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乡村旅游中土地流转与开发策略的联动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赟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58-2962
新型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土地利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效应奠定了基础。以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博弈分析法分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旅游开发策略的联动关系,剖析利益相关者在土地流转中的不同诉求,为乡村旅游的土地开发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乡村旅游用地与农村集体用地的关系,其实质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基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利用。乡村旅游用地的获取一般有征地和土地流转两种途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对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诸多损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创新乡村旅游用地开发模式,建立具有旅游禀赋的土地产权交易机制是优化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多种问题,土地利用规划随意性大、农村土地产权不清、耕种地块分散、农地质量下降、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等问题共同制约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与发展。加强土地规划、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行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模式、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培育新常态下的乡村休闲产业等举措将有利于推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及发展。研究表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推进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是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必要推动因素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乡村旅游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出发,阐述了开展乡村旅游和农村土地利用的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土地困境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用地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开展了乡村旅游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土地利用两者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两者之间共同发展、共同促进,通过科学利用农村土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小康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保护并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农村土地改革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包括科学规划、加强土地整治、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转变观念、改革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7.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能够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因此,探究农村土地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可行性策略,是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针对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土地流转困难、土地闲置率较高、土地利用模式单一、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服务机制、加快推动土地高效流转,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土地利用模式,加强农村生态整治、提高农村土地质量等对策,以期在实现农村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上,挖掘土地利用价值,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中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空心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凭借其独特的乡村规划、文化传承和就业拓展等功能,对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开发在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荒废土地重置利用、农村风貌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可在旅游经济体的集聚、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小城镇综合建设等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同时需要在战略规划、农民参与、具体实践、制度完善、生态文化保护等方面强化配套。  相似文献   

9.
胡芬  李季 《安徽农业科学》2016,(10):219-221
界定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为农村和农民群体带来的影响: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创新了农村就业形式并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地过度非粮化、土地价格上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公、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不利影响。提出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优化策略,为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中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关系密切。安徽省农村土地利用中,局部不能统筹兼顾,致使域内可用地资源匮乏、植被减少迅速、水土流失加剧、动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退化、土壤质量滑坡、土地污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意识不强、土地利用规划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村民环保积极性不高、部门管理不严、土地生态建设基础薄弱。为此,需采取牢记“惜土”国策,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理论研究,保障村民权益;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部门协调;加强生态教育,优化宣传手段;严守法律法规,激发全民参与;积极寻求方略,严格土地管理等措施有效应对目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黄艳华  曹月娥  周颖  李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43-9444,9458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土地规划体系存在问题,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率低.结合优先进行农业耕作使用、节约土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区域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沿海发达地区,可采取“迁村并点”、整村搬迁、旧村改造、城镇社区化等措施;在中部地区,要重视农田改造和农田产品发展;在生态薄弱地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要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2.
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仍存在着产品创新开发程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乡村文化建设受轻视、乡村生态资源缺少科学规划和保护等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扎根农村、依托农业,以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提出要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异质性、促进景区间联动、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完善生态保护和投入机制等发展路径,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畅  周恒  徐志高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12-2415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给鄂西生态圈的科学发展带来极大挑战.阐述了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面临的相关问题,从农村水资源统筹规划、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鄂西生态圈水资源科学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孙明  闫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95-12797
将指标评价体系引入农村公共安全规划研究中,通过研究当今农村公共安全规划现状及环境承载能力,选取土地、人口、生态环境、水资源、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等影响农村公共安全的承载力指标,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体系作出DEA评价,得出评价结果,作为农村安全规划的决策依据,为农村公共安全规划提供科学的和定量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史术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95-22497
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参照彼得·圣吉概括的八大基模之一的成长上限基模,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乡村旅游成长上限基模,包括科学规划差额成长上限基模、基础设施投入差额成长上限基模、高素质从业人员差额成长上限基模。通过对成长上限子基模作并运算,得到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就乡村旅游发展消除成长上限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强调应由政府主导,加强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以及政策支撑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崇阳县发展乡村旅游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运来  刘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54-2355
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崇阳乡村旅游开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崇阳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开发的规划、行业管理、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农村土地整治等相关研究基础上,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与农村土地整治结合,分析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科学意义。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着力点,有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存互促关系。以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现状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为依据,探讨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提出应以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为基础,注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等多重功能发挥,通过提高居民主体意识、制定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保护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等,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丹亚  张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08-14810
通过对秦岭腹地的商洛市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进行了调研,指出秦岭腹地农村具有开发体育旅游产业的巨大的自然和人文优势,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有诸多挑战。提出了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扩大开放等发展农村体育旅游产业的策略,为开发农村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