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等概念内涵的梳理,结合徽州乡村旅游的内容与问题,提出徽州乡村旅游应立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通过保持文化的原生性、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村落居民的参与性、挖掘文化的商业性、重视人才培养的迫切性等多途径探究徽州乡村旅游发展,以期全方位展现徽州文化的内涵,促进徽州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明 《农业考古》2016,(4):74-79
徽州文书是宋元以来徽州基层乡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尤其是明清两代大量徽州文书的留存,是研究徽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明清传统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明清徽州文书是明清徽州基层乡民社会的历史记忆,对基层乡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明清徽州文书在调解徽州乡民纠纷,促成土地交易、保护双方权益,订立宗族内合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了解明清传统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利用童蒙教材进行法律教育是明清徽州对民众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杂字是明清徽州民间童蒙识字教材的重要类别,其中涉及诸多法律教育的内容,并采用了多种形式予以呈现.而明清统治者对民众法律教育的重视,徽州宗族对法律教育的强调以及明清徽州争讼的频繁是徽州杂字中法律教育内容大量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丁颖先生(1888—1964年)是20世纪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农业科研、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管理,并笔耕不缀,撰写了十分丰富的农学研究、农业教育、政论等方面的著述,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丁颖先生仙逝后,政府和他的学生十分重视对他的著作的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徽州历史档案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研究徽州历史档案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徽州民歌是在徽州文化土壤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徽州人民根据当地生活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徽州人民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徽州方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方言声韵、词汇、语法以及方言民俗文化对徽州民歌韵律、歌词、音腔、题材和思想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徽州方言对徽州民歌的影响,有利于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天津乡人的概念,对天津乡人著述情况按照时间顺序及类别进行了归纳和介绍,便于读者检索和查阅。其中一些天津乡人著述是对《天津县新志.艺文》的补充,对整理天津旧籍、充实完善《天津文钞》和《津门诗钞》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明代徽州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显的状况,研究了明代徽州通过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解决人多地少的压力,以及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完善了防洪、抗旱、灌溉和排涝系统。认为明代徽州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化,并展望了今后需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徽州(现黄山地区)植物文化为研究对象,立足徽州独特的区域和人文历史现状,以史为鉴,旨在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取证、植物文化考证积累,科学探寻徽州植物文化丰富的内涵、特质与成因。徽州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内涵塑造了徽州植物丰富且独特的自然人文内涵,并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延续夺目的生态性等优良特质,它们涵纳了徽州植物的观赏性、科研开发内质及双遗产(古树名木)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徽州是典型的山区,茶、木是徽州本土两大支柱性产业。徽州木材业研究约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十代,徽州大量的民间文献流入北京、合肥、南京等地,徽州木材、木商和山场问题的研究得以重视。从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关于徽州木材业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较有分量的专论文章。近10来年,徽州木材业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诸多不足,为研究者留下了继续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徽州文书的整理及数字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肯定了徽州文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后,概述了徽州文书传统的分类整理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徽州文书数字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微州文书数字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燕麦野生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野生燕麦与小麦、小麦近缘属以及栽培燕麦杂交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但对野生燕麦的收集、评价和利用工作尚未系统展开。回顾了我国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工作,指出今后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分子技术创造出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种质资源,为今后野生燕麦在燕麦乃至其他作物育种上的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中国藏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笔者力图在众多私人藏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来梳理和分析私人藏书事业的发展脉络,将其划分为启蒙、转型、战乱、停滞和复苏五个阶段来论述,并分析其具有人数多藏量丰富、保守性和地域性强、传递不长、利用范围小、具有个人特点、分布广泛、聚散相依等局限性。但在保存文献、刊刻流布、学术研究、叙录、题跋、校刊补正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推动了早期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对近代图书馆办馆思想的形成、新分类法的制定、以及管理制度的树立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日益加大,如果风险防控不到位,科研领域容易成为腐败的多发区。文章总结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Z研究所近年的实践,提出以着力提升科研道德建设、着力营造浓厚廉政氛围、着力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模式、着力贯通运用“四种形态”、着力构建高效监督体系为核心的“五个着力”打造清廉研究所的模式,为新时期科研院所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纸质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和健康持续发展。尤其对民族地区高校,直接影响其学校办学特色和效果。但在数字时代,数字出版文献的冲击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文章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适合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采访模式和有效方法。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提高馆藏质量,做好教学、科研服务,可以放弃原有的纸质文献采访模式,从用户需求出发,坚持科学的采访原则,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建立多部门联动参与的采访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献作为各种地方性资料的集合,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性已成为很多专业人士的共识。遵义市的地方文献建设起步较晚,困难较多,地方文献方面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在分析遵义市地方文献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开展地方文献的研究、利用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对契约文书的研究,学者以整个清代宏观分析田地买卖的居多,在地域上主要以徽州文书和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为大宗,而对江苏地区的契约文书则研究较少。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清代太仓地区的卖田契500余件,本文以这500多件卖田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契文的格式与内容,统计分析了契文中的数据,总结了它们的特点。这些契约文书的背后,是在“永佃权”的背景之下自耕农与中小地主大量小块土地的买卖导致的地权的转移,从而使清代太仓地区田地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植物地理学、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及近年来的实地调查研究和文献史料,对墨兰、徽州墨兰产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徽州不产墨兰,徽州墨兰为徽州地区培育或筛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领域经典著作《城市意象》的话语体系的逻辑关系体现在基本概念的导出、相关研究案例的论述、概念的解构、可操作性设计方法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和理念的总述等5大要点,同时该著作中"话语"表述具有高度的可读性,这对于相关专业学术论著的撰写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