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种子世界》2000,(8):29-29
据农民日报记者李永生报道,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会议上,我国有38个(水稻、玉米)新品种获得了首批品种保护权,这是农业部从已授理的124件品种权申请中评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作物育种信息》2005,(5):27-28
美国于1983年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1994年国会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修订案,并于1999年2月22日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5年来,选育的新品种数量是新中国成立前50年的1/4。同时,这一制度促使我国育种投入体制由国家大包大揽向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入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育种已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植物新品种在科技成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把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提到日程上来,是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植物新品种保护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分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于1968年8月正式成立,到2000年,UPOV成员国已达到45个.我国1999年4月23日正式成为UPOV第39个成员国,并从当日起开始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下面就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知识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发展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之一。植物新品种是种业知识产权的核心,保护植物新品种对鼓励育种创新、促进种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系统的植物育种工作对社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并开始探索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侠礼  高宝香 《种子》2006,25(10):103-104
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国际、国内现状,国内与国际的差距;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对今后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江本伟 《中国种业》2020,(10):25-28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七条第一款在规定品种完成育种后其权利归属时,使用了“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一词;而在我国《专利法》中与之类似的规定却使用了“申请专利的权利”一词.《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七条第一款中的“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应借鉴《专利法》第六条的用语,表述为“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权利”.否则该条款容易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9.
刘莉 《种子世界》2004,(6):10-11
1961年签署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最早公约)时,认为赋予品种权人的权利要平衡,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一方面代表新品种培育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代表新品种使用者(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依据这一立法精神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从1961年公约到1991年公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于1997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6月16日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标志着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在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