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期竞争性杂菌病害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传统形态学方法和ITS序列分析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拟青霉属真菌(Paecilomyces formosus),尚未见其他有关该菌危害黑木耳生产的报道。菌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温度35℃;在培养基pH 6~9条件下,菌丝均生长良好,偏酸性条件下菌丝生长略优于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诱变方法对蝙蝠蛾拟青霉原生质体进行选育,经过粗筛和精筛后,选出一株菌丝体得率和腺苷含量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的诱变株BS-2#;经过1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摇瓶试验和连续3次1 t罐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BS-2#诱变株发酵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滇中地区昆明西山、昆明野鸭湖、嵩明大哨和楚雄紫溪山分布的蛹虫草居群,进行调查和采样,调查分析了蛹虫草的生境,比较研究了蛹虫草不同居群有性型及无性型形态差异,对蛹虫草无性型的产孢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蛹虫草子囊壳着生方式及其大小、子囊大小、无性型,随生境不同而发生差异。在云南松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子囊壳及子囊较大,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拟青霉型(Paecilomyces-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在华山松林和田埂草丛生境中的子囊壳及其子囊较小,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轮枝孢型(Verticillium-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产不同色素古尼拟青霉菌株菌丝体功效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对产不同色素古尼拟青霉菌株及对应古尼虫草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观察其菌落形态和菌落颜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和D-甘露醇含量;用HPLC法测定虫草素、腺苷、肌苷、胸苷、鸟苷、尿苷6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菌落背面绿色的菌株pgjt03,腺苷含量是古尼虫草样品YHCGGB0145的6倍,且虫草素、胸苷、鸟苷、尿苷含量也均达到最高,与它对应的古尼虫草样品YH—CGJT0148虫草素、腺苷、鸟苷、尿苷含量均高于其它古尼虫草;而菌落背面浅灰色的菌株pNt01,核苷类成分含量均低于其他菌株。说明古尼拟青霉产色素与功效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古尼拟青霉所产色素颜色越深,功效成分的含量相对越高。通过该研究指出,菌落颜色可作为筛选古尼拟青霉菌株高产功效成分的标志之一,且菌落背面绿色的菌株pgit03,性状优良,生长较快,可作为潜在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仙妹  常继东 《食用菌》2008,30(3):12-14
从碳源、氮源、碳氮比、微量元素、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光照强度等方面探讨了蛹虫草C.M.203菌丝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饼粉,最适碳氮比为20:1;K^+、Mg^2+、Zn^2+、Fe^2+、Cu^2+、Ca^2+和VB1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影响不大;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光照强度对菌丝的生长速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在栽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B6过程中发现的白化菌株AB6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和所获得的子实体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6在光照条件下菌丝不变色,其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5℃、pH 4.0~6.0。AB6子实体的粗蛋白、粗纤维、水、灰分、总水解氨基酸和粗多糖等成分含量与B6子实体无显著差别;而其灰分和虫草素含量较高,分别为8.29%和12.9 mg/g,均高于退化的白化菌株DAB6和B6的子实体;其黄酮类、虫草酸和腺苷,分别为0.22%、14.8 mg/g和1.16 mg/g,比B6子实体低。  相似文献   

8.
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MAT-alpha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同核体.笔者推测,蛹虫草发生不形成子实体的菌种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核相发生了改变,即异核体变成了同核体.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交配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以在人工条件完成整个生活史的蛹虫草菌种,分离、鉴定了2个蛹虫草菌株子囊孢子的单孢分离物,对子囊单孢的配对培养和子实体诱导结果显示,蛹虫草具有典型的二极性异宗配合习性。  相似文献   

10.
一株采自蒙山的瘤座虫草的世代交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自山东蒙山采得一簇虫草子座,确认为瘤座虫草。经组织培养、子囊孢子分离及培养皿特征观察,并以分生孢子菌株回接寄主豆天蛾幼虫获得子实体,确定了该虫草的无性阶段,认定其分生孢子阶段为天蛾科层梗孢或杵形虫束梗孢。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该虫草有性阶段子囊壳、子囊、子囊孢子等的超微结构,研究了该虫草的世代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观察了野生和栽培蛹虫草菌株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蛹虫草的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菌丝生长速率逐渐下降,菌落颜色逐渐变淡并有角突变出现,产孢量明显减少,子实体形成能力也逐渐减弱甚至不能产生。为防止蛹虫草菌株的退化,应尽量减少在人工培养基上的培养代数。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菌种退化是蛹虫草栽培的关键问题。本试验采用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分生孢子分离复壮法、蚕蛹回接复壮法、基内菌丝分离复壮法等4种复壮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复壮方法后代菌丝生长速度、转色速度及子实体形成情况,初步判定子囊孢子分离复壮法和蚕蛹回接复壮法都有明显复壮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条件及其子实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大米合成培养基培养北冬虫夏草,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及与野生北冬虫夏草形态一致的子实体,每50g培养基产鲜虫草子实体约25g。分析栽培虫草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表明,北冬虫夏草在许多成分上与冬虫夏草相似,某些药用成分更优于冬虫夏草。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5个选育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富PDA培养基对保藏的5个蛹虫草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比较.并采用加富米饭培养基进行栽培性能比较.筛选出子座健壮、产量高、生产周期短、适合在南方地区春夏季节栽培的蛹虫草菌株CS—7。  相似文献   

15.
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成分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蛹虫草中含有的17种氨基酸,在人工培育蛹虫草中几乎都含有,并且在以蚕蛹为培养基质生长的蛹虫草中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型及其它人工培育型的蛹虫草。  相似文献   

16.
家蚕蛹虫草的毒性研究(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 6 4 对大鼠HB、RBC、WBC的影响 结果如表8所示 ,数值均在正常值内。各剂量组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对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方差分析 ,P >0 0 5 )。表 8家蚕蛹虫草对大鼠HB、RBC、WBC的影响 (X±SD)性别 剂量(g/kg)鼠数(只 )血红蛋白(g/l)红细胞计数(10 12 /l)白细胞计数(10 9/l)对照组 10 134 4± 16 2 9 6 0± 0 72 2 5 6 6± 4 99雌 1 0 10 136 7± 15 2 9 5 4± 0 80 2 5 2 6± 5 0 82 0 10 14 1 5± 13 4 10 0 2± 1 10 2 6 88± 3 0 14 0 10 12 9 3± 17 4 8 96± 0 932 3 96± 2 71…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的富硒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时,能明显提高子实体中硒的含量,但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有一定的延迟与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人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试验通过对四个人工分离蛹虫草品种的菌丝体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沈阳人工分离种(S)为优质品种,武汉(W)、河南(H)、北京(B)种为淘汰种。以大米加4个蚕蛹为基质的培养基子实体生物学效率最高;液体菌种生长周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