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肉用仔鸡截翅。鸡的羽毛蛋白质含量高达80%以上,肉仔鸡翅上的管状羽占全身羽毛重量的7%左右。生长这些羽毛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的营养物质;肉仔鸡未截翅时,  相似文献   

2.
鸡的翅膀,对于现代化养鸡来说,既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也基本上失去了它的功能。从苗鸡养成大鸡,每只鸡翅膀的生长也要消耗一定的饲料。去年春,笔者在100只苗鸡中,随意对其中50只进行手术截翅,另50只没有截翅。对照结果,50只截翅鸡中,12只仔公鸡,36只母鸡,死亡2只。50只没有截翅鸡中,15只仔公鸡,31只母鸡,死亡4  相似文献   

3.
截翅的鸡,可节省饲料消耗5%~10%,提高增重率5%~8%,增加出肉率9%,多产蛋8%~21%,其原因是:鸡截翅后失去飞跃能力,性情变温顺,减少活动量和能量消耗,且基本不换羽。  相似文献   

4.
1987年到1991年10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渑池县、卢氏县等对8980只鸡进行了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截翅鸡和有翅鸡的饲养对比试验研究。第一阶段从开食到青年鸡育成,采用等量混群饲养;第二阶段从产蛋开始分笼饲养,分别记录产蛋和用料数量. 一、试验方法用刀式电烙铁截翅。一人展开小翅平放于小木板上,手术者以左手固定部位,右手施放电烙铁,一下就截断了肘关节外的鸡翅;用同法截去另一翅,即完成了截翅手术。由于电烙铁截翅的同时就止了血,也消了毒,所以使截翅日龄由出壳后的48小时延长到  相似文献   

5.
肉鸡出壳后截翅,可促进生长发育,增最加快,并可减少饲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据试验,截翅肉鸡平均体重比不截翅者提高5—8%,而且胸、腿部肌肉丰满,出肉率提高9%,饲料消耗降低5—10%。摘自《山东科技报》1988,5.2.  相似文献   

6.
13.剪鸡冠法。据美国有关资料报导,经鉴别后将母鸡的鸡冠剪掉,可提高母鸡的产蛋率。 14.剪鸡爪法。经国外科技工作者试验表明,在雏鸡期截爪的鸡,产蛋率高于不截的鸡4—5%。  相似文献   

7.
净长瘦肉法:国外研究新型配方只供瘦肉型鸡生产,配方主要是粗蛋白 38%,聚磷酸铵或硫酸铵 0.54%,其余成分同普通全价饲料成分。   喂锰固壳法:在饮料中加 20- 25ppm的锰,使蛋鸡产硬壳蛋且蛋增重而壳不增厚。这种蛋贮存保鲜时间较长,便于运输。   截翅育肥法:用消毒剪从鸡翅关节处把翅膀截除,并在伤口处进行消毒扎线。经截除翅膀后的鸡生长时能量消耗少,生长快,胸肌肥嫩,较大地提高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喂花粉法:将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饲喂,可提高产蛋率 11%,且蛋黄增大,蛋色鲜艳。 国外养鸡新法…  相似文献   

8.
正据报道,美国养鸡新诀窍,却给养鸡业带来丰厚的收获。现介绍几种广泛的新举措。1音乐养鸡法在雏鸡孵化时播放幼鸡出壳时鸣叫的声音,能使小鸡出壳整齐一致,提高孵化率。在一昼夜间有规律地播放12 h能使鸡激奋的悦耳小夜曲,每播放1 h停歇1 h,连续7、8周。此法可使肉鸡日增重提高3%,鸡蛋产量上升10%。另外,鸡欣赏音乐时比较安静,能节省饲料。2截翅育肥法挑选2~20日龄的健壮雏鸡,截翅前两小时停食、停水,并把鸡翅前后用线扎紧,以防流血过多,然  相似文献   

9.
养鸡新法十四则■王学新(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兽医站276707)1截翅育肥。挑选10-20日龄的健壮雏鸡,截翅前2小时停食、停水,并把鸡翅前后用线扎紧,以防流血过多,然后用消毒刀从关节处把翅膀截除,同时在伤口处敷上消炎粉或红汞。而后将鸡放在弱光、温暖...  相似文献   

10.
鸡冠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的翅膀并无特殊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其生长要消耗很多饲料。因此,对家禽剪冠截翅可以节省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小鸡剪冠可在出壳后20小时内进行。小鸡剪冠后不仅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可节约饲料,而且还可提高母鸡开产后的产蛋率。鸡截去翅膀后...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养禽新技术汪志铮一、饲养无翅家禽由于家禽的翅膀在饲养过程中消耗体内能量,浪费饲料,增加了成本,有些国家对孵出不久的家禽实施“截肢”手术。经试验,“截肢”鸡胸腿肉较一般鸡重5~8%;截过翅膀的母鸡、母鹅和母火鸡,产蛋量增加8~20%。截肢的公火鸡精...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养鸡业经历了一个阶梯式发展过程,在肉鸡和蛋鸡饲养上采用了一些新技术。1.终身免疫法当鸡蛋孵化到18d时,在蛋壳上随便选一个点,用醋酸软化后,把疫苗注射进胚胎,孵出的小鸡可基本终身免疫。2.加喂糖水法雏鸡孵化出来15h内,在饮水中加入80%的蔗糖溶液,其死亡率可降低一半。3.雏鸡剪冠法小鸡出壳后24h内尚未开食时,剪掉雌鸡鸡冠,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成年后的各种冠伤;母鸡开产后产蛋率也可提高4%。4.截翅育肥法挑选2~20日龄的健壮雏鸡,截翅前2h停食、停水,并把鸡翅前后用线扎紧,以防流血…  相似文献   

