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园艺》2003,31(2)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 6CM 6E型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 ,并投入生产试验。该机应用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杀青和干燥方法 ,杀青时间短 ,受热均匀 ,能较好地保证茶叶自然舒展 ,外形美观。所制成的绿茶水分含量有所降低 ,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增加 ,色泽更加翠绿 ,香气怡人 ,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投入生产实验  相似文献   

2.
如果当地种植甜叶菊,糖尿病患者可自己制作甜叶菊茶。甜叶菊茶分甜菊绿茶和甜菊红茶。其加工方法如下:(1)甜菊绿茶的加工方法甜菊绿茶的加工方法与一般绿茶的加工方法一样。首先找一个直径为60cm的铁锅,清洗干净,然后加热,当锅烧热后,用手放在离锅约6cm高的地方,测试锅的温度,当感到烫手时,便将摘来的新鲜甜菊叶250g倒入锅中,用手不断翻动进行杀青,在锅内杀青约4分钟,待叶片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青方式云芽名茶品质与香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 ,各茶区恢复和创制了全国名优茶70 0余只 ,多数是以中小叶群体品种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的 ,采用云茶等大叶品种加工的名优绿茶很少见。我所用云茶嫩芽创制的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银峰”名茶 ,曾荣获四川省“甘露杯”和重庆市“三峡杯”优质名茶称号。制作中发现 ,该名茶香气的形成与杀青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为此 ,进行了不同杀青方式与云芽绿名茶香气特征关系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  在本所实验场采摘云南大叶茶树的肥壮嫩芽为试验原料。在杀青前摊放 4~ 6h ,蒸发部分水分 ,减少生青气和多酚类物质 ,降低苦涩味 ,增加香气 ,提…  相似文献   

4.
李登绚 《中国蔬菜》2005,1(5):41-42
黄花菜杀青是黄花菜采收后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也是黄花菜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多年来各产区主要沿用蒸汽杀青、药物杀青及近年来少量采用的微波杀青、红外线杀青等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蒸汽杀青速度虽快,但在大面积栽培情况下,数量难以保证,且能耗较高;药物杀青虽然能大批量处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绿茶难于开拓新的市场 ,经济价值低 ,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只采春茶 ,夏、秋茶停采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这种现象 ,笔者通过近 3年的试验 ,在传统绿茶加工的基础上稍作改进 ,即通过晒青、适度轻摇青 ,再杀青、揉捻、干燥的方法 ,研制出一种既有传统绿茶风格又具自然花香的特种绿茶。期望能引起消费者的青睐 ,扩大茶叶消费 ,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面就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作一介绍。1加工工艺1 .1 鲜叶原料。采摘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原料 ,即鲜叶原料应具一定成熟度。若鲜叶太粗老 ,成茶香气轻飘 ,味淡…  相似文献   

6.
阐述乌龙茶加工制作主要技术要点:茶青先经晒青、做青,促其轻度发酵,然后杀青,揉捻和烘干,使成茶品质具有天然花香及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介绍"客家炒绿"绿茶,从采青→晒青→杀青→炒青→揉捻→干燥的整个生产工艺,每一个工艺环节上力求极致,品尝的每一杯茶都能回味茶树枝头的清香的加工制作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不同包装方法对刺嫩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刺嫩芽为试材,采用软罐头包装和真空包装方法,分别对经过杀青处理和盐腌处理的样品进行包装并在常温下贮藏,研究了贮藏7、15、30、40、50 d不同贮藏时间对刺嫩芽维生素C、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亚硝酸盐含量及菌落总数的影响,以期评价不同的包装处理方法对刺嫩芽品质的影响,为山野菜合理加工、包装、贮藏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杀青处理较盐腌处理的产品中维生素C、叶绿素、类胡萝卜损失少;亚硝酸盐含量低;真空包装较软罐头包装有更好的抑制微生物生长能力.4种包装处理中采用杀青后再真空包装对刺嫩芽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太阳能、蒸汽、微波、药物4种方法处理黄花菜,研究不同杀青方法对黄花菜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杀青处理的黄花菜总糖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分别为55.66 %、11.54 %|太阳能杀青处理的黄花菜蛋白质含量(11.35 %)高于国家标准,VC(489.0 mg?kg-1)和β-胡萝卜素含量(36.5 mg?kg-1)最高,而总酸度(2.90 %)低于国家标准,干制黄花菜品质最优,营养成分流失最少,加工简便,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与其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相同品种、相同季节和相同区域的云南大叶种鲜叶为原料,按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制成的不同茶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加工工艺不同,所加工的不同茶类产品在常规成分、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茶类产品的感官品质符合应有的品质特性,彼此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西乡县的秋季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成黑毛茶,按照杀青、揉捻、渥堆后再烘干的工序加工黑毛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按照国家标准对黑毛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色素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试,探索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毛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变化。至渥堆结束时,茶红素(TR)、茶黄素(TF)、茶褐素(TB)含量呈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减少。黑毛茶加工工艺参数为,杀青时水叶比0.2:1;杀青每锅投叶量10~12kg;揉捻加叶量28~30kg;摊晾厚度10cm;渥堆含水量50%左右。渥堆过程中,茶红素(TR)、茶黄素(TF)、茶褐素(TB)含量呈增加、茶多酚的降解都直接表现在黑毛茶汤色黄绿、滋味醇和的品质特点上,肯定了黑毛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钟映富  胡翔 《西南园艺》2003,31(3):47-47,50
重庆现有茶园 2 3万hm2 ,2 0 0 1年茶叶产量1 4 1 4 2t,产值 1 69亿元。其中绿茶产量8774万kg,占总产量的 62 % ,产值 1 2 1亿元 ,占总产值的 71 6%。由于受特殊的种茶历史 ,生态条件 ,加工技术等因素影响 ,重庆绿茶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都较小 ,市场竞争力不强 ,其重要因素是色泽品质欠佳。为全面提高重庆绿茶色泽品质 ,增强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茶树品种措施茶叶色泽受遗传基因控制 ,其品种差异较大 ,在鲜叶上表现为深绿、淡绿、黄绿等。鲜叶色泽上的差异与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 ,一般说来 ,深绿色鲜…  相似文献   

