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休耕和种植作物对黑麻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不同茬口土壤养分的固持残留水平,建立高效合理的轮作顺序以解决连作再植障碍问题。2018年在甘肃定西渭源县莲峰镇绽坡村随机区组设计、“S”形取样休耕1季、种植1季春小麦、马铃薯、蒙古黄芪和当归后0-20 cm层次的黑麻土壤,测定土壤全量、速效养分和阴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休耕1季和种植1季蒙古黄芪增加了0-20 cm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阴阳离子、Mg^2+、SO4^2-和Cl^-含量,种植1季当归降低了0-20 cm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阴阳离子、Mg^2+、SO4^2-和Cl^-含量。方差分析显示,休耕1季和种植1季蒙古黄芪后0-20 cm层次黑麻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阴阳离子、Mg^2+、SO4^2-和Cl^-含量显著高于种植1季当归。主成分回归分析发现,休耕1季和种植1季蒙古黄芪后0-20 cm层次黑麻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98和0.56,种植1季当归的综合指数得分仅为0.07。休耕1季是黑麻土壤用养结合的简便有效方法,种植1季蒙古黄芪是培肥黑麻土壤肥力的适宜作物。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能量闭合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连续3a(2003-11-2006-10)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下垫面对能量闭合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平衡比率(EBR)日变化规律明显,以昼夜交替时波动最大,下午略高于上午,白天能量闭合状况明显优于夜间.将湍流能的相位提前0.5h,湍流通量和有效能的匹配度及能量闭合程度均得到提高.白天EBR呈秋冬高(分别为0.98和0.94)、春夏低(分别为0.85和0.70)的季节变化特征,EBR的波动幅度依次为:夏>秋>冬>春.下垫面状况对地表能量闭合程度影响显著,裸地阶段、小麦季和玉米季的年均白天EBR分别为1.11、0.94和0.74,小麦季的能量闭合状况优于玉米季;EBR波动幅度依次为:裸地阶段>玉米季>小麦季.观测期间,白天EBR年均值范围在0.82 ~0.97,平均0.89,较好地满足了农田通量观测对数据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杨光  宋戈    韦振锋  刘晗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213-218
基于1999—2010年SPOT VEGETATION旬数据,采用HANTS方法对原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利用傅里叶插值方法将旬数据插值成天数据,再通过NDVI天变化量确定植被物候期,研究了中国西北植被物候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海拔2 km以下,植被类型以农业植被为主,受人类因素影响较大,物候生长季始期(SOG)相对提前,生长季末期(EOG)推迟,生长季长度(LOG)变大且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在海拔较高地区,物候SOG推迟,EOG提前,LOG缩短。(2)1999—2010年西北植被物候,东部SOG提前,EOG推迟,LOG变延长;而向西部物候变化特征与东部相反。一方面,从陕西到青海海拔不断上升,温度逐渐下降,植被物候也随之变化;另一方面,陕西一带是集中农业区,青海地区主要以草地植被为主,农业(小麦)植被物候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以太阳能采暖房为主体,利用连炕节柴灶余热作热源、吊炕为散热器的农村住宅采暖技术,它比仅靠太阳能采暖,室温提高3.49℃,12℃的采暖保证率达到90.33%。文中同时给出了该种采暖型式的热工参数设计模型和建筑结构模型。可供其它多种太阳能一常规能源综合采暖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盖度季动态及其水保效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依据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结果,对2年生人工沙打旺,草木樨草地盖度季动态及其水土保持效益作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草地盖度季动态呈幂函数分布,盖度与产流开始时间,径流量、泥沙量之间均存在指数相关关系;人工沙打旺草地盖度峰值与黄土丘陵区多年降雨年内分布峰值出现的时间同步,加之盖度较大,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6.
轻简柔性墙体装配式日光温室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的柔性墙体一般不具备蓄热能力,为评估其地区适应性,该研究以太阳辐射为主要指标,结合气候条件和日光温室发展选择中国17个城市,利用热平衡方程和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软件RGWS-RHJPJV1.2,计算最冷月室外最低温度下温室的采暖热负荷和冬至日的采暖需求量,并以主动蓄放热系统供热为例,分析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太阳能热利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城市中,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采暖热负荷的范围为50~150 W/m2,随着城市地理纬度的升高,采暖热负荷增大,以冬至日为例,约20%城市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的采暖需求量在0~2 MJ/(m2·d),约50%在2~4MJ/(m2·d),仅10%大于6 MJ/(m2·d);对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采暖热负荷影响最大的参数是南屋面保温被传热系数,其次是温室的换气次数;在拉萨和昌都,主动蓄放热系统对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采暖需求量的满足率为100%。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的采暖热负荷和采暖需求量在中国不同气候区差异较大,且主动蓄放热系统的加温效果在地区间差异也很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硫矿化量、动力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揭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棕壤有机硫矿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方法]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于1979年建立,为玉米–玉米–大豆(一年一熟)轮作模式.试验设置15个处理,本研究选取了其中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N1(低量化学氮肥)、N2(高...  相似文献   

8.
