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对嵊县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约克猪、斯格猪3个外来优良品种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嵊县花猪无论是纯繁还是与长白猪、大约克猪杂交,其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至第11胎时仍然较高;长白猪×嵊县花猪、大约克猪×嵊县花猪、斯格猪×嵊县花猪3个杂交组合7-9胎繁殖性能并无显著差异。嵊县花猪与3个外来优良种猪杂交,其产活仔数多、母猪利用年限长等优点都得到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2.
青海八眉猪及其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青海八眉猪(本)以及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八眉猪纯繁时,它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仔数,断奶重,断奶窝重七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以3-6胎较高,长×本组合的7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以3-6胎较高。约×本组合的7项繁殖性能指标均以4-6胎较高。  相似文献   

3.
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对青海互助八眉猪保种场2011年春季八眉猪经产母猪纯繁和杂交的繁殖性能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八眉猪纯繁组显著高于与长白、大白的杂交组(P<0.05);初生重杂交组显著高于八眉纯繁组(P<0.05),初生窝重杂交组虽比纯繁组有所提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重和21日龄窝重杂交组略高于纯繁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和断奶窝重(长白×八眉)组和(大白×八眉)组最高,显著高于八眉猪纯繁组(P<0.05),但(长白×八眉)组与(大白×八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仔数八眉纯繁组略高于各杂交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长白母猪繁殖性能与胎次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不同胎次,分别研究长白母猪纯繁和杂交时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长白母猪无论是纯繁或杂交,其繁殖性能均以第1胎低,随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上升,至第4~6胎到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同时试验还表明,长白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舒数在纯繁时比杂交高,但哺乳期间的增重速度和哺育率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以杜洛克、巴克夏为父本,采用陆川猪、莱芜猪、湘西黑猪及圩猪为母本,进行黑猪杂交组合试验,对其杂交组合当胎繁殖性能及后代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屠宰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方品种杂交当胎的产仔数与其杂交父本杜洛克及巴克夏无关,而仅与其本身繁殖性能相关;地方猪种杂交繁育时,较纯繁产仔数有所降低;4个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杂种优势明显,在其父本一致的情况下,其繁殖性能受母本影响较大,即母本繁殖性能高,则其后代繁殖性能也高。杂交后代出现毛色分离现象,即一致性较差,尤其是杂交后代进行横交时,由于其遗传性能不稳定,毛色分离更加突出;杂种猪胴体及肉质性状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青海八眉猪杂交繁育的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利用高原八眉猪种资源,对青海八眉猪、长白猪及长×八组合的繁殖、肥育、胴体和肉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总产仔数,八眉猪极显著高于长白(P<0.01),显著高于长×本组合(P<0.05);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长×八组合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日增重,长×八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料重比,长×八也明显低于八眉猪。瘦肉率、胴体长×八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脂肪率长×八显著低于八眉猪(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例长×八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皮厚长×八比八眉猪降低0.14 cm,差异显著(P<0.05)。八眉猪的肉色鲜红,细嫩多汁,肉味清香,长×八介于两者之间并偏向八眉猪;尤其肌肉pH、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及肌内脂肪、熟肉率八眉猪与长×八杂种猪明显高于长白。结果表明:八眉猪生长速度慢,胴体性能较差,直接肥育生产肉猪不太经济;但其肉质和产仔性能好,在国内也属高产类群,与长白杂交各性状的杂种优势明显,是优良的杂交母系品种,应合理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分别选用长白(2头)、大白(2头)和白杜公猪(2头)对青海八眉母猪(90头)进行杂交生产二元猪,杂交组合方式为长白(♂)×八眉(♀)(简称长八)、大白(♂)×八眉(♀)(简称大八)、白杜(♂)×八眉(♀)(简称杜八)随机选取二元仔猪90头(每个杂交组合30头),同时以纯繁八眉猪为对照,.对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对杂种优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八,大八和杜八仔猪初生重、20日龄重、35日龄重、2月龄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纯种八眉仔猪(P0.01或P0.05),并显著高于纯种长白仔猪(P0.05)。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其中,长八和大八仔猪初生重、35日龄重、2月龄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生长性能杂种优势均优于杜八,以长八的杂交优势最佳。  相似文献   

9.
