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鹅湖之会发生以来,鹅湖山中的四贤祠、鹅湖书院以及鹅湖寺这三个即相互区别又相互叠合的空间成为儒学士人对鹅湖之会这一历史事件以及吕祖谦、朱熹、陆九渊与陆九龄这“四贤”特别是朱陆等历史人物等表达崇敬、景仰和怀念行为的场所,经由情感的调动与思考的引发、此一空间承担起了唤起并塑造鹅湖之会记忆的功能,创造了“四贤”或“鹅湖之会”的永恒价值。但由于空间与记忆的主体性特点,因此,此一空间场所对于置身其中其他主体而言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本大源”是湖湘文化的传统,“原道”是湖湘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原道、卫道乃至殉道成为湖湘文化规约下湖南士人人生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毛泽东、蔡和森等灿若星河的一大批“五四”时期湖南有志青年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与他们在湖南的文化氛围里形成的“原道”精神密切相关。在“五四”时期短短的6年时间里,湖南社会经历了反袁、驱汤、驱傅、驱张,湖南自治运动,以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反日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等,这些运动形成了湖南人一个探讨“大本大源”的“原道”过程,形成了一个历史的链条。而“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则成为这一历史转换、文化转型的不可或缺的“媒介”,成为这一代人才渡河之舟桥,冶炼之熔炉,砺剑之硎石。  相似文献   

3.
在《论语》及《孔子家语》中,孔子直接语及“君子”这一议题的言论甚多。这些言论,颇为全面地揭示了孔子的“君子观”。若加演绎,可以说:突出品德行为修养,是孔子君子观的要旨;强调“仁”和“礼”的修养,是孔子君子观的核心;激励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是孔子君子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谷音》诗歌文本分析与宋代理学“天地之心”命题两个方面,阐述胡应麟所提出的“宋人格调”内涵,从而达到对宋末元初士人人格与诗境一种比较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广西短脉纹石蛾属3个新种,即刺尾短脉纹石蛾(Cheumatopsyche acanthus,n.sp.)、微凹短脉纹石蛾(C.concav-iuscula,n.sp.)和平尾短脉纹石蛾(C.orthocercata,n.sp.)。刺尾短脉纹石蛾与产于越南的金短脉纹石蛾(C.kimOláh&Jo-hanson)较为接近,但其第10节侧面观上下缘近平行,中叶呈尖刺状,侧叶明显宽于中叶;内茎鞘突长卵圆形;下附肢第2节细而直;可与后者区别。微凹短脉纹石蛾与产于福建的挂墩短脉纹石蛾(C.guadunicaLi)相似,但其第10节侧面观较长,约为其高的2倍;阳具腹面观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变细,并在其最端部略加粗;阳具内茎鞘突侧面观近三角形;下附肢第2节侧面观基部2/3粗大,端部1/3细窄,并略向上弯曲,上缘具一细微凹切;可与后者区别。平尾短脉纹石蛾与产于越南的伊氏短脉纹石蛾(C.ecsediiOláh&Johanson)相似,但第10节侧面观略呈四边形;阳具侧面观内茎鞘突略呈四边形,且其下缘略向上切入;下附肢第2节明显窄于第1节端部;可与后者区别。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石质三角形器和三角形石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但对它们的确切用途,考古界与农史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一分歧,我们可以在定名上窥其一斑,如对三角形器有称为“犁”(或双刃石犁)、“锸”、“耜”等几种,尤以前者为甚;对三角形石刀有称为“靴形石犁”(或单刃石犁)、“斜柄破土器”、“斜柄三角形石刀”、“石钺”、“石锄”等几种。我们认为,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研究中过多地从考古学上的类型学与比附学上着手,如三角形器是以其与南方地区的铁犁铧十分相似来推定的,从而忽视了它们作为犁耕工具使用的可能性。笔者认为,由于犁耕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耕作方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诸子百家对这一命题都有精辟的释义。作者着重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天人和谐观”和“博爱观”的思想观点。对破解生态危机这一现代难题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陈国杰 《中国农业教育》2006,42(2):36-37,40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实践中树立“人本发展观”。“人本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全面发展观是“人本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目标;和谐发展观是“人本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内容;主体性发展观是“人本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基本内容。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患孩男,28天,体重4kg,足月顺产,产后无窒息、无黄疸及无青紫史。入院前三天因受凉低热,打喷嚏,微咳,翌日早上家人自作主张给予喂服“解热止痛散”半包。傍晚仍觉发热,又喂服上药半包,服后15分钟,发观患儿唇、指(趾)青紫,但无明显气促、烦躁。入院当天早上患儿出汗和微咳,家人再喂服上药半包,服后20分钟,全身青紫加重,气促,烦躁不安而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5℃,呼吸80次,脉搏200  相似文献   

