹;储存温度在9.9 ℃,平均湿度为40.1%(10月―次年2月)时,越冬幼虫于次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梯度处理苜蓿种子结果表明,在50 ℃、-30 ℃条件下处理1 d,籽蜂幼虫的死亡率均达100%,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93.33%和88.33%。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特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 ℃)对不同地区采集的扁蓿豆、斜茎黄芪和野火球3种野生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分析野生豆科牧草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结果表明: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率普遍较低,不同温度条件下对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扁蓿豆种子和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均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在30 ℃时发芽指标最高;斜茎黄芪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 ℃时发芽指标最高。扁蓿豆种子活力指数在温度为20 ℃时最大,为14.53;斜茎黄芪活力指数在不同温度下为4.89~7.11,活力指数最高温度为25 ℃;野火球种子在30 ℃下活力指数最高,为18.04。综合考查各项指标,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 ℃。该试验结果为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贮藏期对结缕草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定结缕草种子不同贮藏年限的活力水平。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结缕草种子的活力下降较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含量、ATP含量以及不正常种苗等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显著相关。TTC法和ATP法所测活力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葡萄糖含量与贮藏期的相关性较低。在萌发初期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在降低后又有所增长,但均低于1998年收获而未经贮藏的种子。贮藏1年的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2份发芽率不同的高丹草种子(Lot1和Lot2)为对象,研究比较不同的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老化时间(24h、36h、48h、60h、72h、84h和96h)对高丹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高丹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老化温度处理中,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 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43℃老化效果最明显,Lot1发芽率由65%降至25%,Lot2发芽率由46%降至16%;在老化时间处理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老化60h后种子发芽率降幅最大;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是促进种子老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明晰草玉梅种子休眠的释放,为草地管理和草玉梅的栽培提供基础,研究了室温干燥贮藏和高寒草甸层积对草玉梅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天数不同、是否去掉果皮和是否光照影响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去掉果皮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室温贮藏40~180 d的草玉梅种子,去掉或未去掉果皮后光照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显著低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40,80,150和180 d的草玉梅种子在去掉果皮光照处理下,其发芽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皆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室温贮藏180 d的草玉梅种子未去掉果皮光照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贮藏80和150 d处理(P<0.05),后两者显著高于贮藏40 d处理(P<0.05),贮藏40 d 处理又显著高于贮藏0 d处理(P<0.05)。光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提高了草玉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寒草甸土壤中冷季层积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草玉梅种子的初次发芽天数,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30/20℃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初次发芽天数分别显著低于层积不践踏处理(P<0.05)。践踏层积的草玉梅种子在25/15℃和20/1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8.0%和35.3%),显著高于层积不践踏处理(22.7%和14.0%);室温贮藏同期(11月-4月)未去掉果皮的草玉梅种子未能发芽。当年10月成熟后层积于天祝高寒草甸放牧地的草玉梅种子,至次年8月底有40.2%的发芽;未发芽的草玉梅种子在培养箱30/20℃到20/5℃的温度范围均能发芽,在30/20℃最高,仅为15.3%,绝大多数种子处于休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收获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5个居群(代县、平鲁、平定、柳林和太谷)白羊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耐贮藏性差异。[结果]贮藏年限、居群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以及贮藏1和2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3年时显著(P<0.05)下降,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无显著(P>0.05)变化;其他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贮藏1、2、3年。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在收获当年的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均高于其他居群,平均发芽时间低于其他居群,发芽率较高。贮藏年限对白羊草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平均发芽时间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延长,且居群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也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但贮藏年限与居群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均在收获当年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水平最高。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在贮藏3年内保持较高水平,耐贮藏性最好;而其他居群均不适合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贮藏年限蒙农1号红三叶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对种子千粒重、硬实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贮藏年限种子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低温贮藏条件下,红三叶种子千粒重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红三叶种子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硬实率高,贮藏2年的种子大部分已破除硬实,解...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PEG溶液的互作胁迫来模拟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水温环境,研究了中华羊茅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状况,旨在探究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最适水温条件。结果表明,中华羊茅种子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萌发特性,3种温度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在25℃时达到最高,而在15℃时发芽率最低,说明高温条件有利于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其中在15和20℃条件下, -0.2 MPa水势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浓度水势处理(P<0.05),说明在低温条件下,低浓度的PEG溶液可显著提高中华羊茅种子的活力;而在25℃温度下,其对照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各渗透势处理(P<0.05);表明在较高温度下, PEG对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EG浓度的增大,各温度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胚芽长、胚根长和根芽比逐渐减小,幼苗含水量以及种子的萌发抗旱指数和活力抗旱指数也不断降低,表明低浓度PEG溶液对中华羊茅种子具有“引发”作用,高浓度PEG溶液则对其种子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钠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茹  魏岩 《草业学报》2019,28(3):85-92
钠猪毛菜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具有很强的抗干旱和抗盐碱能力。研究钠猪毛菜不同类型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钠猪毛菜产生3种类型的种子,其形态特征、萌发特性均有显著差异。A型种子绿色,圆形,着生方式为横生,直径为(1.294±0.089) mm,百粒重(90.71±0.42) mg,花被背部有翅状附属物;B型种子红色,圆形,着生方式为直立,直径为(1.166±0.069) mm,百粒重(85.52±0.49) mg,花被背部有短/无翅状附属物;C型种子黄色,圆形,着生方式为直立,直径为(1.044±0.062) mm,百粒重(83.84±0.31) mg,花被背部无翅状附属物。A型种子在5 ℃/15 ℃、10 ℃/20 ℃、 15 ℃/25 ℃、 20 ℃/30 ℃、 25 ℃/35 ℃(光/暗=12 h/12 h)变温条件下萌发率均>92%,B型种子在5种变温条件下萌发率<60%,为非深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2周后可打破休眠;C型种子在5种变温条件下萌发率<5.3%,为深度生理休眠,划破种皮可打破休眠。浓度低于0.2 mol·L-1的NaCl溶液对A型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 mol·L-1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0.05~4.00 mol·L-1NaCl溶液中处理的A型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仍有一定的恢复萌发率。苞片延缓A型种子吸胀,影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去除苞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通过研究钠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为揭示其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疆荒漠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草7号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 cv. Zhongcao No.7)种子硬实的有效破除方法。[方法]利用KNO3溶液、赤霉素(GA)溶液、98%的浓H2SO4、热水、液氮和机械擦破种皮方法对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进行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用发芽第14天统计获得的正常发芽种子数和硬实种子数,计算发芽率、硬实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死苗率,对不同处理方法破除种子硬实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机械方法擦破种皮处理能使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的硬实率降低至4%,发芽率提高至96%;98%的浓H2SO4处理种子25~30 min,能使种子硬实率下降至5%,发芽率提高至95%;2种处理方式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CK,死苗率较低,两者均能有效破除中草7号扁蓿豆的种子硬实。在其他处理中,与CK相比,只有75 ℃热水处理、400 mg/L的GA溶液36~48 h处理、0.1%的KNO3溶液浸种发芽处理,对降低中草7号扁蓿豆种子硬实率有显著(P<0.05)影响,但由于降低幅度较小,不宜采用。液氮处理使死苗率大幅增加,也不宜采用。[结论]考虑到98%的浓H2SO4处理安全风险较高,建议在中草7号扁蓿豆批量种子的硬实处理中,优先采用擦破种皮的机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