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农业科学》2019,(7):280-282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是目前农林院校园艺专业学生创业、就业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变这一困境,结合学校专业实际,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考核、实践平台和实践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培养农科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保障,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以现代农业和高等农业研究生教育发展为研究视角,从应对现代农业管理挑战、促进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推进农业科研院所自身改革与发展、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农科研究生自身发展等多方面阐述了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应用创新型人才赋能新产业新业态。针对新农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需求层次,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为目标,通过打通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创业竞赛项目之间的壁垒,搭建企业基地、产业体系和重点实验室多维育人平台,以期实现研究生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职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发展,为新农科应用创新型研究生的长效与短效平衡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战略规划,这就更需要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而设置农科专业的地方性高校,也应立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研究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最终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调与适应。不断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位农业尤其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成为关键。作为我国惟一具有博士和项士授予权的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肩负看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针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将农科研究生教育和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坚持教育创新,推进农科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业需要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的农业类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逐渐显露出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需对农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性探索。文章主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多样化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适应“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粤东地区形成服务地方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科研究生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农科研究生充分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科研究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存在着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滞后、农科研究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有障碍、导师对农科研究生就业发挥作用不够、农科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实现农科研究生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主要为:及时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与支持毕业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是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促进农科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关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四点启示,对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农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品 《河南农业》2022,(24):27-28
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当今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影响有:第一,人们对“食”的消费需求升级;第二,消费需求变化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第三,农产品消费者和供给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于河南省来说,扛着粮食安全的重任,更需要科学评估消费需求的变化,明确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河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创业为推动力,从消费端、生产端、流通端、人才端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快了兽医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加快新时代农业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培养现代农业创新人才是提升高等农业地方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产学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农业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明晰产学研融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意义,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开放协同融合等方面探索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将社会服务需求转化为能力培养育人目标,为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选择产学研相耦合的培养模式是高校服务职能的需要,也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作者就农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学研相耦合的必要性、对人才培养、高校及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归纳其特征,结合现有的模式,提出农业高等院校产学研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认为当前农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源不足,培养规模偏小,培养条件相对落后,应用型人才培养滞缓,农业高极人才综合素质尚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的需要。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和对现代农业科学新内涵的宣传,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学位,并围绕几个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导师队伍等,全面推进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推动高等农林创新教育的重大举措。"新农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大多是按教育部、教育厅、高校或学院的要求,自上而下、供给式的发展。本文基于研究生需求的视角自下而上对"新农科"建设进行分析,再融入研究生培养的每个阶段,使得"新农科"建设发展更加深入、全面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改革功能等多种功能,对进一步助推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培养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有效途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事关我国农业发展。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农业科学的特点以及农科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阐述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紧迫性。同时,结合时代发展,提出实现农科硕士生培养目标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重心转换,大力发展农科专业学位教育以及减少农业技术人才的流失等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变革的今天,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向农业现代化发展转变的新进程中,要满足传统农业发展和集约化经营的新要求,努力培养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农业专业人才。当前,要完善对农村合作社的管理办法,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做出明确职责界定,并根据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农村发展中所承担的关键作用以及农村人才极度短缺的现状,从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必然性、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扶持措施等角度入手,从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出发,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推动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农科"建设为地方高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该文针对当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适应能力差、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不强、教学内容滞后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善师资队伍等改革措施,以期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知农爱农"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经济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更是现代农业发展本身的需要。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农业供给侧改革职业人才的效果是当前农业职业院校的紧迫任务。农业供给侧人才培养是实施农村"精准脱贫"的有效手段,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有力推手,是提高移民收入、稳定移民安置的重要举措。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对农产品基本功能、安全性能、品质、便利程度与情感功能的需求。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满足市场需求,保障农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8.
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双创型“新农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新农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双创型“新农人”人才培养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农科”内涵及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全面解析,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模块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分别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4模块分层次结合农科教推进双创教育,并从“专创结合”人才培养、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实践经费渠道拓宽和双创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文章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高校具备为缓解"三农"问题提供人力资源的绝对主动权,需要及时把握自身特色优势,开展"以优势特色农科为龙头,以跨学科合作并进为趋向"的渐进式创业教育,以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亟需的创新创业型农科人才;同时,需准确认知由人们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预期收益不高导致的创业教育供求不足是造成当前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基于此,提出构建"创新型政府""创业型大学""创造型农业"三位一体的三螺旋动力机制,从源头上改变人们的预期收益及创业教育供求现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农业,已经进入快速实现现代农业的新阶段,高职院校应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调整农科专业结构,积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都市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相关的专业.以广东为例,对农业类型、高职院校支持专业、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特点、农科类专业群布局的总体思路、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农科类专业的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