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货架温度对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南果梨在(0±0.5)℃冷藏180d后出库,不同货架温度及升温方式对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的影响,为南果梨贮藏保鲜技术及褐变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设5个货架温度(直接5℃、10℃、15℃、20℃和变温升至20℃处理,分别标记为Z5,Z10,Z15,Z20和B20处理),货架期间测定南果梨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货架温度越低,南果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维生素C(V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L*和h值下降越缓慢,果皮a*(a*0)和b*(b*0)值升高越缓慢,果皮、果肉和果心乙醇含量积累越少,褐变指数及腐烂率越低。并且Z20货架与B20货架各项品质指标、果皮褐变指数及腐烂率无明显差异,但货架期间果皮褐变严重,失去其商品价值;低温(5~15℃)的货架温度能够显著抑制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率,维持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建议冷藏至次年的南果梨出库后不应放在常温(20℃)下,选择低温(5℃或10℃)运输及销售,货架温度5℃可销售一个月左右,货架温度10℃,建议一周内销售完,15℃建议5d内销售完。  相似文献   

2.
研究'南果梨'在常温环境(20±1)℃下分别后熟0、3、5、7、9d,再用1μL/L的1-MCP处理12 h并冷藏150 d后,常温货架期内'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指数的变化情况,为'南果梨'贮藏期品质维持提供技术方法。试验分别在常温货架期0、3、6、9、12、15、18d时测定10个处理的'南果梨'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乙醇的含量,果皮色差值,果皮褐变指数,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后熟0 d,再用1-MCP处理可以有效延缓'南果梨'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较好地维持了其内在品质,延长了果皮由绿转黄的时间,且无果皮褐变情况的发生,货架期可延长至18 d,并且各项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除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褐变指数外)。因此,建议生产上在'南果梨'采摘后应立即进行1-MCP处理,准备市售前应提前在20℃的环境中放置9 d左右,此时果皮全部转黄,且果实硬度较高,可常温销售10 d左右,大大延长'南果梨'的销售时间,延缓其硬度的下降及果皮褐变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5、-0.5、0.5、1.5、3.0℃5个低温环境下‘红香酥’梨贮藏120、180、240 d以及对应的20℃货架7 d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确定‘红香酥’梨最适贮藏温度和最佳贮藏期。结果表明:L值和h°可较好地反映‘红香酥’梨果实贮藏期间果皮颜色的变化情况,贮藏后期(贮藏180~240d),1.5℃和3.0℃贮藏果实的果皮颜色亮(L值高)、黄(h°低、a值负值绝对值低)、果皮油腻化、果实腐烂严重;-1.5℃贮藏虽能较好地维持果皮绿色和抑制果实腐烂,但贮藏后期果心出现严重褐变,而且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0.5℃和0.5℃贮藏能长期维持‘红香酥’梨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抑制果皮转黄和果心褐变,保持果实较好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还能更好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降低果实乙醇的积累和减轻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建议‘红香酥’梨中短期(120d以内)贮藏温度以1.5~3.0℃为宜,不宜太高;中长期贮藏(120~240 d)可采用-0.5~1.5℃,不宜太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冷藏‘砀山酥梨’适宜的保鲜膜包装。【方法】研究不同保鲜膜包装的‘砀山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冷藏150 d和210 d,常温20℃条件下放置24 h和货架9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醇质量分数、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以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果实贮藏210 d+20℃货架9 d时,CK(裸果)果实呼吸强度和乙醇质量分数高,可溶性固形物(SSC)和硬度低,果皮颜色暗、黄,虎皮严重,风味异常,由于失水导致果皮皱缩,果柄干枯、褐变严重,商品价值降低;与CK相比,PVC薄膜袋虽能抑制果皮转黄,保持果实的硬度和果柄的新鲜程度,降低货架期果实的呼吸强度,但由于冷藏期间PVC袋内CO2体积分数高(2.30%~2.70%),O2体积分数低(17.0%~17.9%),导致果实中乙醇积累,造成货架期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严重,引起风味劣变;PE薄膜袋扎口包装的果实风味基本正常,贮藏效果稍好于PVC包装;PE薄膜袋掩口和高渗出CO2保鲜袋能保持贮藏和货架期果实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以及较低的乙醇质量分数,而且果实风味和外观颜色正常,无虎皮,果心褐变轻微。【结论】‘砀山酥梨’不宜裸果贮藏。相对于PVC和PE薄膜袋扎口包装来说,PE薄膜袋掩口和高渗出CO2保鲜袋对‘砀山酥梨’长期贮藏、保持货架期果实品质和抑制褐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收期对‘新梨7号’梨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泊头‘新梨7号’梨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期(盛花后106、116、126、136 d)果实在常温[(20±0.5)℃]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种子颜色指数增加,果肉硬度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采收期2(7月30日采收,盛花后116 d)果实最高;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和Fv逐渐降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货架期延长,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Fo升高,Fm、Fv、Fv/Fm降低,种子颜色指数和腐烂率增加;采收期2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保持较高水平,口感较好,果面具红晕,且果实腐烂率较低,贮藏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新梨7号’在河北省泊头地区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标准为:果实7月下旬至8月初采收,果实生长发育期110~120d,种子颜色1/2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肉硬度≥5.0kg/cm2。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新梨7号’贮藏期间果实衰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采收期盖县大李果实在常温(20±1)℃货架7 d条件下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期的延后和货架期的延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a*值、黏附性、内聚性和弹性上升,可滴定酸含量、L*值、b*值、破裂力、屈服力、胶黏性和咀嚼性下降。