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上期第5页)3、加工技术装备与技术水平状况在果汁加工领域,果汁加工研究更倾向于特色果品尤其是特色浆果如沙棘、蓝莓、白刺果等,这些特色果品由于营养丰富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果汁鉴伪技术有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建立了酶法检测果汁饮料多项有机酸糖含量,并根据方法制定了多项地方标准,为鉴别果汁加工中掺假造假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和云南2个省份19种蓝莓样品为试材,研究了蓝莓果实品质及加工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丽江蓝莓果实小,具有较高维生素C、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适宜果干、果酒加工;随州"布里吉塔"果实大,口感甜酸,出汁率高,果汁颜色淡红,适宜鲜食、果汁加工;随州"北陆""奥尼尔""雷格西"果实较小、花色苷含量较高,适宜果粉加工;安陆蓝莓果实大,上市时间较早,适宜鲜食及果脯加工;武汉兔眼蓝莓果实较大,糖分含量较高,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较高,皮较厚,适宜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各地区"北陆"花色苷含量高,是花色苷提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少添加剂的蓝莓汁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研究。采用果浆酶Ultra Color来提高蓝莓汁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100mg/kg,酶解时间为60min,酶解温度为45℃。蓝莓汁饮料的最佳配方:蓝莓原汁添加量为18%,脱色脱酸苹果汁添加量为14%,紫胡萝卜汁添加量为0.5%,黄原胶+CMC-Na添加量为0.4%,其余为纯净水。得到的蓝莓汁饮料色泽深红,味道酸甜适口,蓝莓风味突出,无分层沉淀,均匀统一。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澄江蓝莓主产区蓝莓鲜果为试材,以甲酸甲醇溶液提取花色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加标定性测定法对蓝莓果实中花色苷的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比较,以期探索云南主栽蓝莓果实花色苷的组分及特征.结果 表明:6个品种蓝莓果实中共检测到10种花色苷.其中,“比洛克西”中总花色苷含量最高,是含量最低品种“夏普蓝”的27倍.且“夏普蓝”“灿烂”“密斯提”3个品种中的芍药素-3-O-葡萄糖苷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3.62%、29.85%、20.76%,均高于20%;“比洛克西”“绿宝石”“莱格西”中芍药素-3-O-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的相对含量也相对较高,其中,芍药素-3-O-葡萄糖苷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6.25%、12.26%、10.61%,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0.3%、10.52%、16.89%,均高于10%.6个品种蓝莓果实的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的相对含量均高于10%.说明云南主栽的6个品种蓝莓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花色苷资源.  相似文献   

5.
不同果汁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果汁中有机酸的液相色谱分析指纹图谱数据库,为果汁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6类水果53个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的外标法对果汁中的6种有机酸进行组分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果汁的异同性。【结果】樱桃、苹果、梨果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桃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和奎宁酸,蓝莓汁的主要有机酸是枸橼酸,石榴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枸橼酸和草酸,草酸是石榴汁中独有的有机酸。不同种类果汁具有相似的有机酸组成,同一种类果汁有机酸组分相同,但含量不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直观反映不同种类、不同品种果汁中有机酸的构成特点,可将除石榴汁和梨汁外不同种类果汁进行区分和聚类。【结论】通过果汁有机酸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利用果汁中有机酸组成、含量及相互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区分和鉴别不同种类果汁,为不同种类果汁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果汁中有机酸的液相色谱分析指纹图谱数据库,为果汁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6类水果53个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的外标法对果汁中的6种有机酸进行组分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果汁的异同性。【结果】樱桃、苹果、梨果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桃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和奎宁酸,蓝莓汁的主要有机酸是枸橼酸,石榴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枸橼酸和草酸,草酸是石榴汁中独有的有机酸。不同种类果汁具有相似的有机酸组成,同一种类果汁有机酸组分相同,但含量不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直观反映不同种类、不同品种果汁中有机酸的构成特点,可将除石榴汁和梨汁外不同种类果汁进行区分和聚类。【结论】通过果汁有机酸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利用果汁中有机酸组成、含量及相互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区分和鉴别不同种类果汁,为不同种类果汁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果汁行业的发展,果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以水果特征成分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果汁鉴伪检测引起了国际果汁组织和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AIJN已将果蔬汁的真实性检测列入标准,国际果汁保护协会(SGF)也将把果汁真实性检测作为产品监督检测的必检指标。目前,果汁掺假手段由过去的添加甜味剂、酸味剂发展到添加果渣提取液、低价果汁甚至根据各种果汁的组成而进行精细添加,给果汁的鉴伪检测不断带来新的挑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不成熟。  相似文献   

8.