13.
沙棘茶杀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波杀青沙棘叶片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优化沙棘袋泡茶生产工艺路线,有效保存叶片营养成分,提高沙棘茶叶品质。试验主要对叶片杀青时间、投叶量和摊铺厚度3个因素进行水平试验,得到最佳单因素条件;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得到在微波杀青12 min,投叶300 g,摊铺厚度为2 cm时微波杀青效果最佳,通过对杀青这一工艺的优化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绿茶口感纯正浓郁,滋味醇厚丰富,回甘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山东省自20世纪50年代"南茶北饮"后才开始试种茶树并取得成功,并因其独特的品质特点区别于其它产地的绿茶。本文从地理特性角度分析了山东绿茶的特点,以期从纬度、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特殊性的角度来解释山东绿茶独特品质的成因,指导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5.
《南方园艺》2021,32(4)
分析茶园间作桃树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为夏茶的提质增收提供参考。以台茶12号茶园间作桃树为处理,单作茶园为对照,分别采摘夏季一芽二叶茶青制作绿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香气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桃树处理的夏季绿茶的感官审评得分高于对照;间作桃树处理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高,含量分别为5.00 g/100g、4.49 g/100g;检测出15种共同香气成分,间作桃树处理后绿茶共有11种香气成分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绿茶呈香物质香叶醇、(Z)-己酸-3-己烯酯、茉莉酮、β-紫罗兰酮含量增加程度突出,间作处理含量分别是对照的5.64、5.03、3.18、2.41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综上,茶园间作桃树可以提高夏季绿茶氨基酸含量和主要呈香物质相对含量,改善夏季绿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施肥方法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肥方法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基肥施用时间、有机肥与化肥配比、氮磷钾平衡施肥等对绿茶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白露施基肥、重施有机肥、氮磷钾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通过施肥试验,旨在为北方茶区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施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茶为我国传统的最佳饮料。饮茶具有提神、强心、益思、解渴、消食、杀菌、利尿、解毒、化淤、抗辐射、抑癌等作用。但是 ,由于制茶工艺的不同 ,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及保健、疗效作用有较大差异 ,且茶也有温、凉、中性之分 ,因此 ,饮茶应根据茶的功能、季节的变化以及人的健康状况进行 ,否则不但不会促进身体健康 ,还可能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本文就比较大众化的绿茶、红茶、青茶、花茶特性作简单阐述 ,以供喜饮茶者参考。1 绿茶  绿茶性凉 ,属非发酵茶 ,因其未经发酵 ,且是高温短时杀青 ,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青翠、香醇、味甘之天然特性。…  相似文献   

18.
干制是现阶段果蔬常见的加工方式,不同干制技术对果蔬干制品品质的感官、营养成分等影响不同。文章主要介绍了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等不同干制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对果蔬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果蔬干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褐蘑菇采收与盐渍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蘑菇为原料,对盐渍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护色、杀青、盐渍等工艺制得的盐渍褐蘑菇,口感鲜美且符合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条形绿名茶揉捻技术对其色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揉捻压力、揉捻叶含水量、揉捻次数进行对比试验发现,揉捻工序对条形绿茶色泽品质影响显著;增加揉捻压力、次数会增大叶绿素的破坏程度,加速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不利于绿茶色泽,适当降低揉捻叶含水量对色泽品质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