民猪纯繁与杂交的繁殖性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98 1~ 1985和 1996~ 2 0 0 0年间纯繁与杂交的民猪繁殖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无论纯繁或是杂交 ,民猪的繁殖性能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都有明显的降低。 1981~ 1985年民猪 3~ 8产经母猪纯繁的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为 14 .35和 12 .83,杂交时的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为 14 .70和 12 .94 ,而 1996~ 2 0 0 0年间纯繁时的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分别为 12 .6 3和 11.39,杂交时的产仔数分别为 13.0 7和 11.96。同一年代纯繁与杂交比较 ,繁殖性能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的方法,试验利用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进行二元杂交,然后分别与宗地花猪进行回交、与黔北黑猪进行三元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的杂交方式下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江♂×宗♀二元杂交组合仔猪哺乳期生长成绩最佳,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21日龄个体重显著高于黔♂×(江×宗)♀三元杂交组(P0.05);黔♂×(江×宗)♀三元杂交组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头数分别为8.29头和7.57头,均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宗♂×(江×宗)♀组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育成成绩优于纯繁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选择江口萝卜猪和黔北黑猪与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宗地花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八眉猪又称泾川猪、互助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肉质风味独特、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八眉猪的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作者提出了加大八眉猪保种选育力度,扩大保种核心群,选择最佳保种方案;推行“场+农户”生产商品杂优猪的繁育推广模式;探讨了开发“优质、安全、绿色”猪肉的广阔利用前景,旨在为我国八眉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中梅山猪保种场中梅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以保种有限公司中梅山猪场3年所测的7个繁殖性状为依据,分析不同年份、利用方式、分娩季节和胎次对中梅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梅山猪1~8胎平均窝产仔数13.61头,产活仔数12.92头,变异系数分别达25.44%和24.08%;中梅山猪4~8胎平均窝产仔数14.76头,产活仔数13.74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80%和23.93%,变异程度均较大。纯繁时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杂交,而杂交后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极显著地高于纯繁(P0.01)。不同季节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中梅山猪4胎时窝产仔数显著高于1~3胎(P0.05),而与4胎后的其他胎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梅山猪繁殖性能好,杂交会降低窝产仔数,4胎时窝产仔数最高,4胎后窝产仔数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西藏高原条件下 (拉萨 ,3658m)杜洛克、长白与内江杂交组合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 ,产仔数杜×内组 1~ 3胎分别为 7.31、7.79和 1 0 .2 9头 ;长×内组分别为 6.30、7.50和 7.70头 ;杜×内组优于长×内组 ,而且上述两个杂交组合优于杜洛克、内江、藏猪纯繁组。杜×内、长×内组第 2胎的各繁殖性状均优于藏×内组。第 2、3胎杜×内组、长×内组的产仔数、初生个体重和窝重、2 0日龄个体重和窝重、断奶时个体重和窝重之间差异不显著。杜×内组 1~ 3胎的断奶仔数和哺育率分别为 7.0 0和 64.35%、6.0 9和 78.2 4 %、8.0 0和 78.30 % ;长×内组分别为 5.33和 56.31 %、5.90和 80 .65%、6.60和86.1 2 % ;;杜×内组的断奶仔数高于长×内组 ,两个杂交组合 2、3胎的繁殖指标均高于头胎。说明杜×内和长×内两个杂交组合适宜于西藏地区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1)
<正>青海八眉猪又称泾川猪、互助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肉质风味独特、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八眉猪作为青海省当家母本,与长白、约克夏及杜洛克生产的二元、三元杂优猪适应性强,肉色、肌内脂肪、风味俱佳。本试验对青海省八眉猪二元、三元杂优猪不同屠宰体重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进行测定和比较,旨在更好地了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海八眉猪(本)、长白猪(长)、杜洛克(杜)、大约克夏(大)及长x本、杜x本、大x本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记录,研究了三种杂交组合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及其遗传方式。结果表明:长x本、杜x本组合各繁殖性能的杂种优势较好,尤以长x本组合的产仔性能优势率较高,杜x本组合的生长性能表现较好,大x本组合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较低。三种组合各繁殖性状的遗传方式大多呈现出中间型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头胎及6胎之后的仔猪初生窝重(P<0.01)。3月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且11月份初生窝重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长白纯繁母猪在产活仔数方面极显著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在初生窝重方面,大白×长白杂交母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第2胎与3~4胎、第3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该猪场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1~4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配种方式以长白纯繁和大白×长白杂交为宜;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BLUE法评定猪繁殖性能的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LUE法分析了青海省养猪繁育体系中母本互助猪,父本杜洛克、长白、汉普夏、大约克、巴克夏、苏白猪和二、三元杂交猪的繁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三元杂交组合的多数繁殖性状极显著的优于纯种亲本,显著优于二元杂交组合,而二元杂交组合也显著优于纯亲本;互助猪产仔数显著高于瘦肉型父本,而瘦肉型父本在改良仔猪生长发育方面则有明显优势。说明我省以三元杂交为主建立养猪繁育体系是适当的,但应注意提高互助猪早期生长发育性能,才能表现出更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梅山猪杂交后代胴体品质的改良分析帅启义,范春国(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系)引言梅山猪是世界繁殖性能特别优良的猪种,产于我国太湖流域。但由于瘦肉率低、皮厚脂多、生长慢,纯繁后代一般不宜作商品肥育。如果引入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优异的外来品种(如大白、长白猪等)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二元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对其杂交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八眉猪产仔数显著高于长×(约×八)(P<0.05),极显著高于约×(约×八)(P<0.01);八眉猪和长×(约×八)产仔活数显著高于约×(约×八)(P<0.05);二元杂种母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长×(约×八)、长×(长×八)和约×(长×八)21日龄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约×(约×八)21日龄重与八眉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长×(约×八)、约×(约×八)、约×(长×八)和长×(长×八)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各组断奶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对野猪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笔者选用子午岭野猪为父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和八眉猪为母本,设置4个杂交组合。对各组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做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子午岭野猪与杜洛克猪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