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106个气象站近5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区1965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青稞生长季及关键生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Arc GIS和SPSS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青稞的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稞发育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机理及各气象要素对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近50年来,青藏高原区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趋势(0.53℃?10a?1、7.8 mm?10a?1),且气温上升较显著,降水增加较缓,而日照时数呈波动下降趋势(16.9 h?10a?1);2)青藏高原青稞生长季气温、降水均呈上升趋势(0.4℃?10a?1、7.2 mm?10a?1),但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15 h?10a?1),其中高原北部地区增温幅度较大,而中部地区降水增加显著,高原东北部日照时数下降较为明显;3)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136.7 kg?hm?2?10a?1),其中高原中部增加较显著,高原东南部边缘、青海柴达木北部、西藏西北部呈下降趋势;4)降水、气温均与青稞气候生产潜力呈显著正相关,但日照时数与其呈负相关,其中,降水是影响青稞生长季和关键生长期气候生产潜力最为关键的因素,气温影响次之。基于此,就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点,为提高该区青稞的实际产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曾科  王书伟  朱文彬  田玉华  尹斌 《土壤》2023,55(3):503-511
为了筛选出在水稻生产中应用效果更佳的硝化抑制剂,探讨三种不同硝化抑制剂对水稻季N2O排放、NH3挥发、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在太湖地区开展水稻季田间小区试验,在尿素中分别添加化学合成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以及生物硝化抑制剂对羟基苯丙酸甲酯(MHPP)。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尿素添加三种硝化抑制剂能显著减少N2O排放总量,抑制效果表现为DMPP(31.71%)>MHPP(30.40%)>CP(27.83%),不同硝化抑制剂间减排效果无显著差异;添加硝化抑制剂均显著增加了NH3挥发总量,促进作用表现为CP(58.7%)>DMPP(40.3%)>MHPP(25.3%),不同硝化抑制剂间差异显著;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增产幅度为MHPP(4.9%)>CP(3.3%)>DMPP(1.1%),不同硝化抑制剂间无显著差异,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表现为MHPP(15.7%)>CP(13.8%)>DMPP(10.9%),但不同硝化抑制剂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活性气态氮损失量和水稻产量,三种硝化抑制剂相比单施尿素均显著增加了单位产量活性气态氮排放强度,增加幅度表现为CP(50.3%)>DMPP(35.0%)>MHPP(17.8%),CP显著高于DMPP和MHPP。综合比较,生物硝化抑制剂MHPP在水稻生产中增效减排的作用优于化学合成硝化抑制剂CP和DMPP,但在生产应用中要与其他NH3挥发减排措施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其增效减排潜力,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2412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利用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8年玉米、一季稻、晚稻、大豆和棉花等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区大部分地区≥1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50~300℃·d,热量条件好,降水量偏多,土壤墒情适宜。夏季光热充足,利于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开花授粉、灌浆结实以及棉花开花、结铃。总体上秋收作物生育期内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影响偏轻,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春播期旱情、入汛后部分地区台风和强降雨、中东部地区夏季高温等,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波加热法提取柚果皮果胶的工艺(简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新鲜柚果皮中果胶进行微波提取,采用咔唑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探讨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盐析条件等对果胶得率和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影响,运用L9(34)正变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果胶得率有极显著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影响较小.较佳工艺是:液料比(V/m)8:1,调pH值为2.0,微波功率640W,处理时间8 min,盐析饱和硫酸铝用量与酸萃取液比例为3:5,此条件下提取柚皮果胶得率为4.457%,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42.58%.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黄土丘陵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取暖用能成为必然需求,炕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取暖设施。在甘肃庄浪县2个村的6户农家建造新式节能吊炕,并与传统炕一起进行室内外的温度观测和燃料使用记录,获取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7.0程序,模拟分析冬季取暖期农户日常生活情景下2种炕的热效率。结果表明,每农户年平均取暖用能占到家庭生活用能的一半。高崖韩村吊炕户和传统户取暖用能折合标准煤分别为868.43和1338.51kgce,下湾村分别为956.36和1583.50kgce。吊炕的热效率在27%~37%之间,比传统炕高出一倍以上。使用吊炕能够有效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现阶段解决农户取暖问题的较好途径。因此建议,国家应像推广沼气一样推广吊炕的应用,改善农户冬季室内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沼气工程不同加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解决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加热升温问题,该文以一个猪场废水处理沼气工程为例,对沼气锅炉、太阳能和沼气发电余热利用3种加热方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沼气锅炉加热、太阳能加热和沼气发电余热利用加热3种方式的投资比为2︰11.2︰1,沼气发电余热利用加热方式的费用年值仅为沼气锅炉加热和太阳能加热方式的60%和12%;沼气发电余热利用加热方式无论从经济效益、技术性能,还是适应性、运行持久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太阳能加热和沼气锅炉加热。