蓝莓花色苷是蓝莓主要的功能因子,是集营养和着色双重功能为一体的功能食品添加剂。但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蓝莓花色苷极易降解,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文章综述了贮藏、热处理、非热处理、加工方式、产品类型、环境体系及食品添加剂等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及其活性影响的最新研究状况,以期为合理利用蓝莓花色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蓝莓皮渣综合利用的基础因子。【方法】以花色苷含量为试验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p 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通过测定蓝莓皮渣花色苷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和OH·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 H、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量影响较大,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其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V(液,m L)、m(料,g)比20∶1、提取时间1.5 h、p H 2.0、提取温度35℃,在该工艺条件下,蓝莓渣花色苷的提取量为16.197 mg·g-1;蓝莓皮渣花色苷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在实验范围内,DPPH·和OH·的抑制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清除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241.88和1 238.15μg·m L-1。【结论】优化了蓝莓皮渣花色苷提取的工艺条件,且蓝莓皮渣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蓝莓皮渣花色苷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为其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36种不同产地的蓝莓果实为试材,色差仪测定色度值,比色法测定花青素、黄酮、多糖、多酚含量,HPLC法检测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等6种花色苷单体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蓝莓品质进行评价,探讨蓝莓的色度值、花色苷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综合评分,对蓝莓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蓝莓间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2.606%,第一主成分由花青素、花色苷和L~*决定;第二主成分由多酚、总黄酮、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和a~*、b~*决定;第三主成分是多糖。聚类分析将36个样本聚为4类,第3类群品种最多,主要表现为花青素、6种单体花色苷、多酚含量相近;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对蓝莓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准确可靠、简单省时,适用于蓝莓品质的综合评价,为蓝莓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红色系中原牡丹品种花色苷和黄酮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PLC-DAD-MS技术分析了红色系中原牡丹(24个品种)花中的主要花色苷类化合物,对各类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花色苷和黄酮的总含量.共检测到5种花色苷,分别为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天竺葵-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芍药-3-O-葡萄糖苷.依据所含花色苷的类别及相对含量,将红色系中原牡丹分为四大类,分别为Pn、Cy类;Pn、Cy>Pg类;Pn、Pg类;Pn、Pg>Cy类;多数品种花色苷含量为(1~10)×10-2%,黄酮含量在0.6%~2.0%;不同品种中,花色苷含量越高,助色系数越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DAD-QTOF-MS)对马家柚果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反相Agilent C18(50mm×2.1mm,1.8μm)色谱柱,甲醇与水(含0.1%甲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流速0.25m L/min,柱温25℃;以6538 UHD Accurate-MS Q-TOF LC/MS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得到的样品电喷雾-质谱(ESI-MS)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峰、碎片信息(Product ions)、保留时间(TR)、紫外色谱图(λmax nm)等信息,查阅相关文献,对11种化学成分进行初步解析,推测为(1)柠檬酸、(2)圣草素-7-O-葡萄糖甙、(3)芹菜素-6-C-葡萄糖-7-O-葡萄糖苷、(4)新圣草枸橼苷、(5)柚皮素-7-O-葡萄糖苷、(6)柚皮苷、(7)新橙皮苷、(8)乙酰柚皮苷、(9)野漆树甙、(10)山柰酚7-O-鼠李糖3-O-鼠李糖苷和(11)柚皮素。其中柚皮苷为马家柚中主要的黄酮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采用乙醇提取蓝莓果实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中总多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的最佳综合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3(g/mL)、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蓝莓果实3种活性物质的综合提取率为89.9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同时,建立了提取蓝莓果实中活性物质的二次回归方程,为预测蓝莓果实3种活性物质的综合提取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据《国际肥胖杂志》近期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从北美洲矮小灌木丛水果——蓝莓中提取的果汁,经过从果皮中分离的细菌进行生物转化以后。