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于茶园春肥的作用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茶树形成春茶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秋冬及早春的逐步积累,并非为春茶萌发前的突击性施肥所致。有的则认为,茶树经过秋冬及早春的“整休”之后,茶树生机恢复,春茶期间长势猛,生长快,吸肥力强,产量比重大,品质好,春肥是全年施  相似文献   

2.
分别于1988、1990年在湖南农学院水稻生态研究室进行盆栽和田间微区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与水稻吸收氮源的关系是:水稻所吸收的氮主要来源于土壤氮,占所吸收全氮的61.89~71.94%,只有28.05~38011%来源于当  相似文献   

3.
《茶叶》1986,(4)
在日本茶园中施用化学氮肥每年每公顷高达600公斤以上。但茶树对施用氮的吸收率较低。绿茶采摘的新梢在生长期间需要累积大量的氮素。根据 Hoshina 测定,第二批绿叶中41%的氮由茶树本身贮藏氮供给,36%来自发芽前所施的氮肥,其余则是从发芽后所施肥料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年橘留树保鲜期间不同组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将稳定同位素~(15)N-尿素涂抹在5年生枳砧年橘叶片和果实后,分6个时期(6~480 h)取样分析果实和树体中不同部位~(15)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年橘留树保鲜期间留果枝条对氮素的转运和分配与采果枝存在差异,涂抹~(15)N后丰度下降速率不同,留果树的无果枝平均下降速度达12.64%,采果后的枝条仅4.69%,留果树的有果枝居中,说明留树保鲜树体新梢是第一氮营养分配中心,果实是第二氮营养分配中心;没有留树保鲜的采果枝条,新梢是主要的氮营养分配中心。涂抹在叶片上的氮素可转运到果实,涂抹在果皮上的氮素经果实吸收后也可转运到叶片。叶片吸收的氮转运到新梢的含量显著高于转运到留树果实的氮含量,表明留树保鲜期内没有改变树体氮素的分配模式,从营养角度解释年橘留树保鲜不影响第二年产量的原因,为年橘留树保鲜期间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15)N标记尿素,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盆栽场,用中等肥力砂壤上进行盆栽试验.氮素利用率和残留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素损失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生植株体总氮中,肥料供氮率和土壤供氮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瘤菌供氮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施氮肥可提高土壤AN值和激发率,有利于花生对土壤氮的吸收,但氮肥用量过多,会明显地抑制根瘤菌固氮,降低花生收获后的土壤全氮量,而荚果产量增减产差异不显著.故花生不宜多施氮肥.  相似文献   

6.
前言 应用~(13)N研究花生对含氮有机肥吸收利用规律,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对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1987年,我们利用1986年基施~1N标记氮素化肥的花生植株,经处理后,做为~(15)N标记有机肥施入盆栽的土壤内,进行花生对有机肥吸收利用规律的研究,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15N尿素对二春茶进行叶面喷施,调查其在茶叶中氮素化合物的吸收利用,而且比较并研究其在叶面喷施的同时再在土壤中施用15N硫铵对氮素的吸收和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豆叶面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丰48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法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研究大豆不同器官对氮素吸收与分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条件下,以4.5kg·hm-2(N3)处理大豆各器官干物质量及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中籽粒干物重23.2 g,总干物重73.9 g,分别较不施氮处理(N0)高7.91%和14.93%;籽粒氮素单株积累量为137.2 g,较不施氮处理(N0)高13.11%。同一施氮水平下,大豆不同器官15N积累量为籽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氮处理下,各器官15N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4.5 kg·hm-2(N3)条件下最高,籽粒单株积累量为8.32 mg。15N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与积累量总体趋势一致,不同施氮量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用A_N值法测定了吉林省三种主要土壤(白浆土、黑土、淡黑钙土)上和14个大豆品种在黑土上的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量。查明大豆从空气中固定的氮量占植株全氮产量的50—70%,以黑土为最高,淡黑钙土最低。在黑土上,每公顷约可固氮98公斤。在施用大量有机肥条件下,淡黑钙土上的固氮百分率也显著提高。说明土壤基础肥力对根瘤固氮起重要作用。不同大豆品种的固氮量差异很大,在45公斤—100公斤/公顷之间。说明选育高固氮品种的潜力很大。除固氮外,大豆可通过根、叶,每年向每公顷土壤归还氮素26公斤,针对重玉米轻大豆的现状,通过和玉米比较,从粮食品质、产品价格、节约化肥(能源)、培养地力等方面,讨论了发展大豆的经济效益,建议在白浆土地区大豆面积恢复到30%,黑土地区20%,淡黑钙土地区10%,1990年前全省增加大豆440万亩。由固氮和节约氮肥共计相当标准氮肥15.1万吨。可获总经济效益近两亿元。  相似文献   