7月13日采收的果实硬度较高,品质较差,着色程度低;而7月27日采收的果实硬度过低,质地太柔软,无法运输,但品质较高,适合即采即食,观光采摘;7月20日采收的果实品质最佳,硬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接近7月27日采收的,颜色较鲜艳。因此,建议在辽宁省盖县大李在7月20日采收,采收时果实硬度在4.50~5.0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1.00%,果皮底色为黄绿色,果面一半转红,更适合鲜果销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钙制剂对果实硬度影响的生理机制,为有效延长果实货架期、维持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硝酸钙、氯化钙、氨基酸钙、糖醇钙为钙制剂,对‘寒富’苹果进行采后浸钙处理,在货架期内动态监测果实硬度、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采后‘寒富’苹果果实硬度、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果实可溶性果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4种形态钙制剂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硬度,抑制了果实原果胶和纤维素下降以及可溶性果胶上升,抑制了PG、CX和PME酶活性。至贮藏35 d时,硝酸钙、氯化钙、氨基酸钙、糖醇钙处理的果实与对照相比,硬度分别增加了4.0%、6.0%、6.6%和7.9%;原果胶含量比对照高17.2%、21.0%、25.3%和29.6%;纤维素含量比对照高28.9%、36.5%、53.3%和68.5%;可溶性果胶比对照分别低13.7%、5.0%、19.4%和26.6%;PME活性比对照果实分别低19.8%、21.9%、27.9%、31.8%;PG酶活性比对照果实分别低5.4%、8.7%、15.3%、19.6%;CX酶活性比对照果实酶活性分别低22.1%、22.6%、43.7%、50.1%。相关性结果显示:果实硬度与可溶性果胶(p0.01)、PG酶(p0.01)、CX酶(p0.01)、PME酶(p0.05)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原果胶、纤维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采后钙处理能显著降低‘寒富’苹果PME、PG、CX酶活性,抑制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从而更好地维持果实硬度。4种钙制剂中以糖醇钙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并分别在18℃和20℃下后熟,测定果实硬度,果皮颜色、膜透性和叶绿素,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研究温度、乙烯利浓度对‘宝岛蕉’果实后熟进程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和乙烯利浓度均对‘宝岛蕉’后熟进程和品质有积极作用,使果实硬度下降、果皮膜透性增加,总叶绿素含量下降,颜色由绿转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减少,达到食用品质;20℃与18℃相比,适当高温可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加速淀粉的水解和维生素C的转化,从而促进‘宝岛蕉’果实的成熟,缩短后熟时间。  相似文献   

9.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0.
‘南果梨’味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北方重要水果之一,但果实后熟后极易褐变和腐烂变质。该文综述了‘南果梨’采收、分级、保鲜剂处理、预熟、贮藏包装、预冷、贮藏、销售包装、运输与货架保鲜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以期提高‘南果梨’贮藏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1-MCP处理对冷藏后南果梨常温货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果梨为试材,果实经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再冷藏一定时间后,研究常温货架期间1—MCP对果实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圆形物、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果肢、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皮转色、果梗祸变及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强烈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及延迟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及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果胶含量、PG活性的上升,同时延缓了果皮转色、果梗褐变及果皮褐变,使果实的货架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梨采后细胞壁成分及果胶酶活性与果肉质地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果实质地有明显差异的‘黄花’和‘湘南’梨为试材, 研究了细胞壁组分、钙含量、果实硬度以及果胶代谢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品种上述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但还存在以下差异: 1) 贮藏性差的黄花梨纤维素含量、原果胶含量、果实硬度相对较低, 而果实钙含量、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高; 2) 黄花梨木质素含量较高, 且生成木质素的速率较快; 3) 黄花梨果实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活性在贮藏前期极显著高于湘南梨果实, 末期两品种差异较小, 而果胶甲酯酶(PME) 活性极显著高于湘南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西洋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找到反映果实后熟进程的特征指标,实现西洋梨果实后熟程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三季梨’果实为试材,比较果实不同后熟时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三季梨’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色泽由绿转黄,亮度逐渐增加;叶绿素光化学效率(F_v/F_m)前6 d无明显变化,后2 d迅速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淀粉指数(SI)升高,酶含量降低,后熟6 d时出现乙烯和呼吸跃变峰。果实的后熟软化伴随着果皮叶绿素含量、h°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0、F_v等指标的下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硬度分别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h°值、F_m和F_v等表征果皮颜色的指标以及与淀粉含量、纤维素酶活性等软化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_0和F_v/F_m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果皮颜色h°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F_0、F_v、F_m和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a*、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西洋梨果实后熟主要是由于淀粉含量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引起果实硬度下降以及果皮叶绿素降解导致果面由绿转黄,最终完成果肉软化、果皮转黄的后熟过程。另外,以硬度下降至3 kg·cm~(-2)时作为果实最佳食用期,后熟过程中可通过果皮颜色或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对果实最佳食用期进行无损判断,当测定h°值低于105或L*值高于70时,或F_v/F_m低于0.7时,果实达到最佳食用期。  相似文献   

14.