这种生物转化蓝莓汁对肥胖病和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抗性,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病和糖尿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果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以探究利用花色苷作为化学指纹来区分品种。【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的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检测其果皮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对不同葡萄品种中各种花色苷类型进行比较,并基于各单体花色苷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1种花色苷,‘西拉’花色苷含量最高;‘黑比诺115’的二甲花翠素-3-葡萄糖苷相对含量最高,且不含酰化类花色苷;‘丹魄’是花翠素-3-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3-葡萄糖苷相对含量较高的品种。从酰化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可以看出,乙酰化和香豆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高于咖啡酰化类,‘马贝克’‘西拉’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品丽珠’和‘内比奥罗’的乙酰化花色苷相对含量最高;‘马贝克’的香豆酰化花色苷含量最高;‘蒙特布查诺’的咖啡酰化类花色苷含量最高。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14个品种(品系)可以被分为2大类,第1大类是‘黑比诺115’,第2大类包括‘马贝克’和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将‘黑比诺115’和‘多塞托’分在第1象限,‘蒙特布查诺’和‘丹魄’分在第2象限,第3象限是‘比诺塔吉’‘内比奥罗’‘西拉’和‘马贝克’,‘品丽珠’和‘美乐’的各个品系都在第4象限。【结论】不同品种单体花色苷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供试的14个葡萄品种(品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花色苷可以作为化学指纹区分14个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6.
以"北陆"蓝莓为试材,在用果胶酶对蓝莓果汁进行单因素澄清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果胶酶对蓝莓果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0.20~0.30g/L,果汁温度40~50℃,果汁pH 3.5~4.5,澄清时间70~90min的条件下,蓝莓果汁透光率较高,澄清效果较好;果胶酶澄清的最佳工艺为果胶酶用量0.25g/L,果汁温度45℃,果汁pH 4.0,澄清时间80min。  相似文献   

17.
以穿心莲为试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定性鉴别,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4∶3∶0.4)为展开剂,以2%的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2mol·L~(-1)氢氧化钾溶液(1∶1)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使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柱温30℃,穿心莲内酯检测波长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表明:建立的薄层色谱法能检出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HPLC法能够准确测定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使用薄层色谱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穿心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羟基苯二酚(TBHQ)的方法。其中,液质联用方法的条件为以Kromasil 100-5-C18(3.9 mm×150 mm,5μm)为液相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通过HPLC-MS/MS系统中全扫描模式对TBHQ进行定性分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以Kromasil 100-5-C18(3.9 mm×150 mm,5μm)为液相色谱柱;以甲醇、0.5%甲酸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mL/mL,本试验还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发现,液相色谱法测定TBHQ回收率较高,建议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TBHQ。  相似文献   

19.
【目的】快速分析猕猴桃果汁中的酚类物质组成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22种酚类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并对4个品种的猕猴桃果汁中的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分析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2%乙酸水溶液(A)和乙腈(B),流速为0.20 m L·min-1,柱温35℃,进样量0.6μL,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梯度洗脱。【结果】猕猴桃果汁中含有没食子酸等13种酚类物质,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阿魏酸、根皮苷、肉桂酸和根皮素等在猕猴桃果汁中均未被检出。【结论】优化后的UPLC法在33 min内可实现22种酚类物质的分离,分离度大于1.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猕猴桃果汁中酚类物质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