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茶道与茶艺》课程教学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实现学科知识与茶艺师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机融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茶 ,通过品饮 (所谓三分解渴 ,七分品 ) ,从疗疾健身、解渴提神的自然物质功能 ,走向社会精神功能 ,上升到哲学高度 ,人生处世所追求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因此 ,便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文化从广义来说 ,包含整个茶叶发展历史中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主要从狭义茶文化精神方面来阐述。武夷山独树一帜的茶道、茶艺 ,是构成这一茶文化的基础。所谓茶道茶艺 ,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 ,既互相联系 ,但又不能等同。道中有艺 ,艺中有道 ,一是无形的 ,一是有形的。茶道通过茶艺而体现 ,没有茶艺的茶道 ,是空洞的理论 ;茶艺不以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各大院校人才的培养也有新的要求,各大院校应该多注重技术性课程的设置,多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茶艺英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地方茶产业培养应用性人才,所学课程的内容主要适用于英语进行茶叶的销售推广,与茶相关的服务以及基本国际化茶文化的交流工作。本文将从《茶艺英语》课程的背景入手进行探讨,并对《茶艺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茶道”溯源 “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最早出于我国唐朝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鸿渐是唐朝茶学专家陆羽的字,他写了一本《茶经》是全世界能找得到的最早一本完整茶学著作,因为这本书的提倡,喝茶之道在唐宋大为盛行。 相似文献
7.
8.
9.
在教育理论不断创新的今天,课程与教学论不断完善,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深化也为课程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注入了新动力。结合茶道精神理念的具体内涵和实际诉求看,无论是生态思维,还是具体的人文理念,其中都能够被具体应用于整个教学体系中。本文拟从课程与教学论团队建设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道精神内涵理念探究,通过分析课程与教学论团队建设活动的实施诉求,从而探究融入茶道精神推动课程与教学论团队建设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0.
茶可视为中国独有的文化象征,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和历史性。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和渊源。换言之,日本的茶道其源头毋庸置疑源于中国,而众所周知,世界的茶文化要论其源头,也必然是源于中国,而中国的茶文化源于巴蜀。日本以其茶道享誉世界,而作为中国茶文化源头的四川与日本的茶道有何异同之处?本文就着重论述四川的茶艺礼仪与日本茶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12.
13.
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专业课程《茶艺》教学中,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在茶文化知识和识茶、泡茶、品茶技能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节约意识,并根据抗击疫...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茶艺》课程从教学过程、教学设置、课程安排上进行课程改革和优化教学。主要对课程生活化、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循序渐进的技能考试方法等进行了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茶艺表演、茶艺技能训练和展示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在数千年的国粹文化传承中,茶文化作为其重要文化之一,蕴含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思维意识,将初中物理教学与茶道思维之间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茶道思维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哲理,更可以促进学生拥有良好文化思维和品质,帮助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学习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本文主要结合茶道思维的适应性、渗透性、协调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创意《安溪茶艺》来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乌龙茶茶艺。茶艺展现: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条铁观音的彻茶技艺,是一11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动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艺之本: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茶艺之田:彻茶之细致,身韵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流程。茶艺之错: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