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荣铨 《农业考古》2001,(2):184-184
顾渚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 ,距长兴县城西北 16 .5公里。海拔 310米 ,和附近的山岭连在一起 ,形成一座太师椅的屏障。顾渚山对唐代茶文化具有重要的佐证价值。目前 ,贡茶院院址已成为历史遗迹。关于茶事 ,除了留下详尽的文献资料以外 ,最可靠的记证就是在顾渚山一带的摩崖石刻。至今尚存的石刻 ,共有三组八处之多。这些珍贵的石刻 ,从时间到内容 ,都和唐代贡茶有关。其中最集中的地方要数顾渚山以东 10里的金山村西侧约2 0米的白羊山的一组石刻 ,面积约 4平方米。因为这里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一般到顾渚山参观游览的人都不大有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武夷山当地政府在将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辟了极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不但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首先介绍了武夷山和武夷山茶的基本概况,重点论述了国内学者从茶文化旅游内涵、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对武夷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  吴希冰 《农业与技术》2007,27(4):148-150
文章以武夷山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基础,探讨在武夷山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现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深度挖掘武夷山的文化内涵,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整合同质产品等对策,以期解决武夷山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旅游项目的开发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期望能对五夫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研究旅游地发展演化的重要理论基石。本文在分析武夷山旅游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产品开发建议,以期获得较长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山地土壤垂直分异特征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土壤的成土条件及土壤垂直方向上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与比较,系统论述了其土壤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属性的垂直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的特性提出山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及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武夷山风景区5个核心景点土壤重金属和理化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Cu和Ni基本无污染,Zn、Pb和Cr达到轻污染,污染程度为Pb >Cr> Zn.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天游峰(2.12)>水帘洞(1.36)>一线天(1.22)>大红袍(1.14)>大王峰(1.02).景点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对照样,除Ni外,景点与对照点土壤中Cu、Zn、Pb和Cr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旅游活动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2)景点土壤容重大于对照样,而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化学指标及土壤肥力指数小于对照样.景点土壤的肥力指数:大红袍(1.07)>大王峰(0.79)>水帘洞(0.66)>一线天(0.63)>天游峰(0.47).景点与对照样土壤肥力指标差异显著,因此旅游干扰对土壤性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三个典型温泉旅游地游客抽样调查显示:甘肃温泉游客的主要动机有放松亲情、康体保健、关系、社交、自我发展和享受。康体保健、关系、社交、享受四个动机因子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康体保健动机上,不同职业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关系动机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交动机上,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享受动机上,不同收入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对温泉旅游地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提供若干对策。建议温泉旅游经营者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来提高温泉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韩国政府通过规划先行、保留自然生态、保护本土文化、积极实施营销等一系列措施,把济州岛打造成了东方夏威夷。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旅游业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陕西安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丰富。在进行武夷山旅游资源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对其自然景观的经营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安康旅游资源状况,借鉴式地提出了促进安康生态旅游经营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6个代表性剖面,在野外观察、样品采集、室内测试基础上,测定了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武夷山土壤的主要发生特性随海拔高度呈规律性的变化;在研究了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检索了土壤系统分类名称,本区土壤分布垂直带谱的亚类从下到上依次为黏化富铝湿润富铁土、强度铝质湿润淋溶土、普通简育常湿雏形土、普通铝质常湿雏形土、石质铝质常湿雏形土和石质简育常湿雏形土。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武夷山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武夷山5个海拔(312、687、1 153、1 775、2 186 m)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各个海拔不同土层的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结果]武夷山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分布差异明显,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同一海拔,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高度与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等各指标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5种土壤酶活性与3种土壤养分指标之间,除蛋白酶和全磷不显著相关外,其他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5种土壤酶活性之间,除蛋白酶与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不显著相关外,其他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3种土壤养分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植被的空间选择及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土壤氧化铁垂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氧化铁的形态含量差异可反映土壤发育程度,是热带、亚热带土壤成土过程和成土环境的指示物。文章以武夷山为例,分析山地土壤中氧化铁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发育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不同海拔高度产生的温度、湿度差异,影响着铁的形成和转化,使土壤中全铁、游离铁自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减少;以氧化铁作为判断土壤发育阶段的标志,其聚积量、迁移量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增加;以铝作为标准,低海拔土壤中氧化铁相对淋溶,高海拔土壤中氧化铁呈大量聚积状态。由此可知,武夷山山地垂直带谱中土壤发育程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降低,依次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香果树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夷山香果树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香果树种群始花时间变异较大,可相差7 d左右,始花时间为7月中旬,8月下旬结束,花期约33 d;(2)生殖构件的数量与生境和树冠位置有一定关系,香果树纯林中生殖枝数显著高于其他种群,针叶林和毛竹林中香果树生殖构件分布相当。不同冠层之间生殖构件以中、下层显著低于上层,南向树冠显著高于其他各方向生殖构件数;(3)香果树花期和果期败育率高(81.45%和58.12%),并在不同生境和树冠位置产生显著差异,结实率低是其濒危主要原因之一;(4)主成分分析显示香果树生境中光照、坡向、乔木层盖度对其生殖构件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紫色土的特性及改良措施—以武夷山紫色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是武夷山低丘土壤中的重要土壤类型,发育深受母岩的影响。通过典型采样和室内理化分析,收集野外实地考察的资料和室内实验分析的数据,对武夷山紫色土成土过程以及10项理化指标(pH、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等)进行分析,得出母岩是紫色土发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目前紫色土存在的如地表破碎化、土壤薄层化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江南运河驿站是我国运河遗产和江南古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特征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修复、利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在历史文献、地方志以及已有论文等资料的研究基础上,以明代江南运河沿岸驿站为研究对象,探索驿站的发展历程、职能和管理制度,并分析江南运河沿岸驿站的线性分布、具体位置及选址的影响因素和特征。研究得出,驿递制度、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均影响驿站选址;而基本遵循"六十里制一驿"的原则,位于要冲之地和高亢之处,位于城外并临近城门,注重山水形胜,傍于商市构成驿站选址的基本特征。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江南运河驿站的选址的特征与规律,完善了运河驿站研究的理论体系。这对其他相关驿站及运河遗产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壤是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发育受到地形、母质、植被等条件的影响。笔者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对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常绿阔叶林关键区域土壤碳循环规律,在2010—2011年间,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土层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有机碳(SOC)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剖面分布;分析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熵(qMB)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较高,春季、冬季较低;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在G1(0~10cm)表层土壤含量明显高于G2(10~20cm)和G3(20~30cm),差异显著;而G2、G3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自上向下显著递减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熵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量较高,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志勇  仇耀辉  刘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08-4610
妙峰山旅游资源的特色明显,但开发程度有限。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妙峰山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内容、分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开发建议,为妙峰山的总体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