10.
在树龄、叶龄、叶位相同和在同一生态条件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不同品种叶肉中石细胞的起源、形态、分布和数量均有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石细胞的细胞壁厚度及数量亦有不同。从顶芽到第五片成熟叶观察石细胞的发育与形态变异,石细胞起源于薄壁细胞。“云南大叶”的叶肉石细胞原始体起源于海绵组织,从顶芽往下数第二片叶主脉的基本组织里形成细胞壁略加厚的石细胞;“乐昌白毛”石细胞原始体起源于上表皮下部和海绵组织里,大多在第一片叶中就开始有少量毛状的石细胞原始体;“凤凰水仙”叶肉石细胞原始体起源于上表皮下部,石细胞象吸盘似的爪紧贴于上表皮;“海南大叶”的叶肉石细胞原始体起源于海绵组织。由于起源不同,分布也不同。“云南大叶”叶肉石细胞大多分布在海绵组织里;“乐昌白毛”、“凤凰水仙”的石细胞可以穿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与上下表皮连成“工”字形;“海南大叶”的石细胞一般在海绵组织中,但也有穿过栅栏组织与上表皮连接。野生茶叶肉石细胞的形态也是多样形的:如四川南川洪椿寺南川大叶石细胞是多分枝的,广西桂北大叶茶的石细胞更是千姿百态,近似于栽培品种中的“凤凰水仙”。 根据石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其中桂北大叶茶、“凤凰水仙”叶肉石细胞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外事工作如何高质量发展,率先在“双一流”建设中扛大旗、走前列,笔者认为必须强化“五观”。一、强化“政治观”,紧紧跟党走“政治观”就是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做好高校外事工作的根本。高校外事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政策性、业务性、开放性、综合性极强,一举一动关乎学校和国家的利益与形象。  相似文献   

12.
谈善论恶乃是佛教的永恒主题。在中国佛教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善恶“因果”观,一是注重“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二是注重“因”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有着“决定论”意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以及民间习俗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在佛教中的反映,属于中国化的善恶“因果”观;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基于印度佛教的“缘起论”,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善恶“因果”观。依据印度佛教的这种善恶“因果”观,东晋竺道生进一步提出了“善不受报”的思想。依据“善不受报”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佛教“缘起论”,一个人只管行善而不要去追求行善的回报,然而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行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相似文献   

13.
《文苑英华》作为北宋初期的大型官修类书,是北宋初期诗坛主体对唐及唐前文学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接受。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总结了唐诗在北宋中期诗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示范作用,体现了王安石的宗唐风尚。《文苑英华》和《唐百家诗选》分别代表着北宋不同时期士人的唐诗观,通过比较其审美风尚的变迁,揭示北宋初期到中期唐诗观演变的过程和宋人崇尚唐诗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转变观念是先导。一是要由“专才教育”观向“通才教育”观转变,二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来培养的观念向受教育者作为“人”来培养的观念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是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实行学分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业考古》2021,(4):212-218
与前代相比,宋代饮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士人食素现象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宋代士人将素食作为追求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认为素食可以养生。宋代食素士人的平均寿命要高出普通士人9.5岁左右,这应当得益于他们良好的素食习惯。二、素食在宋代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追求素食就是追求清高淡泊的品行,对于生命品质的渴望已经超越了生活品质的低级需求,成为宋代士人食素的深层原因。各地士人追求生命品质的层次是不同的,这种差异还体现在地域分布上,南方地区士人食素现象要多于北方,且主要集中在闽、赣、皖一带。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书院儒学传播的最重要时期之一,清代书院对士人日常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日常讲学承担了书院的主体教育职能,无疑成为书院最主要的儒学传播途径。其特点是“半教半学”,非常重视师友砥砺、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使生徒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藏书、刻书是书院的重要特征,也是儒学传播的重要途径;祭祀作为书院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儒家道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从精神信仰层面传播儒学。此外,书院还通过命名题额、嵌碑立石、匾联语录等多种环境熏陶途径将生徒纳入到儒学的精神世界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奥尼尔的剧作在对悲剧根源的探索、审美效果的追求及悲剧人物观诸方而与传统悲剧相比己有了质的飞跃,是一种现代悲剧意识。奥尼尔写出了现代人在一个“上帝已死”的世界里无所适从的状况以及企图重新找回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幸福而不得的悲剧,以自己的实践为现代悲剧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   中国士人固有的使命感与怀才不遇和不为重用情结,使得他们以一种消极被动的精神面貌处于一种“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矛盾之中.先秦诸子的待价而沽,魏晋士大夫的故作潇洒、放荡不羁,宋代文人的偏安情绪,元明清士人的消极避世等等.而唐代士人所显示的则是一种生命的阳刚之美,在他们身上勃发着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正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比起魏晋文人潇洒不群、超然自得的豪迈不羁的精神品格,而又少有那种愤世疾俗、自以为是的狂傲,他们更爱世俗的生活,更具积极入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陪陵县境内,处于乌江离注入长江约一公里的江旁,有一道一千六百多米的石梁,石梁上镌刻着十四尾“鱼”形。(因刻在这石梁上,故称“石鱼”),这“石鱼”镌刻于何朝代,虽无史料可证明,但在石梁上(“石鱼”旁)却有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七三年)的题字:“二月石鱼见”,故一般称此“石鱼”为“唐代鱼”或“唐代  相似文献   

20.
“后汉三贤”王充、王符与仲长统在各自著作《论衡》、《潜夫论》及《昌言》中都有关于“天道”的精辟论述。王充指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将人从天人感应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王符主张“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强调人之调和阴阳、和谐治道的作用;仲长统进一步提出“天道为末,人事为本”的观点,突显个体价值。三者天道观的历时演变轨迹正是东汉一代士人思想解放、自我意识萌发的过程,其中有对前朝“天人感应”言论的承继,亦透露出后世玄学思想的新动向,并映射出后汉一代士人欲突破天命、寻求个体价值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