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蟹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的养殖模式。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土壤性质、增加肥力、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养殖模式还需要积极开展稻蟹共作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健全养殖标准、扩大养殖规模、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稻田养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金丽 《现代农业》2011,(5):197-197
稻田养殖黄鳝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和稻田产出率,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经,是农村致富的首选项目之一。稻田养殖的黄鳝可摄食水生昆虫及水稻害虫幼虫,既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黄鳝,提高了稻田的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牛蛙,就是用围栏将稻田围起来,在所围稻田内放养牛蛙.在稻田内进行牛蛙养殖,牛蛙可大量捕食水稻的害虫,而牛蛙的排泄物又是水稻的肥料,同时利用稻田养殖牛蛙不要多占地,多耗水,不需增加投人就能收获蛙产品并能增加稻谷产量,可谓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52-253
稻田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而设置稻田环沟是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措施。进行了环沟对水稻生长及河蟹养殖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设置环沟可增加水稻产量,并能促河蟹生长,提高其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5.
吴忠市稻田养殖河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田养蟹是在不降低水稻产量的前提下,采取新的水稻栽培技术,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把单一的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利用河蟹对水稻的生物防病、生物除草和中耕作用在稻田中养殖河蟹。稻田土质松软,水草丛生,环境适宜,氧气充足,稻禾遮掩,是河蟹的良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的养殖技术,包括养虾稻田环境条件、稻田改造、养殖模式、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捕捞等方面内容,为该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龙虾养殖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始进行小龙虾引种和稻田养殖,养殖效果较好。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虾苗投放、饲养管理、适时捕获、越冬等几方面总结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殖小龙虾和黄鳝,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清除稻田害虫,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健康,且可每667 m~2稻田年产商品小龙虾100 kg和黄鳝25 kg,仅小龙虾和黄鳝每667 m~2稻田的利润可达4 000元以上。现从稻田准备、水稻栽培、苗种投放、水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等环节,对稻田虾、鳝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并分析该养殖技术的效益,以期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在保证水稻的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促使稻谷能够以优良的质量取得优良的价格,并将养殖运用于稻田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收入的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就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模式之一。相比较于单纯的水稻种植而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还是稻田养鸭、养鱼这3种较为普遍的应用技术中,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一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所以在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选择最适合的种养模式。本文针对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种养户提供有效的种植、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华圆田螺稻田养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螺综合种养是将稻田种稻与养螺相结合,在稻田生态环境下,利用田螺和水稻互利共生的特点,既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田螺又收获了有机水稻。通过结合中华圆田螺的生物学特性,对中国田螺稻田养殖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与进一步的分析。将各技术进行比较,并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田螺稻田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田螺稻田养殖技术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虾稻共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种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生产效益可观。本文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质量要求、稻田的田间工程实施、小龙虾防逃设施、药物清池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作必备的稻田技术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适期播栽、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提出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栽培技术;从种苗投放、水质管理、水草移栽、饲料投喂、捕捞原则等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环节。最后客观地分析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响水县今后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是将种稻、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田地中的农业生产.为了保证稻田和养殖双丰收,如何合理施肥,既保证水稻养分的需求,又能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成了稻田养殖不可忽视的技术环节.稻田养殖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不仅关系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水稻和鱼类的安全生长发育.一是以施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有机肥属迟缓性的农家肥,含有丰富的养分,施入稻田后分解缓慢,肥效持续时间长,能够促进水稻稳发稳长,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为鱼类提供部分生物饵料,也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如果施用大量化学肥料,不仅增加农业成本,同时水稻群体生长得不到控制,常造成氮素代谢旺盛,植株嫩绿,易发生病虫害,同时对鱼类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涤环 《新农村》2023,(9):30-31
<正>生态养殖泥鳅包括稻田养殖、慈姑养殖、荸荠养殖等生态兼作。稻田养殖泥鳅的种苗及饲料较易解决,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且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既不影响水稻生产,又能增加稻田的收入,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稻田大规格甲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甲鱼存活率以及水稻产量。本文对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用地选择、稻田建设、消毒清洁、肥料投放、水稻栽植、甲鱼放养、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甲鱼养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种养植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养殖以水稻种植为主,水产禽类养殖为辅,使稻田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掘,养殖水产禽类促进水稻更好地生长。该研究拟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测量稻田区域面积等特征,通过双目立体摄像头捕捉丘陵山区梯田等非规则稻田的局部区域图像,获取图像的深度信息,确定长度数据,为种养结合的稻田区域面积等特征的研究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稻田龙虾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前景较好,在舒城县掀起了热潮。本文介绍了舒城县淡水稻田龙虾养殖技术,具体包括稻虾综合种养田间标准和工程建设、水稻栽培技术、稻田龙虾养殖技术3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稻田养殖龙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稻田综合养殖的初步探索,在共生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水稻的生态环境,投入水蛭进行养殖,充分利用稻田的立体空间,为农民额外创造更多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长季节(6月至9月底),以水稻种植为主,并通过稻田的适当改造,实现小龙虾低密度生态养殖;非水稻种植季节(10月至第二年6月初)进行小龙虾连作,在养殖小龙虾的同时,提升稻田土壤的肥力,改变土壤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正(续第7期第32页)稻-鱼-虾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良好的土壤环境、浅水环境和丰富的饵料来源,通过人工改造稻田,既种植水稻又混合养殖鱼虾,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产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立体综合种养生产方式。稻田混合养殖的鱼虾能够有效防控稻田杂草和水稻害虫,可节省稻田除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