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美好乡村的内涵以及建设美好乡村的必要性,指出目前的美好乡村建设缺失全面可行的规划、建设乡村的人力、农民的主体作用及美好乡村文化.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改变了乡村无规划、无序发展状态,村容大为改观,另一方面在忽略农民自身意愿的情况下,强行短期内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使乡村独有的比较优势消失。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山村为例,尝试构建美好乡村的理想状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发展策略,并在乡村居民点体系优化、产业升级、公共和市政设施建设、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1-2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早期安徽省乡村建设当中的问题,结合相关政策,整理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发展方案。在对乡村的经济、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5.
6.
安徽省美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一定程度上存在乡土文化特征不明的问题,表现为同质化建设明显,多元丰富的民间文化逐步消失,社会文化空间弱化等。确立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农村新型文化样态,有以下几条对策可供参考:一是突出农村“乡土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二是促进传统礼俗文化的现代转化,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民土地利用矛盾日益凸显。基于安徽省和县的实地调查,对存在的农民土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实际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具有4个方面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并联系三农实际,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乡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美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重大创新。本文通过对安徽省自然经济条件的分析,结合安徽省自身实际,提出一些行之有效、富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整治模式而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部崛起步伐的不断推进,安徽省农业环境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环境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环境及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和加强安徽省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徽省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尝试研究和探索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土地整治模式,不仅可以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也可以为更好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服务。该研究分析了美好乡村建设与土地整治的辩证关系,指出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美好乡村建设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基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分区,分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沿江、皖西、皖南5个片区探讨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安徽林业紧紧围绕服务“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生态和民生两面大旗,扎实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不断深化林业改革,现代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安徽林业建设的实践,为新时期全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安徽林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提出抓住城镇化建设新机遇,在安徽建立全国美丽林业示范省;坚持造林与营林并举,实现森林数量与质量双增;重视经济林生态化经营,促进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改革开放面临深化攻坚的关键时刻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该文介绍了杭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即"杭州成效",阐述了其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技术人才等方面分析造成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进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农村水环境改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惠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1):20-26
农村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关系密切。安徽省农村土地利用中,局部不能统筹兼顾,致使域内可用地资源匮乏、植被减少迅速、水土流失加剧、动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退化、土壤质量滑坡、土地污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意识不强、土地利用规划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村民环保积极性不高、部门管理不严、土地生态建设基础薄弱。为此,需采取牢记“惜土”国策,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理论研究,保障村民权益;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部门协调;加强生态教育,优化宣传手段;严守法律法规,激发全民参与;积极寻求方略,严格土地管理等措施有效应对目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是安徽省的首要污染物,但铜陵市有所不同,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模糊综合评价显示,安徽省大气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16个市中黄山市的大气环境综合质量最好.近年来,安徽省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