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茶为原料制作的茶叶。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需求,从普洱茶本身的特性出发,并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提出普洱茶新的概念。并讨论普洱茶的原料和故乡,以及普洱茶的源头。对普洱茶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齐翠巧 《福建茶叶》2016,(11):13-14
普洱茶的传统加工生产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设计了普洱茶的自动加工系统,该系统利用PLC作为控制系统,对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为普洱茶的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确保普洱茶的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07,(3)
为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和打造普洱茶品牌,充分体现普洱茶的文化与收藏价值,大力倡导茶为国饮,普洱当先,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云南省第二届普洱茶交易会暨思茅  相似文献   

4.
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配方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标准普洱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理化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标准普洱茶、灵芝普洱茶、洋参普洱茶、橄榄普洱茶、荞芽普洱茶等5个茶样对小白鼠的LD50依次为10.32、10.02、10.02、10.96、10.32 g/kg;在理化指标上:配方普洱茶与标准普洱茶没有明显的差异,且符合普洱茶的国家规定。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与标准普洱茶同样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4个配方普洱茶都属于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9,(5):42-42
通过对不同年代普洱茶、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出堆样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中,以贮藏时间15-18年的普洱茶样品(S-6、S-7)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值分别高达50.00%和54.63%;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中,以勐海、临沧的普洱茶样品(S-5、S-6)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的渥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普洱茶是以晒青绿毛茶作原料加工而成的茶类,原出产于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楚雄、红河、大理一带。随着东南亚各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对普洱茶需要量日益增长,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亦开始加工出口普洱茶,但品质均不如云南所产。普洱茶和许多黑茶一样都要进行渥堆,但对该茶渥堆的实质研究尚未见诸报导。本文从普洱茶原  相似文献   

7.
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娟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并比较普洱熟茶与安化黑茶香气成分的差异,同时探明紫娟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在香气组成上差异不大,共有香气成分76种,但和安化黑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紫娟普洱熟茶和大叶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均以杂氧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安化黑茶则以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1,2,3-三甲氧基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芳樟醇氧化物、咖啡因、1,2,4-三甲氧基苯和植醇等;大叶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六烷酸、咖啡因、1,2,3-三甲氧基苯、植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而安化黑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基丙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紫罗酮、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芳樟醇氧化物等。经对比发现,普洱熟茶和安化黑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熟茶)精制加工与压制过程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港澳、珠三角地区为传统普洱茶市场,以6~10级熟散茶为主,紧压茶为辅。散茶品质要求是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具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甜,精制加工方法比较简单。自1991年后普洱茶精制加工规范未经重新修正。随着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扩大,对高级普洱茶及紧压茶产品需求大增。目前各茶厂的原料、设备、筛路及筛网组合不一,甚至同级不同质。因此,有必要对普洱熟茶精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规范。本文通过对普洱茶(熟茶)的精制加工流程及压制工艺相关技术要点的系统阐述,以进一步规范普洱茶(熟茶)的加工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为生产者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12.
<正>我曾去过云南普洱茶产地调研茶产业,喝过不少普洱茶,耳闻目睹后,对于普洱茶的喜忧情况更是常怀于心。我是一个酷爱阅读的人,在全民阅读月活动里抓紧阅读《普洱春秋》新书后,我对作者陈文吨先生刮目相看了这部精美典雅的图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首先是以茶人文化自信,站在了普洱茶文化高度,来审视云南普洱茶品类,以文化自觉、文化传情的理念,消除了广大爱茶人对于普洱茶品在市场上的误导,照编著者陈文吨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各地不断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用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普洱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直备受关注。文章以历史文献中对普洱茶的记载为线索,从起源、发展、兴盛3部分综合梳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普洱茶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助力茶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6月2日,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工作方案要求,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启动会。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县相关部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发起企业、景迈村和芒景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内的合作社及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感官品质整体低于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同时两种方法发酵的普洱熟茶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和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总体差异不大,除水分、咖啡碱和酚氨比差异显著(p <0.05),其他均不显著,但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样综合品质优于数控发酵的普洱熟茶。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研究及普洱熟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废弃的碎茶灰为原料制备提取物,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以ABTS和FRAP体系评价了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了这两种提取物对Na2S2O3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普洱熟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除咖啡碱外均低于普洱生茶提取物,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最多。同时,普洱熟茶提取物对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都较普洱生茶提取物作用弱,而对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却强于普洱生茶提取物,并在特定浓度下与茶多酚相当。  相似文献   

17.
专家论普洱     
正普洱茶"南强北弱"有其历史原因。首先,广东历来都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历来是普洱茶的消费主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俗称"普洱熟茶"工艺),1 950年代在广东首创,这一技术使普洱茶生产方法由过去长时间自然储旧发酵变为人工加速发酵,生产周期由一两年缩短至两个月内完成,实现了普洱茶生产的大飞跃,从此出现了渥堆发酵生产的普洱茶,开始了普洱茶的工业化生产。到了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记》是云南著名作家、诗人雷平阳先生的一部普洱茶专著,2000年1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并被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翻译出版。作为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普洱茶专著,该书力求在史料和典籍的基础上,让事实说话,拒绝虚妄之辞,还读者以知情权。作者不辞辛苦,行走在田间野外,采集最原始的资料,采访与普洱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诸多茶人,以充满人性与灵气的语言,著成一部堪与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记》相提并论的传世之作,为普洱茶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原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裁张正明先生说":作为普洱茶的一份研究史料,亦作为弘扬普洱茶文化的一本新颖之书,我认为《普洱茶记》的价值值得肯定。在茶叶界,这样的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台湾《普洱壶艺》称该书是"了解普洱茶必读之书"。为满足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对普洱茶的求知欲,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社近期将再版此书修订本。近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雷平阳先生,以期让更多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雷先生写作《普洱茶记》的经历,一起分享他对普洱茶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陈香香味,其香气成分复杂,以醇类和杂氧化合物为主,还有碳氢化合物、醛类、酮类和酯类。本文综述了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及普洱茶原料、干燥方式、发酵程度、茶叶等级、外源氨基酸、外源酶、贮藏时间、茶树品种、臭氧和超高压处理、冲泡条件以及检测手段等因素对其香气质和量的影响,并对普洱茶香气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2月1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实施,其中对普洱茶的界定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依据《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界定,只有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才能叫普洱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