以‘南果梨’果实为试材,于采收后采用50 mg/L二氢茉莉酸丙脂(PDJ)室温下浸泡2 h处理,于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人工气候条件下后熟,分析外源PDJ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后熟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果实功能性酚类物质的代谢调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PDJ处理可以显著延缓‘南果梨’果实成熟进程,并有效提升果实酚类代谢水平,对果皮中黄酮醇含量及果肉中黄烷醇、熊果苷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果实的保健功能性,说明PDJ可以通过促进‘南果梨’果实酚类物质的合成来提高果实营养价值;PDJ处理对‘南果梨’果实采后着色有一定促进作用,提高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烟富8号苹果带袋采收和不套袋的果实品质和货架期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烟富8号苹果带袋采收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高于不套袋果实,但差异均不显著;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果皮a*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等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果皮L*、b*值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不套袋果实无显著差异。在货架期,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硬度和还原糖含量、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桃果实25℃贮藏的主要贮藏品质变化。【方法】2012年与2013年供试‘锦绣’黄桃树体分别施用常规化肥及15、20与30袋控缓释肥,研究2个年度4种施肥处理桃果实25℃贮藏0 d、4 d和8 d的采后变化。【结果】供试果实25℃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呈下降趋势,果皮与果肉的A*值呈上升趋势,果皮与果肉的L*值、B*值和Chroma(C*)值的变化较小。4种施肥处理果实的采收品质和25℃耐贮性没有明显区别。【结论】‘锦绣’黄桃25℃贮藏过程中,果皮和果肉的A*值与果肉硬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藤牧1号苹果果实保鲜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藤牧1号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温度对果实酶活性及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0℃和5℃温度条件下果实纤维素酶、PG、LOX、淀粉酶活性变化均表现前期逐渐增加,出现峰值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20℃条件贮藏的果实不但纤维素酶、PG、LOX、淀粉酶活性始终高于5℃条件的果实,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也较早。果实贮藏期间,果肉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逐渐增加,纤维素含量逐渐下降。20℃条件贮藏的果实的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含量变化率均高于5℃条件贮藏的果实。随着果实中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的变化,果实逐渐软化,果肉硬度降低,失重率增加,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0.5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采后直接进行常温货架(20±1)℃、108d苹果及不同温度下(14±1)℃和(0±1)℃分别贮藏4、5、6个月再转入常温货架(20±1)℃、25d苹果理化品质的影响,并深入研究0.5μL/L 1-MCP对采后直接进行常温货架(20±1)℃、108d苹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为探索1-MCP对采后不同贮藏阶段苹果货架期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采后直接进行常温货架的苹果,在货架结束时1-MCP处理果比对照果硬度高出16.25%,处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果下降缓慢40.00%,且在货架18、27、54、63d时,处理果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果(P0.01),因此1-MCP处理可有效抑制采后直接进行常温货架苹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对于不同温度下分别贮藏4、5、6个月再转入货架的苹果,低温可有效保持苹果在货架期的较高理化品质,而1-MCP处理则可有效抑制苹果货架期硬度、可溶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1-MCP处理对抑制(14±1)℃贮藏苹果货架期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有较好的效果,而对抑制低温贮藏苹果货架期可溶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效果较好。此外,1-MCP处理可有效保持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适合鲜食嫩果的‘樟树港’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形状、硬度、组织结构、主要营养成分及细胞壁物质、风味物质的变化,并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明确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坐果到转色期,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肉厚度、硬度和角质层厚度呈上升趋势;果肉细胞层数基本稳定,薄壁细胞体积增大导致果肉增厚;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果实发育呈“U”形变化,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总果胶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开花后15d含量最低;辣椒素含量在发育前期增加迅速。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158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类、酯类、杂环化合物、烃类、酮类、醇类、醛类为主,开花后10~25 d萜类、酯类、烃类、酮类、醛类化合物增加。嫩果期果实口感优良的原因主要为果实硬度小、角质层薄、辣度适中、纤维素和总果胶含量低,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多。此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是影响‘樟树港’辣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并低温贮藏120 d的‘徐香’猕猴桃为试材,采用200 mg·L^-1外源乙烯分别熏蒸5 h和10 h,测定和分析果实在10 d常温货架(20℃)期间的品质指标变化,以期为猕猴桃商品化处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不经乙烯处理的果实相比,外源乙烯熏蒸提高了1-MCP处理猕猴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果肉色泽a^*值,加快了果肉、果心硬度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明显提高了果实在货架期的感官品质,其中乙烯熏蒸10 h的效果较好。外源乙烯熏蒸可以促进1-MCP处理猕猴桃在货架期的正常后熟,降低1-MCP对果实食用品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