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假性皮疽囊球菌(真菌)寄生皮下的淋巴管引起结缔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多由损伤皮肤和粘膜因接触而感染.本次在内蒙古地区开鲁县南部3个乡共400多匹驴发病,未见其它动物发病.发病时间从5月份一直流行到8月末,除极度瘦弱死亡3匹外,其它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骡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尚不多见。现将我区镇原县一起骡暴发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89年10月8日,镇原县良种场一匹4岁公骡于10时表现不吃、呆立等症状,20时突然死亡。相隔3日,从12日18时开始至18日,乘余的7匹骡先后发病,死亡5匹、治愈2匹。除该场8匹骡全部发病外,周围其它畜禽均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3.
著者们对8匹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进行了治疗试验,其中3匹病马是有着全身、包皮周围及后肢感染的汎发型。病畜均有褥疮,不能独立佇立。将8匹病马中间的有着汎发型的1匹留做对照不进行治疗。其余病马,在1952年10月22日以患淋巴管炎病马的血液,按剂量100毫升在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们伊通县兽医院自今年三月下旬以来,历经七十余天的奋战,对51匹盲结肠炎患畜进行了试验性治疗。先后选用中西药近五十种,治愈率已由1981年度的7.9 (发病38匹, 治愈3匹)提高到62.7%(发病51匹,治愈32匹)。现将  相似文献   

5.
<正>马流感是由马流感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此病会给牧民带来极大地经济损失,病畜若不及时治疗,会由流感而继发为其它疾病,导致病情恶化日渐严重至衰竭死亡。我乡廿地村于今年3—5月份发生此病。据初步统计该村119匹马属动物中发病数93匹,其发病率为78%,死亡1匹,死亡率为1.08%。现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30年(1963~1993)来南丹县零星和局部发生家畜炭疽,总共死亡牛81头、马19匹、猪18头,感染人发病73人,死亡4人。其中1963、1977、1982、1992这4次局部发生流行,面广、疫点多,发病死畜多,感染人多,损失大。这4次共发病死牛77头、死马17匹、死猪18头、感染人56人、病死3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精索硬肿是大家畜去势后的一种常见的继发病,西兽医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2013以来笔者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去势大家畜226头(匹),发生精索硬肿的28头(匹),发病率为12.39%。其中,牛发病率为0.76%;驴发病率为16.92%;去势的骡子15头、马3匹均未发病。去势的226头(匹)大家畜中,1~2岁牛、驴发病率分别为0.21%和  相似文献   

8.
1969—1974年,我们在白银库伦地区,用输老龄马血的治疗方法,治愈率达98%。一、临床资料流行情况。1969年8—11月份,马发病101匹,其中幼驹32匹(母18匹,公14匹),2—3岁马39匹(母21匹,公18匹)。1970年8—11月份共发病3匹,  相似文献   

9.
正马流行性淋巴管炎(epizootic lymphangitis,EL)是由伪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引起多种动物以形成淋巴管和淋巴结周围炎、肿胀、化脓、溃疡和肉芽肿结节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2014年8月18日,靖远县高湾乡农户家出现马、骡、驴等马属动物发病情况,发病动物初期出现跛行,四肢、颈部等皮肤出现豌豆大或核桃大的硬性结肿,后破溃流出黄白色或淡  相似文献   

10.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治疗苑文,刘广文,史兴山,王,关士杰,王殿斌经治58例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骡,治愈54匹,迫杀4匹,治愈率93.1%。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在皮下、皮下组织及粘膜上发生结节和溃疡。在皮肤表层时,呈现略高于周围皮肤扁平圆形豆粒大至鸽蛋大的丘...  相似文献   

11.
马骡盲结肠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近两年来发病范围尽管有缩小的倾向,发病数量有所减少,发病有缓和的趋势,但本病仍对马骡有极大危害。为进一步掌握本病的流行规律,提高诊疗技术,减少病畜死亡,对本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与特点1.发病与死亡 1983年发病544匹,其中马359匹,骡155匹,驴30匹。死亡225匹,其中马154匹,骡62匹,驴9匹,死亡率为41.36%。病畜分布于3  相似文献   

