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构建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与耦合态势模型,探索连片特困地区内的旅游扶贫名镇重庆武隆县仙女山镇和石柱县黄水镇2004-2013年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系统的耦合发展态势,结果发现仙女山镇旅游扶贫系统的演化曲线为直线型,黄水镇则为倒U型,旅游扶贫受生态环境退化的约束限制更为明显;生态保护系统的演化曲线均为倒U型,生态环境呈退化态势,且黄水镇退化更为突出.仙女山镇旅游扶贫与生态保护系统的耦合发展由低水平协调阶段上升到改善磨合阶段,呈跳跃式耦合发展态势;黄水镇则由低水平协调阶段渐次上升到改善磨合和拮抗阶段,呈渐进式耦合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3~2015年样本数据,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扶贫绩效进行多维评价,对推动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1)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扶贫绩效整体呈在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2)各县市的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3)在扶贫综合成效方面,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面改善成效较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方面成效较差。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喀什地区正规教育投资、职业培训和健康及医疗投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喀什地区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脱困的重要路径之一.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近些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持续刺激下,其农业发展相较于以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生产规模偏小、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低等一系列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并不相适应,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产业链务不完善等一系列困境.为破解这些困境,需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创造条件、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完善农业产业结构链、加大农业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力量和资金项目等主要是投向贫困村,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被"边缘化",致使非贫困村发展趋慢,贫困人口脱贫步伐缓慢。以四川省平武县为例,分析了平武县非贫困村精准脱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泰国正大集团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农牧产业链,成为世界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典范,其采用的生产各阶段的原料采购、产品制造、成品销售产业链连贯经营模式,以及由政府、龙头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社参与形成的四位一体产权式养殖新模式和理念,对地处连片特困区的甘肃省会宁县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培育和壮大种养殖基地,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养殖产业化水平,促进养殖业规模发展,构建生态示范村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对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增强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能够为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逆向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以疏勒县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疏勒县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针对调查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依据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扶贫,是目前产业扶贫政策的核心理念。2012年我国启动扶贫攻坚战,怎样扶持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陕西省山阳县中蜂产业为例,立足于县域农业资源禀赋情况,从产业发展的微观层面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对策,以便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往往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本文以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从连片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与减贫特征两方面,分析区域贫困特征——集中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深化共生共存。指出破解区域经济发展难题,转换传统减贫思路,将生态扶贫纳入大扶贫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减贫相结合的道路。具体思路:在剥蚀构造中山区采取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包括退耕还林模式、生态移民模式;在河谷阶地采取生态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包括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扶贫济困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是新时期党中央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实际实施的"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内容。安徽省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特殊贫困人口较多、保障水平偏低、资金支出压力较大、基层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依赖性较强等挑战。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并重,编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宣传和监管。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在山区生态涵养补偿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些生态补偿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形成了受到农民广泛欢迎的生态涵养补偿政策措施,促进了山区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生态补偿机制涉及面广,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复杂,生态补偿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金水平调整机制,成立专业的生态林养护组织,加大本地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赵祺  范泰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44-246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当前重大战略任务,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与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西省天镇县玉泉镇唐八里村为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建设、组织创新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剖析现状,进而深入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找出唐八里村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在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成效,关系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以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分析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扶贫开发绩效在逐年提高,但增幅在减缓,其中,社会发展水平年均增幅最高,其次是生产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而生态环境改善年均增幅最小。基于此,对新疆南疆三地州提高扶贫开发绩效水平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赖蓉  黎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3):144-146,154
教育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兼具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为一体的赣南苏区基础设施薄弱,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成本高,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战中的"坚中之坚"。目前,于都县的农村贫困区在教育脱贫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识别对象不精确、干部"雁过拔毛"式贪污腐败、教育水平落后等问题,为了使其通过发展教育彻底摆脱贫困,需要完善教育脱贫对象的识别工作、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构建以政府和社会协同支持的教育脱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重点生态功能区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重要区域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系统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漓江源区居民生态保护调查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月  李晖  李明顺  翟佩雯  黎树芹  谢雍新  黄玉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43-17045,17048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及现状。从漓江源区居民的生态破坏入手,调查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期望,探究生态破坏根源,并基于环境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研究补偿方式。探索生态教育对源区生态保护的贡献,在现有环境法律和行政架构下,为漓江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期调节漓江生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漓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增长极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实践为支撑,尝试性地运用体育产业学、体育旅游学、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归纳出湖北省都市体育业和旅游业耦合的优势条件,分析从产业分界走向产品耦合、市场耦合和制度耦合的过程,并提出都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深度贫困县作为集中性区域贫困的典型形式,顺利摘帽并持续稳定脱贫成为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与难点。以秦巴山区丹凤县为例,系统梳理深度贫困的生成机制,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县扶贫项目实施、农村居民增收、促进人地业协调发展方面的脱贫成效,总结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提出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巩固脱贫成果,形成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为同类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文立足临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衔接途径,以期对其他地区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耕地保护与可持续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威宁县为研究对象,对其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期促进威宁县耕地可持续利用,为其他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耕地保护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