10.
前言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啤酒质量起重要作用,而不同施肥技术是决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时期以及不同肥料配比对大麦的氮素吸收利用及其对籽粒品质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优质高产啤酒大麦生产制定最佳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栽培标记了~(14)C和~(15)N的植株而获得有标记的土壤为研究根际的C和N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里,“根际沉积物”(rhizodeposits)指植株生长期间残留在土壤中的渗出物和坏死产物的凝结物。实际上作物成熟时,这些物质已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成一体。通过土壤的生物致死处理和测定再培养及接种后释放的CO_2及无机N量,可对这些微生物生物量进行间接评价  相似文献   

12.
农业和园艺上利用广谱杀虫剂,包括各种熏蒸剂来控制土生病原菌。但经常发现在没有发生病虫害时,这些药剂和其它灭菌处理也能促进植株的生长。最近一些田间试验观察到,土壤杀虫剂棉隆使玉米5年平均增产19%(Bar-nard 等,1982)。棉隆在土壤中分解成甲基异硫氢酸盐,  相似文献   

1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低硫和低氮土壤上单独施氮和硫,对油菜的干物质积累没有影响,氮和硫配合施用显著地增加干物质产量.获得油菜最大干物质产量的施用量是S20-40μg/g和N200-320μg/g,再增加N和S的施用量,降低干物质产量.氮硫配合施用,随着施用量增加,N、S含量提高,也提高吸N量和地上部吸S量.最大干物质产量的土壤适宜N/S为4.7-14.0。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南方稻作区农田土壤镉污染导致稻米镉超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区域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亦造成一定的威胁。研究和调控水稻镉(Cd)的吸收过程,探究控制和减少水稻镉吸收和转运的技术与方法,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系统阐述了硫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展望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夏季在旱地和水稻田条件下分别种植几种豆科作物。着重研究2种茎瘤豆科作物生长和固氮状况。本文调查了供试的豆科植物不同部位的~(15)N自然丰度变化情况。以不固氮的无结瘤大豆植株和水草为参照物以及这些参照植物与固氮的豆科植物之间实际差距值来计算实际固氮量。  相似文献   

16.
豆科植物对氮肥施用的反应极不一致,特别是花生更为明显,研究花生合理施肥,不仅对减少农本、提高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上指导施肥亦是很有价值。 对花生施用氮肥,不同土壤条件,施用时期和施肥用量等,往往给问题更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对此,我们用~(15)N同位素进行研究,同时还研究氮肥与根瘤菌接种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包膜尿素对夏玉米产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基施包膜尿素(120 kg/hm2和90 kg/hm2纯N,下同)和分施普通尿素(1∶1和1∶2 ∶1的比例,总量均为120 kg/hm2)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包膜尿素120 kg/hm2和分施(1∶2∶1)普通尿素效果基本一致,在子粒产量、穗粒数、生物产量及氮素累积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基施包膜尿素90 kg/hm2和分施(1∶1)普通尿素。前二者的子粒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主要来源于灌浆期叶片的光合生产和根系的吸收,表明基施包膜尿素120 kg/hm2和分施(1∶2∶1)普通尿素,均有利于增大并延长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的吸收能力。另外,乳熟至灌浆中期,包膜尿素处理的植株营养器官总糖含量处于较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国际半干旱所的淋溶土壤上进行,前茬玉米,1982年2月12日播种,重复6次。无根瘤花生施用100公斤N/公顷化肥处理作对照A,排列在区组中心,其他处理在其四周排列。固氮处理的供试品种是:不接种根瘤菌的J-11,Gangapuri(西班牙型),PI-259747(瓦棱西亚型),NC-17,ICGS-22和Robut33-1(弗吉尼亚型);接种根瘤菌菌株NC-92的Robut33-1。各处理均施用10公斤N/公顷化肥。无根瘤花生施用200公斤N/公顷化肥,作对照B,以便检查氮肥用量增加是否影响评价土壤有效N的结果。行距75厘米,株距10厘米,每小区6行,长6米,面积27米~2。  相似文献   

19.
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新  孙磊  吴英  刘玉林 《北方水稻》2009,39(5):10-12,15
通过2 a田间试验(第二年定位试验),探讨包膜控释尿素(CR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量养分普通尿素比较,包膜控释尿素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成穗率,产量提高6.0%~31.2%,氮肥利用率提高20.3%~96.5%,搭配比例以控释尿素占总氮量的30%~70%为好。单独施用控释尿素,后效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水稻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采用水培方法, 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对铵、硝态氮的吸收特性。水稻虽为较强的喜铵作物,累积吸收的铵态氮多于硝态氮,但并不完全依赖于铵态氮。在铵、硝态氮等量共存条件下,水稻对铵、硝态氮的相对吸收量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从移栽到分蘖终期的营养生长期,吸收的铵态氮多于硝态氮,占营养生长期吸氮总量的68.9%;铵态氮营养主导作用在分蘖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从拔节到成熟的生殖生长期,两者的吸收比例在1左右,趋于稳定,可以同等有效地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施肥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吸收铵态氮、硝态氮的营养特点,合理调控土壤中铵、硝态氮比例,以满足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各种氮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