12.
1975年7月份由于阴雨连绵,泰来县宏胜种畜场马队,成群马匹发生了由坏死杆菌引起的腐蹄病。7月7日开始发生,很快蔓延全群,至月末仅23天时间发病95例,占全队存栏195匹的48.7%。患畜病情逐渐加重,由1肢发病发展到2肢,严重跛行,有27例不能出牧,6例蹄匣几乎脱落,个别的出现气管炎、肺炎等继发症,逐渐消瘦,营养不良。其它队的牛、羊、猪也零星发生。截止8月8日,全场马匹发病130例,占总马数340匹的38.2%。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3.
1溃疡性淋巴管炎溃疡性淋巴管炎是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发生慢性进行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为特征。病原为绵羊棒状杆菌,本病除发生于马属动物外,牛也可感染发病。马属动物多为散发,主要通过含有本菌的垫草、粪便、土壤、鞍具,经皮肤伤口,尤其是后肢球节部伤口感染。病原菌经球节部皮肤伤口,首先进入皮下淋巴管,引起化脓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14.
1976年上级配发给我们一些已接近失效期的兽用土霉素粉。1977年2月恰逢春节,农民多习惯在春节前给牲畜治病或啖药。因此,给服用土霉素的马、骡较多。用量一般为40克,同时配合其它药物,加水用胃管投服,据统计服用土霉素的24匹马、骡(马9匹、骡15匹),15匹发生反应,占62.5%;死亡7匹(马3匹、骡4匹),占29.1%。  相似文献   

15.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eteriurn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管炎和人化脓性淋巴管炎。动物多由皮肤破伤感染,有的可因摄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羊的发病率较高,常在8%~30%以上。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受害羊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性坏死;  相似文献   

16.
我县部分马匹78年发生流行性淋巴管炎,主要由外地马匹传入。我们采取了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够理想。81年春,我们开始应用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试治病马7匹,收到比较满意效果。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81年10月19日,苏家店公社朱家大队,黑色公马一匹,7岁。主要症状及诊断:患畜被毛粗乱、消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文献记载:“溶血性黄疸”发生于传染性贫血、马紫癜病、血红素血症、焦虫病、纳脱原虫病、肋膜炎、肺坏疸、溶血性毒物及各种中毒等。又据苏联兽医杂志记载:流行性淋巴管炎患马以另一同病患马血液治疗,7匹患马中发生中毒死亡1匹,本文所述的“溶血性黄疸”就发生在流行性淋巴管炎以患马血液治疗的一组马群中,该杂志  相似文献   

18.
马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水样鼻涕、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浆液性至脓性分泌物为特征.马龙县曾在1994年暴发流行,共发病12540匹,发病率占存栏18991匹的66%.时隔14年,于2008年6月首先在马鸣乡开始发病,相继在旧县、马过河、王家庄等乡(镇)暴发流行,共发病13220匹,发病率占存栏26086匹的50.7%,其流行及临床特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4月,在我乡某自然村的成年马中,发生了一种以消化障碍和消瘦为主的疾病。该病经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后诊断为马胃蝇蛆病。病马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现介绍于后。1发病情况1997年3月发病21匹,4月又发病14匹。共发病35匹,死亡12匹,死亡率为34.3%。2临床症状病马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易出汗、腹痛、消化不良、进行性消瘦。3病理剖检剖检9匹病死马均见其胃及十二指肠内有大量马胃蝇蛆的第三期红色幼虫,有的引起胃出血或胃穿孔。4治疗方法对患病23匹成年马,用敌百虫片按0.5g/kg·w投喂2d,每天1次;用2%的敌百虫水喷洒畜体,连续4d…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徐州地区56年9月分引进蒙馬1054匹分布于豐,沛,銅山,邱县,新沂,东海等六县,先后发生疫病,并有死亡,其中以豐,沛,邱三县比較严重,据不完全統計:邱县引进的309匹蒙馬中发病63匹,死亡22匹,用914治疗12匹治癒9匹,用青霉素,磺,胺类治疗27匹,发病疫馬中传染当地驢44头,騾6匹。沛县引进蒙馬212匹中发病的53匹死亡的24匹,发病后情况不明的5匹,經914治疗的26匹痊癒的24匹,感染当地馬1匹,驢2匹,死亡1匹。豐县引进的蒙馬244匹中发病的72匹,死亡馬5匹(該县蒙馬未出售給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