因此,基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状况,大部分大中型沼气工程应优先选择沼气发电余热利用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连栋温室热水供热系统散热管道传热系数的计算与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化温室作为设施农业的标志,正在受到大力发展和重点研究。为了对温室热水供热系统散热管道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和测试。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对温室热水供热系统散热管道的热工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在密闭小室内,对温室散热管道热工性能进行实际测试。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得出了散热管道传热系数的实验公式,并分析了可信性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加热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保证日光温室作物在寒冷季节正常生长,在日光温室中设置了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该系统将燃池和地中热交换系统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温室内土壤温度和气温的目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地面以下0.35 m沿温室长度方向3个测点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为15.5℃、15.6℃、15.5℃,土壤温度分布均匀,较参考点平均温度分别提高1.9℃、2.0℃、1.9℃;沿温室跨度方向3个测点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为15.2℃、15.6℃、14.7℃,分别较对应参考点平均温度提高2.7℃、2.0℃、3.7℃;温室内平均气温为21.4℃,较参考点平均气温提高2.6℃,室内外温差达到34.0℃。使用燃池-地中热交换加热系统,对提高温室内土壤温度、气温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尺寸玻璃钢仔猪电热板的设计及其应用效果(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克服传统仔猪电热板的缺点,该研究设计了两种新型仔猪电热板,并对其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新型仔猪电热板的大小为600 mm×800 mm,厚度为30 mm,主体结构材料采用玻璃钢,新型仔猪电热板Ⅰ的发热体采用额定功率为80W的电热膜,新型仔猪电热板Ⅱ的发热体则采用额定功率为90 W电热线,调功开关采用电位器开关。在实验室确定两种新型仔猪电热板的预热时间和功率的使用范围后,进行养猪生产现场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新型仔猪电热板都表现出功率调节能力较强的优点,能减轻普通仔猪电热板对仔猪造成的温热不适,改善了仔猪的福利状况,新型仔猪电热板Ⅰ组、新型仔猪电热板Ⅱ组、普通仔猪电热板组和250 W红外线灯组的仔猪的育成率分别为98.53%,95.71%,92.65%和84.29%;仔猪下痢死亡率分别为1.47%,2.86%,5.88%和12.86%。  相似文献   

17.
秋耕对北疆季节性冻融期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秋耕对季节性冻融土壤热状况的调控作用,对比分析了翻耕(FG)、免耕(MG)、垄沟(LG)、翻耕活性炭覆盖(FH)和翻耕秸秆覆盖(FJ)5种处理对土壤温度、冻融循环以及土壤温度梯度等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FG处理相比,MG、LG、FH、FJ处理均减弱了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降低了整个冻融期土壤温度的升、降温幅度和不同冻融阶段土壤温度昼夜变化的变异性程度,维持土壤温度序列稳定的能力FJ>FH>LG>MG。FG处理最先冻结和融化,其余处理延缓土壤冻结和融化速度的效果为FJ>FH>LG>MG,且冻结速度和融化速度越小,冻融交替越频繁,冻融循环次数越大。各处理土壤温度梯度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相关性程度为FG>LG>MG>FH>FJ,与土壤贮水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性程度为FJ>FH>LG>MG>FG,MG、LG、FH、FJ处理均加强了土壤水热资源的保持,其中翻耕秸秆覆盖和翻耕活性炭覆盖促进了深层土壤热量上移,更有利于改善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的水热状况,维持北疆春播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时期汾河水库上游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世芳  赵淑贞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256-259,263
分析研究了西汉至今两千年来,汾河水库上游人口、耕地的增长过程,结合勘察观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在AD1892以前,本区土壤侵蚀的动力是自然侵蚀作用,耕地的扩大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原因;(2)整个历史时期直至现代,沟蚀在本区总侵蚀量中占主要成份;(3)19世纪末以来,由于人口激增,开始开垦陡坡地和急坡地,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但就总体而言,侵蚀量中大部分仍是自然侵蚀即沟蚀,坡地开垦所造成的侵蚀量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双级增温沼气发酵系统的增温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邱凌  梁勇  邓媛方  罗涛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166-171
温度是制约沼气发酵产气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冬季提高并稳定沼气发酵系统温度是低成本中小型沼气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地处东经107.39°、北纬34.53°的陕西省凤翔县范家寨中学农村生态校园沼气系统中,进行冬季太阳能双级增温技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太阳能双级增温系统,能实现较好的增温效果:1)沼气发酵系统保温室内的温度晴天比温室外平均提高11℃,阴天平均提高4.8℃;2)沼气发酵系统集热室内的温度晴天比温室外平均提高11.8℃,阴天平均提高4.6℃;3)太阳能双级增温沼气发酵池内料液的平均温度为10±0.5℃,比不采用增温措施的沼气发酵池内料液温度平均提高6±1.0℃。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加热条件下脱水设备与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传统的蔬菜热风加热干燥和远红外辐射加热干燥方式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组合加热和并流引风技术方案,将远红外辐射与热风两种加热方式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整合成为一种新的组合加热式干燥技术。不同加热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加热的干燥速度最快,平均单位能耗较低。综合分析认为,蔬菜干燥中应采用“先热风、后远红外”的组合加热形式。设备引风管和供风管的连接管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即供给各层干燥箱的热风量和从各层干燥箱的引风量自上而下也相应地减小,满足了各层干燥箱对风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