13.
鸡、鸭、鹅的双翅,其营养价值和加工意义都不大。但是,这些禽从孵出喂至整个饲养期,双翅都要消耗掉许多营养。实践证明,切翅家禽比未切翅家禽饲料消耗要减少4%-6%,生长发育加快,体格健壮,肌肉肥嫩,产肉率提高8%-10%,增重率提高11%-13%,产蛋率...  相似文献   

14.
养鸡十法     
终身免疫法当鸡蛋孵化到18d时,在蛋壳上任意选一个点,用醋酸软化后,将疫苗从此点注射进胚胎中去。经处理后孵出的小鸡可基本终身免疫。加喂糖水法雏鸡孵化出后15h内,在饮水中加入8%的蔗糖溶液,其死亡率可降低50%。雏鸡剪冠法在小鸡出壳后24h内、尚未开食时,剪掉雌鸡鸡冠,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成年后的各种冠伤。经此法处理后的母鸡,开产后产蛋率可提高4%。截翅育肥法挑选2~20日龄的健壮雏鸡,截翅前2h停食、停水,并把鸡翅前后用线扎紧,以防流血过多。然后用消毒刀从关节处把翅膀截除,同时在伤口处敷上消炎药。而后将鸡放在弱光、温暖、安…  相似文献   

15.
无翅鸡的饲养,是养鸡业的又一项革新。人们在探索鸡翅的作用时,认为鸡翅起保温和育雏等作用。而在科学养鸡的今天,鸡翅却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反变成负担。从营养和出肉率来讲,总不能和鸡肉与鸡体相比,如按肉料比计,可高达1:5.5—6。如果把切翅和未切翅的鸡对比饲养,其结果,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可比未切翅的  相似文献   

16.
鸡冠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的翅膀并无特殊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在一生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消耗很多饲料。因此,对家禽剪冠截翅可以节省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小鸡剪冠可在出壳后20小时之内进行,小鸡剪冠后不仅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可节约饲料,而且还可提高母鸡开产后的...  相似文献   

17.
1.净长瘦肉法: 国外研究新型配方只供瘦肉型鸡生产,配方主要是粗蛋白38%、聚磷酸铵或硫酸铵0.54%,其余成分与普通全价饲料成分相同。 2.喂锰固壳法: 在饲料中加(20~25)×10-6的锰,可使蛋鸡产硬壳且蛋增重而壳不增厚。这种蛋贮存保鲜时间较长,便于运输。 3.截翅育肥法: 用流水线剪从鸡翅关节处把翅膀截除,并在伤口处进行消毒扎线。经截除翅膀后的鸡生长时能量消耗少、生长快、胸肌肥嫩,能较大地提高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4.喂花粉法: 将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饲喂,可提高产蛋率11%,且蛋黄增大、蛋色鲜艳。 5.彩色食槽法: 采用镶色…  相似文献   

18.
强迫AA肉鸡拍翅运动诱发胸深肌病并测定了诱发过程中试验鸡和对照鸡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的变化。试验组鸡5天中共拍翅7次,有4/9例发生典型胸深肌病。病变特征为带有绿色坏死区的坏死性肌炎。对照组鸡不拍翅,不发生胸肌坏死。血清CPK水平测定表明,试验组CPK水平在拍翅后24小时升高并维持四天,直到实验结束,与对照组保持极显著差异,说明CPK是鸡运动应激有实用意义的血清酶指标,测定时间宜在运动后24小时进行,与猪应激后的情况相似。在试验组内,CPK水平仅在0—2天,0—3天,1—2天,1—3天对比组合之间有极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运动应激后24小时,48小时之内为测定CPK的可选择时间。但发病鸡与不发病鸡的CPK水平无显著差异,说明CPK水平虽能指示运动应激,却不能揭示胸肌病的发生,对其原因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0月—1984年9月,日本在203群信鸽中暴发新城疫。在这些鸽群中,3410只(23%)出现颈斜,运动失调,腿和/或翅麻痹及腹泻,死亡率13%,其经济损失为25%。从病鸽中分离出ND病毒,并且所有分离物均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上形成蚀  相似文献   

20.
日粮中添加沸石对黄羽肉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40只28日龄黄羽肉鸡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分别饲喂沸石含量为0,2%,4%和6%的日粮,56日龄时结束饲养试验。在55日龄时,各组随机抽取健康的鸡24只(每个重复取6只,公母各半),空腹翅 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激素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4%和6%沸石的鸡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鸡提高5.17%,11.07%和8.12%;添加不同量的沸石均能显著提高血液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